君实争议事件背后:“六大派系”肉搏争进医保 PD-1江湖纷争暗涌

2020-11-14 19:39:45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章遇

就在医保谈判的敏感关头,君实生物(01877.HK/688180.SH)遭遇“暴击”。

11月12日,一篇名为《江湖就是人情世故》的自媒体文章引起轩然大波,文中矛头直指君实生物的研发实力、核心产品拓益(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以及新冠中和抗体合作开发猫腻,并暗示君实生物与药品审批部门存在利益输送。

君实生物迅速澄清,驳斥上述文章全面失实,但股价还是遭受重创。11月13日开盘,君实生物A、H两市股价闻声跳水,低开超5%。截至收盘,君实生物在两地股价走势出现分化,港股股价尾盘翻红,报42.75港元/股,涨1.30%;A股报71.27元/股,跌6.22%。

拓益是君实生物目前唯一商业化的产品,也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在11月13日上午举行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君实生物首席执行官李宁表示,公司已经递交了所有申请材料,国家医保局也已经过数轮评审,“我们进入医保谈判的意愿没有变化,准备工作也在进行”。

在当下的医药市场环境里,能否拿到医保目录的“入场券”,可以决定一个产品甚至一家药企的生死存亡。11月11日,国家医保局公告医保目录调整专家评审阶段工作结束,即将组织开展竞价谈判工作。

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与之相关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在这背后,是一个硝烟暗涌的PD-1江湖。

研发竞速

PD-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它并不直接针对肿瘤细胞,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激活人体T细胞等免疫细胞,通过免疫反应对抗并清除肿瘤细胞。在人类至今尚未攻克的癌症面前,肿瘤免疫治疗被视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新一代突破性肿瘤治疗手段。

2018年被称为中国肿瘤免疫治疗元年。这一年的6月和7月,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纳武利尤单抗)和默沙东的“K药”(帕博利珠单抗)率先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比在欧美上市的时间晚了4年。

在此之前,双方在适应症拓展上相互追赶,从价格比拼到市场争夺都异常激烈。入华之前的2017年,“O药”与“K药”的全球销售额分别达53亿美元和35亿美元。

两大PD-1抑制剂之间的肉搏从海外蔓延至中国市场,但很快遭到了本土企业的狙击。

我国生物制药起步较晚,无论是海归科学家们回国创业还是传统药企转型做生物医药,大多选择相对成熟的靶点起步,采用fast-follow(快速跟进)的策略,相对研发风险更低。PD-1正是国内药企争相布局的热门靶点。

据统计,目前国内正在开发PD-1单抗的企业已经多达60余家,在研发阶段竞争就已经白热化。

做fast-follow,比拼的是速度。处于第一梯队的是信达生物(01801.HK)、君实生物、恒瑞医药(600276.SH)和百济神州(06160.HK/BGNE.NASDQ),四家企业都采取先做小适应症争取尽快上市的研发策略,在开发和申报速度上可谓贴身抢位。

君实生物拔得头筹。2018年12月17日,拓益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黑色素瘤,成为首个上市的国产PD-1产品。信达生物紧随其后,达伯舒(信迪利单抗)的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于2018年12月24日拿到上市批文;2019年5月,恒瑞医药的艾瑞卡(卡瑞利珠单抗)获批;2019年12月,百济神州的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获批,成为第四个国产PD-1。

值得注意的是,从开始临床试验到获批上市,达伯舒仅用了27个月;而拓益和艾瑞卡从进入临床到获批的时间也仅用了三十几个月。这3个国产PD-1均系以Ⅱ期临床的关键性试验结果获得“有条件批准”上市。

“有条件批准”是一种先批准后验证的药物监管制度。简单来讲,就是缩短临床急需药物临床试验的研发时间,提早应用于无法长期等待药品按常规流程注册上市的患者。对于疗效确切且临床急需药物,国家药监局可以先开“绿灯”,以早期临床试验数据为依据暂时批准上市。药企在上市后仍需继续完成确证性的Ⅲ期临床研究,方可申请获得完全批准。

这一制度并非中国独有,美国FDA在审批罕见病、突破性疗法等药物时亦采用这一原则。

在国产PD-1上市之前,国内患者只有“O药”和“K药”两款进口PD-1可选,年费用高达30多万元。为提高PD-1的可及性,国家药监局有意推动国产PD-1尽快上市,倒逼PD-1的市场价格下降。

价格暗战

在降价这一点上,国产PD-1没有令人失望。作为首个上市的国产PD-1,君实生物将拓益的价格定到全行业最低,7200元/240mg(支),年费用约18.7万元,考虑赠药方案后的年治疗费用约在9.36万元,不到进口PD-1的1/3。

不过,在去年的医保谈判中,君实生物却意外出局。当时,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两家外企和君实生物、信达生物两家本土企业同台竞价,恒瑞医药因上市时间晚于规定截止日期而无缘谈判。竞价规则只有一个:比谁的价格低。

最终,只有信达生物以64%的降幅谈判成功,达伯舒价格从7838元/瓶降至2843元/瓶,全年费用约9.7万元。信达生物当时称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时隔一年之后,国内PD-1行业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江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谈判局势显得复杂许多。随着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的加入,拥有PD-1的6家企业全部都将坐上谈判桌。

另一方面,适应症的数量也在扩增。截至今年8月底,“O药”、“K药”分别有3个和5个适应症;恒瑞医药的艾瑞卡有4个适应症,百济神州的百泽安有2个适应症,君实生物的拓益有1个适应症。

随着入局的玩家越来越多,各家企业早已在价格上展开暗战。

就在10月底,恒瑞医药推出艾瑞卡“全年药费39600元”的第四季度大促销活动,直接刷新了行业地板价。在此之前,算上赠药,艾瑞卡的年费用要在12万元左右。虽然只是短期促销活动,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已经预示了本轮医保谈判将会有更猛烈的厮杀。

能不能进医保,是PD-1实现放量的一道重要关卡。

信达生物已经尝到进入医保的甜头。自去年年底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后,达伯舒迎来了销量井喷。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达伯舒实现销售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177.41%。而达伯舒2019年全年的销售额仅有10.16亿元。

恒瑞医药的艾瑞卡虽未有进入医保,但业内推测其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接近19亿元。由于强大的销售体系,艾瑞卡在4个国产PD-1中销售势头最猛。今年10月,一位接近恒瑞医药的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恒瑞医药有近3000人的销售团队专门销售PD-1。

在去年医保谈判中爆冷出局的君实生物,销量明显落后。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拓益的销售额仅为4.26亿元。

为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君实生物正加速扩大商业化团队。在11月13日举行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君实生物商业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截止10月底,公司销售团队总人数约在700-800人,较今年上半年扩增了一倍;截至10月底,目标医院已达1923家,预计到今年年底,目标医院总数会超过2000家;最近4个月中,新增医院准入超过200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