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京东双十一幕后“地基”:智能供应链如何挖掘消费新需求

2020-11-12 19:22:56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李子慧

随着11月12日零点钟声敲响,一年一度的电商节正式落下帷幕。 

11月12日凌晨,京东宣布,“2020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达2715亿元,双十一期间,京东累积诞生了264个销售过亿的品牌,13532个重点品牌销售增长超2倍,京东PLUS会员成交额同比增长71%。

另据京东物流发布的数据,双十一期间,全国200城实现分钟达,93%的京东自营订单以及92%的区县和83%的乡镇实现24小时达。

在这背后,京东一直强调的智能化社会供应链,成为今年双十一助力京东交易额再创纪录的地基和稳定器。

“京东把自身定义为一个供应链基础的服务型企业。之所以这样,是基于我们判断——供应链在未来会变成基础设施,不管零售场景如何变化,流量的履约、消费者对项目的体验,包括商品价格与服务感受,都要依赖于背后高度的智能化的供应链。”11月11日,京东零售集团生态业务中心智能供应链Y业务部高级总监胡浩在接受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胡浩看来,未来的供应链体系会逐渐趋于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好的供应链一定要依靠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来驱动整个供应链的资源、配置,包括后端的生产、设计环节。这取决于未来供应链能联动的整个网络资源的数量,以及包括物流、厂商、供应商等资源之间的联动效率是否能够实现进一步提升。

智能供应链发力

11月11日下午,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在京东双十一媒体开放日上表示:“今年消费者对双十一的认知和诉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平台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消费的需求,甚至超过了对价格的认知。”

“这个双十一,京东通过开放供应链,让55%的头部品牌跟我们产生数据协同。在双十一期间,京东帮助五百万种商品进行了双十一的消费预测。换句话说,这些商家在双十一之前就已经拿到了明确的数据,包括哪个商品应该在哪个渠道去卖,会卖多少,大概用什么样的方式最理想。每天京东的开放供应链体系否给出超过30万条的智能供应链决策建议。”在开放日上,刘晖强调道。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东智能供应链运营500万个SKU商品、750个仓库,在供应链效率方面,现货率超过95%以上,库存周转保持在35天以内,93%自营商品24小时送达。双十一期间,依靠智能供应链决策体系,京东成功帮助3.3万个品牌、超过500万种商品进行销售预测。

除销售预测,智能供应链之于京东,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去年10月29日举办的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首次发布了供应链产业平台(OPDS),该平台在当时主要聚焦两大方向:一是提供全供应链服务,二是搭建供应链技术平台。

时隔一年,在2020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王振辉将京东物流的愿景升级为“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

这意味着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京东完成了从推出供应链产业平台到寄希望于成为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的又一步提升。

C2M迎来爆发

依靠京东智能供应链,双十一期间,C2M定制产品成为备受消费者追捧的新类别。

京东数据显示,在双十一期间,C2M反向定制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2倍,京东超市多款C2M品类/商品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

其中,11月1日开场10分钟后,京东超市C2M产品白酒王茅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葡萄酒长城特选系列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11月2日,京东超市家清C2M商品,洁柔粉face单日销售突破48w包,同比增长20倍。

与此同时,C2M京品家电也成为热门品类。截止11月6日中午12点,京品家电成交额同比增长近5倍,成交金额占京东家电整体26%。11月6日,游戏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8倍,其中由京东反向定制推出的产品销量占比85%。

但到底京东如何打造C2M产品,胡浩也向记者举例介绍称:“在今年618期间,京东曾联合海尔推出一款‘可视化电热水器’,该产品就是京东根据平台反馈的大量数据,了解到女性群体在使用热水器时,对热水器滋生细菌的情况较为关注,京东抓取这一诉求后及时同步至海尔,后者随即针对该需求对产品进行了研发设计。”

在今年双十一期间,该款产品升级换代后的三款可视化电热水器销量达到近50000台。

11月12日,一位熟悉电商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C2M产品不仅能够更精准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厂商及平台来说,它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生产后的销售能力,让新产品更容易获得成功,从而提升利润率。”

而想要进一步打造C2M产品概念,同样需要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作为支撑。

胡浩表示:“在京东未来的商品品类中,C2M产品的比例将不断地增长,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积累,会覆盖更多品类和品牌的产品。同时,C2M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来提升零售侧及整个产业短的供应链,帮助消费者数据向上延伸,从而为上游提升产业营销。”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