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增速4.9%,多位学者预测:四季度将回升至5%以上

陈泽秀
2020-10-20 02:48:37
来源: 时代周报
苏剑则认为,四季度GDP增速达到6%的概率比较大。“如果没有疫情,正常的经济增速应该是5.5%左右。四季度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报复性消费和投资,应当往上增加0.5%。”

时代周报记者 陈泽秀 发自广州

中国经济最新“成绩单”公布,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72.2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

分季度看,受疫情影响,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GDP同比增长3.2%,季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三季度供需关系逐步改善,GDP同比增长4.9%,超过了二季度。

从具体数据看,多项主要指标增速由负转正。例如,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0.6%等。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10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7%,扭转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呈现出了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她认为,不管是从需求、生产,还是从整个市场表现出来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来看,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态势。

多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学者认为,如果能够避免疫情二次暴发,四季度经济将延续恢复趋势,GDP增速有望达到5%以上,全年经济增速则有望维持在2%以上。

多项指标首次转正

今年前三季度,需求逐步回暖。从投资看,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75万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分领域看,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2%,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2.7%;制造业投资下降6.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目前制造业投资仍然处于负增长区间,但反弹速度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终端需求好转推动价格回升,有助于企业扩大资本开支;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以及政策支持。”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从消费看,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3万亿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近几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经呈现了回升的态势,从趋势上来看,目前已经走出了疫情带来的深度冲击。(消费)累计增速在下降,主要是因为前期疫情冲击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带来的。”刘爱华表示。

王静文认为,消费已经出现“报复性反弹”特征。例如,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高于8月的0.5%,也高于市场预期的2.3%。其中,汽车消费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11%以上的增长水平。

刘爱华认为,当前整体内需恢复势头比较明显,她列举了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的增长分别是1.7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和二季度相比,最终消费支出上升了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回落了2.4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表现相对平稳。

“整体上来讲,内需的贡献是在持续恢复,持续上升,这对于我们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非常有利的。”刘爱华强调,下一步,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继续发力,进一步推动消费需求的回升。

基础还需巩固

根据Wind数据,最近一个月,17家机构对今年三季度中国GDP增速的平均预测值为5.2%,其中最大值为5.7%,最小值为4.2%。三季度4.9%的GDP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

“前几天,我跟一家能源企业的上市公司老总聊天,他说现在不缺项目和资金,活都干不过来。7月16日电影院恢复开放,观影人数逐渐上升。受这些信息影响,我们对经济增速的预测较高。”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此前,苏剑所在的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报告预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5.2%。苏剑表示,现在看来,工业企业方面的增长比较快,但对服务业恢复的预测有点乐观。

当前工业生产已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水平,服务业则加速修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比8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增长。服务业方面,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比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

“今年国庆档期(10月1―8日),全国电影票房总共产出39.52亿元,吸引近1亿人次观影。但实际上,电影院线反映不了全部服务业的情况。我们当时对疫情反复的影响考虑得有点小了。”苏剑说道。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第三季度消费实现了正增长,但是前三季度累计增速还是负增长。投资在复苏的过程中存在内部不平衡问题: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长缓慢,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

“境外疫情还没有控制住,对全球产业链有一定影响。受这些因素综合影响,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靠。”徐洪才表示。

刘爱华也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充分看到好转趋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境外的疫情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仍然客观存在,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地区、行业、企业的恢复还不够均衡,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向潜在增速回归

多数经济学者认为,今年四季度GDP增速会回归到5%―6%的潜在增长区间。

徐洪才表示,从10月节假日的消费情况看,当前消费上升势头比较好,投资也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四季度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以上。

苏剑则认为,四季度GDP增速达到6%的概率比较大。“如果没有疫情,正常的经济增速应该是5.5%左右。四季度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报复性消费和投资,应当往上增加0.5%。”

“社融增速大概领先GDP两个季度,今年前三季度社融增速持续加快,预示此轮经济回升势头能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3日公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中国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预计今年增长为1.9%,明年将达到8.2%。

宏观政策方面,徐洪才认为,政策总体上要保持稳定性、连续性,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这样才能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良好环境。

刘学智表示,影响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疫情的反复,北半球气温转冷,有可能导致疫情二次暴发。

“不过,即便疫情有所反弹,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也将是有限的。中国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不会改变。在经济复苏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宏观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缩小。”刘学智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