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的出新、蛰伏与蓄力 非典型闽系的千亿之路

2020-09-22 09:20:05
来源: 时代周报

/林意

从福州到上海有多远?地图给出的直线距离是770公里左右。对于三盛集团而言,这是它成为更强更稳健房企的开拓路线。 


 就在916日,三盛入沪一周年的节点,其对外发布了全新的品牌形象。其中LOGO的升级是其中的亮点,从传统的“三盛集团”切换成为了更符合设计趋势的“SAN-SUM三盛”,英文标识“SAN-SUM”的标识的出现,更映衬了上海滩的国际气质。

一年前,将总部搬入上海大虹桥,三盛迎来发展上的新高点。也是那一年,公司才对外声称要在未来三年内实现销售规模和资产的“双千亿”。

看上去似乎有点慢,但却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背后实则是公司厚积薄发的必然选择。

对比其他多数闽系房企,三盛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这指的是公司本就不押注于高杠杆高周转强扩张的模式。这个模式,放诸在当下地产市场语境里,正在被修正乃至淘汰。 

地产商们正在向过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告别,转而对标制造业“向管理要红利,向经营要效益”的时代。 

而三盛集团创始人林荣滨本就以制造业起家,2000年进入到房地产领域,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平台是三盛控股(02183.HK)。制造业精细化的管理路径,贯穿于其在房地产领域的发展。 

拥有地产上市平台,以品质与文化打造品牌,把握周期的操作,引入能量级经理人团队,设立上海总部。              

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小步快跑

注重对投资节奏和城市布局的把控,使得三盛从过去到现在能够实现低溢价高利润拿地,进一步为未来发展增厚堡垒。

以今年前6月为例,三盛共计拿下16宗地块,新增货值近330亿元。分解到一季度,公司在市场窗口期逆势拿地,到了二季度市场回温公司加速回补。 

这也是三盛擅长逆周期拿地的一大体现。在2016年前后地王频出的年份,三盛在土地市场保持冷静克制,到2019年市场平稳后才发力。 

三盛不求快速做大规模,而是求准求稳。 

广散网式的布局,不是三盛要走的道路。还是以今年前6来说,这16宗地块超过半数位于杭州、温州、无锡等在内的长三角热点潜力城市。这也延续了三盛将总部迁入上海后贯彻的拿地思路:长三角是外拓的重点区域。

长三角市场是被公认的安全市场,也是必争之地。有了一席之地的三盛,追求在这区域市场做深耕和下沉。 

反映在数据中,截至今年7,公司新增土储中长三角占比达44%,比去年同期增加18%。当中,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为30%14% 

这也预示着这家公司在充分利用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腹地的优势,进行第二轮全国化战略布局。 

截至到去年底,以三盛控股为例,其总土地储备建面约为432.1万平方米,分布在海峡西岸、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东北的11个城市,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土储建面占比达10%,仅次于大本营福建地区,排在第二。 

随着市场大环境的收紧,过去广散网式布局的部分房企当下正处在收缩和调整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三盛的逆势扩张创造了机会。

产品导向

不仅仅只是如此,在地产新一轮的比拼中,像融创壹号院系、万科翡翠系、泰禾院子系等等一样,三盛也手握“杀手级”产品系


三盛旗下有六大产品系,分别为督府系、公园系、海岸系、滨江系、璞悦系汝悦系,包括顶级豪宅、新中式、涵盖教育与养老配套的大型居住社区、城市沿江宜商宜住物业、天然亲海休闲度假项目、现代风格等。

鲜为被外界广泛知晓的是,三盛在高端产品领域颇有建树。 

督府系为例,福州的百督府项目,入选2017年亚洲十大超级豪宅,是首个登顶此项亚洲奢华房产大奖的福州项目,此外还是“2019年中国最佳城市半山豪宅”。 

三盛过往的蛰伏和沉淀重点也是为了实现对产品的打磨,从而用时间换取空间,把对产品的极致追求融入到各大产品系中。

据时代周报了解,也正因为有制造业的基因,三盛能在地产开发过程中实现在效率、品质、成本、标准化等等维度上的优化,并在建造、景观、用材等等方面实现极致。 

三盛追求的是以高产品力去打开市场积累口碑,而非地产粗放式发展年代里那套靠走量快跑的模式。 

同样在产品定位上,三盛以客户思维为导向进行全局思考,从清晰目标客群、产品系的构建,到品牌建设、客户触点的把握,再到最终的销售,公司一直带着制造业的经营意识,向每一个环节要价值,避免“为销售而销售”。 

在限价成为普遍现象的地产年代,高产品力和高市场美誉度无疑是房企赢得下半场竞争的助推器。

高增长可期 

仅仅只是看三盛控股的报表,就可以佐证出三盛集团未来可期。 

2017年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后,营业收入迎来大幅增长。2020年上半年,营收为20.46亿元,同比增长2871%期内毛利6.22亿元,同比增长1459%;毛利率39%,为行业较高水平。 

此外,一贯坚持的稳健,也使得上市公司财务面健康向好。截至今年上半年,三盛控股手握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9.46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40.54%;净负债率仅在60.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些成绩代表着公司的过去,有些即将到来的改变,尚未在里直接体现。 

三盛控股之外,三盛集团大部分地产开发业务都在三盛地产这一平台上,尚未装入上市公司。安信国际早在2019年发布的研报中就明确指出,集团未来会把房地产业务整合并注入到上市公司上。 

换而言之,随着集团资产的注入,三盛控股将有更大的空间和市场。 

据了解,三盛集团的土储围绕着海西、环北京、山东、长三角、成渝、大湾区等六大核心区40余座城市展开。集团方面也明确会在这些区域战略深耕,核心关注二线和强三线城市,以及机会性进入机会以增加区域的战略覆盖密度 

在战略上,三盛集团深化以地产为主体,以教育和科技制造为两翼。正因为有这两翼,三盛还可以通过多渠道组合拿地控制整体土地成本。 

除了地产、教育和科技之外,三盛集团旗下还有工业化工、养老、金融等等多元业务。以物业板块伯恩物业管理为例,目前已经具备独立上市的条件。 

在地产圈普遍流行戈壁徒步文化的氛围下,一年前的9月,三盛成立上海总部的仅仅一个月,林荣滨把全体高管拓展从上海拉到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尼泊尔,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异国高原攀登之路。 

回看三盛落户上海的第一年,曾经以最美企业“春晚”被业界所关注,善于各类文化推广的闽系三盛,无疑是走出了从“小而美”到“精而强”的第一步,其交出的业绩已经凸显对规模的渴求,如果没有不可预期的疫情影响,这家非典型闽系房企的规模之路,或许已经走的更远。 

如今,入沪已满一年的三盛,应景地推出了全新品牌形象,而其未来的“千亿之路”同样值得期待。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