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科技弃美回A 柔性屏商用待解

范文茜
2020-08-07 10:08:21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范文茜

自7月初被彭博社曝出暂时搁置美国上市计划并考虑回国上市后,中国柔性显示屏制造商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柔宇科技)的资本市场动向备受关注。

8月5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中信证券受聘担任柔宇科技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辅导机构。

8月4日,中信证券与柔宇科技签署辅导协议,双方向深圳证监局报送辅导备案申请材料并获得受理。

这意味着,柔宇科技回A上市敲定。

5日,柔宇科技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一切以公告为准”。


柔宇的上市之路并不算一帆风顺。

2019年12月底,有媒体报道称,柔宇科技已秘密提交美国IPO申请,拟筹资10亿美元。

随后,彭博社又“爆料”柔宇有意更改上市地点,回到国内上市。

8月1日,科技行业投资人张立渊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海外市场上市不可避免会受到所在国社会政治大环境影响。2019年以来,大量美国中概股企业股价出现腰斩,超过半数企业出现过股价跌破发行价的现象,引发中概股回流潮。国内上市对柔宇的估值和融资或许更有利。

多轮融资仍缺钱

无论美股还是A股,只要上市成功,无疑都将在资金层面对柔宇科技带来帮助。

在柔性面板行业,柔宇科技是独角兽企业,以制造出全球首部商用可折叠手机而闻名。

其投资阵容堪称豪华,2012年成立之初,就获得深创投、松禾资本的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截止到目前,其出资方包括各大银行,以及IDG、中信资本、基石资本、越秀产业基金、保利等40多家机构。

尽管获得众多VC/PE青睐,但柔宇仍没解决缺钱的问题。


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上述柔宇科技负责人曾坦言,“据我所知之前融到的钱基本都投到了生产线。刘自鸿(柔宇科技创始人兼CEO)至今还开着一辆里程20多万公里的老旧奥迪,柔宇是真正想扎扎实实做事的企业。”

“柔性OLED面板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柔宇最缺的就是钱,加大研发、量产、销售等都需要资金。”张立渊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以面板行业巨头京东方(000725.SZ)为例,其第一条6G柔性OLED生产线单项目投资金额高达达465亿人民币;小米、华为的屏幕供应商维诺信(002387.SZ)在柔性面板产线的投入也超过400亿人民币;TCL华星t4产线计划投资金额350亿元。

相比之下,柔宇科技全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的投资规模只有110亿,相比上述几家同行企业相去甚远。

柔宇解释称,由于公司用的是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体系,与传统低温多晶硅(LTPS)不同,整体生产流程大为简化,因此设备投资成本大幅降低。

屡遭外界质疑

登陆资本市场究竟能为柔宇科技带来多大程度的资金帮助?

这取决于行业与投资人对柔宇科技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判断。

事实上,折叠屏、柔性屏一直是手机厂商近年来追逐的热点。

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不足100万部,增长到2025年的1亿部,成为未来十年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目前,三星、华为、OPPO、小米等厂商均已推出折叠屏手机。而柔宇更是早在2018年10月底,抢先华为、三星推出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elxPai柔派。

尽管柔宇科技在柔性技术层面有一定积累,但由于长期没有公开关键数据指标,外界对其产能、良率、应用价值、产品销量等方面的质疑声音不绝于耳。

 “柔性电子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同时又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站在创始人的角度,可能还是想把产线、产品这些先做好,不想过早去说一些事。”上述柔宇科技负责人解释称。


柔宇科技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称,按照8寸屏大小计算,目前公司一期产线年产能为280万片,预计二期将增长到年产880万片。

但相比之下,Omdia数据显示,京东方2019年柔性OLED面板年产能为1700万片,同比增长4倍以上。此外,柔宇的年产能也低于维信诺、天马等国内面板企业。

事实上,在市场端,柔宇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得不到主流手机厂商认可,甚至有传闻称,华为拒绝与柔宇合作,原因是“产能、良率还达不到要求”。

这一尴尬局面直到今年3月柔宇 “牵手”中兴才被打破。

今年3月,柔宇科技与中兴通讯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推动 5G 时代全柔性屏在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快速普及和应用。

接下来柔宇是否会与其他主流手机厂商进行合作?上述柔宇科技负责人表示,暂未有可公开的信息。

“目前能够稳定生产柔性AMOLED面板的厂商不多,市场参与者主要是三星、LG与京东方。尽管柔宇也拥有柔性屏技术和柔性终端产品生产能力,但其产能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8月2日,集邦咨询分析师范博毓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探寻技术落地

柔宇科技下一步准备怎么走?这或许是投资者想要了解的一个问题。

“从0到1实现了技术突破,从1到N实现了产业突破,现在我们要做N到N+的应用突破。”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刘自鸿如此说道。他将柔宇2018年之后的阶段目标称之为,找到柔性屏大规模应用的场景。

实际上,柔宇科技没有把自己定义为一家纯粹的面板企业,而是一家B2B、B2C齐头并进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刘自鸿对外谈到与面板行业巨头京东方的区别时曾说:“除了两者技术路线完全不同之外,京东方更偏重B2B的模式,而柔宇是B2B+B2C”。

上述柔宇科技负责人介绍,柔宇将使用场景分为六大领域:包括移动智能终端、智能交通、教育办公、文艺传媒、智能家居,以及教育办公。

37e16303e0472cc42281af13871f6163.jpg

在订单和客户方面,此前柔宇曾公布在产线投产的几个月内就拿到了40亿订单,但一直未公布客户名单。

该负责人坦言,柔性技术如何在6大领域中广泛应用起来,确实是柔宇乃至整个柔性电子行业现阶段面临的一个最主要课题。

“一方面要继续提高产能,同时各种工艺、技术需要不断更新迭代。更重要的是,还要去教育市场,培养消费者习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该负责人表示。

在范博毓看来,现阶段制约柔性屏大规模商用的首要因素仍是面板本身的技术与产品良率的提升,柔性面板相较刚性面板或是LCD面板而言,需要更长时间改进技术与产品。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