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混改,能让绿地更好吗?

杨静
2020-07-28 20:00:38
来源: 时代周报

市值超900亿,上年度营收超4200亿,绿地控股(600606.SH,简称绿地)这头巨象的新战投方究竟是谁,成为连日来外界关注焦点。

截至目前,新战投方身份仍扑朔迷离,绿地也仅用“新实力投资者”来形容。但绿地在7月26日的公告中,对战投方持股数量、定价以及引入方式进行公开。

根据公告,届时股东方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地产)及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城投)拟转让的股份数量总和将不超过总股本的17.5%。转让价格不低于下列两者之中的较高者:提示性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方式上则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

7月27日,多位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本次定价按照国资36号令第23条来确定,同时结合第26条来看,涉及现金交易的,转让价款可进行分期支付,而能否转让成功,需要经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


“战投方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选择规则、公开征集期限等,都属于公开征集受让方时需要公开的信息。有待接下来做进一步明确。”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意向买家,不过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尽职调查,做互相选择。截至发稿,尚无明确时间表。

“希望战投方能跟绿地在产业层面形成互补,而非仅仅只是财务投资。”7月26日,一位不具名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

引战猜想

能跟绿地形成产业层面互补的企业众多。

梳理绿地官网新闻汇总可见,每年绿地集团层面会和不同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中涵盖金融、交通、科技等行业公司。

最近一次与绿地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的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中国投行巨头之一。时间发生在今年6月18日。

据绿地称,双方未来合作将包括且不限于战略咨询及产业研究、投资业务、产业基金、收购兼并、股权融资、债券融资、RQFII、不良资产管理等领域。

绿地和中金公司的上一次战略合作开始于2015年7月。

值得一提的是,中金公司也是今年这次上海地产及上海城投股份转让的财务顾问,承担进一步研究制定股份转让具体方案的职责。

7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中金公司的财务顾问身份,并不影响其竞标资格。

而至于中金公司是自己入场亦或是帮助绿地引战,截至发稿,时代周报记者未能取得进一步置评。


今年5月,中金公司曾与新华联集团(000620.SZ)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助其引入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

事实上,在今年6月18日和中金公司的仪式上,除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EO黄朝晖之外,还有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林益彬。可见政府对绿地和中金公司这一次合作的重视。

按照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绿地官网上,林益彬还有一次的出现是在2014年5月22日。云南省国资委一行人来绿地考察交流,林陪同张玉良参加座谈。

而历年来,绿地和其他多数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仪式中,鲜有国资委相关人士出席。

可见,等待加入绿地的战投方不一般。按照17.5%的上限初略计算,届时涉及标的150亿元左右。

这并不是笔小数目。而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亦不排除战投方不局限于一家的可能。

“靠一家吃下近17.5%股份,可能会有难度。”上述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公开征集受让

对比可见,不同于对绿地股权进行公开征集方式,上海地产近期对其上市平台中华企业(600675.SH)的股权采取的是无偿划拨形式。受让对象为不同国资平台,其中的3.59%持股量转至给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2.67%的持股量转至给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地产集团最后的持股量降至62.18%。

“国有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有多种方式进行转让,比如通过证券交易系统转让、公开征集转让、非公开协议转让、无偿划转、国有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等,不同的方式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但从绿地的案例来看,显然在强化进一步市场化竞争和推动二次混改的决心。”27日,一位接近上海国资系统的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2013年12月17日,《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被发布之后,以绿地为代表的上海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掀起第一阶段混改。2015年的8月18日,作为上海国资委的混改试点,绿地借壳金丰投资登陆上交所。


2020年,正是国企改革下一阶段的开局之年。

去年8月起实施的《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中指出,着力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下属企业实施混改。

随着国资改革的推进,上海正变得炙手可热。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自去年开始至今,包括强生控股(600662.SH)、*ST飞乐(600651.SH)、兰生股份(600826.SH)、东方创业(600278.SH)、上海凤凰(600679.SH)等公司均公布了重组方案。

上述接近上海国资系统的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接下来上海将继续推动商业类国资国企的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二次混改,整体节奏是“一企一策”,加速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未来能看到一大批改革措施和改革案例落地。

无实际控制人

本次不超过17.5%的股权出让,被诸多市场人士认为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目前绿地股权结构中,以张玉良管理层为首的员工持股方代表——上海格林兰持有35.45亿股份,持股比例为29.13%;上海地产和上海城投分别持有25.82%和20.55%,总计46.17%;社会资本持股24.5%。

员工持股、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持股组合,被张玉良称之为“金三角”的三足鼎立股权结构。在他看来,“这样更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完成不超过17.5%的股权出让后,代表国有资本的上海地产和上海城投持股量总计降至接近28.67%,略低于上海格林兰的29.13%。这样分散的持股结构,在上海国资国企中也并不多见。


26日,绿地在公告中指出,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预计公司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但控制权结构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无实控人结构被广泛认为是目前成熟资本市场中,保障企业稳定,且实现长治久安的理想化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如果能实现股权的高度分散,无实际控制人结构使得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制衡。

从目前来看,代表员工持股的上海格林兰依旧将是最高比例的持股者。

“让绿地进一步市场化的同时,保留绿地的国资属性,其实是多方共赢的。”上述人士表示。

市值之殇

尽管是国资国企改革的先头兵,但绿地市值的表现一直被市场诟病。

2015年8月18日上市当日,绿地股价一度近25元/股,开盘市值超3000亿,成为彼时房地产板块第一股。但截至目前仅在900多亿。

绿地启动二次混改的当下,第六大股东天宸股份(600620.SH简称天宸)正准备部分减持其所持绿地股权。这将会是绿地自2015年上市起,来自天宸的首次减持。

按照天宸7月21日晚间的公告,经8月6日股东大会通过后,未来减持的数量将不超过1亿股。目前天宸持有绿地2.78亿股,持股比例2.29%。

在2019年三季度新晋为前十大股东的阿布达比投资局,截至到2020年一季度持股比例从原先的0.36%减至0.26%。

本轮二次混改后,绿地会给新战投方带来多大的投资回报,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上一次混改时,绿地曾以5.62元/股的价格引入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国投协力、汇盛聚智和珠海普罗5家战投。

2016年年中部分限售股解禁后,绿地股价长期低于10元/股。到了2018年年末,5家战投悉数退出绿地前十大股东行列。

不过借助上一次混改,绿地在规模和利润方面实现翻番。2015至2019这五年,公司营收由2075亿增至4280亿;归母净利润由68.86亿增至147.43亿。2015年,绿地销售规模曾仅次于万科,居行业第二。

此外,绿地也在推动地产业务向重盈利、重开发运营等方向转变,建立“房地产、基建两大主业并驾齐驱,金融、消费、健康等协同产业双向赋能”的经营格局。目前大基建形成与房开并驾齐驱的主要收入来源。

自身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绿地也需要进一步借助资本翅膀。

根据绿地7月21日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尽管公司营收达2099亿元,同比增加4.14%;但利润总额同比减少7.66%,为153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亿元,同比减少10.79%,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30亿元,同比下降20.7%。

“如果本次能引入合适的战投,绿地会站上新的起点。”上述人士这样说道。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