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被指失真 编制方法需与时俱进

盘和林
2020-06-09 03:23:41
来源: 时代周报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指数就像带有刻度的温度计。指数的失真不仅会削弱其作为市场行情标准的价值,亦会影响到那些跟踪指数决定投资方向或基于指数走势制定交易策略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今年全国两会以来,上证综指的“失真”问题再次被推上关注焦点。上证综指发布至今已有29年,其间我国经济实现了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上证综指在2000年就已达到2000点,但2020年却仍在3000点附近徘徊。显然,GDP上涨与上证指数的涨幅比例不是特别协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证综指与市场现实情况的差距呢?

“综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计算股票价格指数时,把一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全部股票市场价格的涨跌都计算在其中的指数。看起来,好像这样一种“集大同”式的指数会更具有概括性,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无差异的“大锅烩”造成了该指数“失真”的现状。

首先,指数包含股票范围过大的结果就会陷入“平均数陷阱”,即将亏损过大或者盈利过高的股票波动中的非理性因素也带入股票指数中,这些噪音会影响股票指数的走向,降低指数的灵敏性。

其次,也是市场公认的上证指数诸多不足之处,就是其加权方法是存在一个矛盾:上证综指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派许加权法,即在股指计算中,以公司的总股本为权重,然而,却以流通股本的市价作为股价,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我国的股票市场与许多国家不同,我们非流通的股本占比非常高,虽然数值近几年有所降低,然而占比依然高于50%,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使得在计算时的权重凭空增加了一倍多,因而造成指数与真实市场表现相偏离。

可以说,综指所代表的这一类市值加权指数计算方法最大的问题,正是流通市值和总市值的差异从而造成的杠杆效应。笔者也认为,上证综合指数“失真”,这种杠杆效应是重要原因。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指数就像带有刻度的温度计。指数的失真不仅会削弱其作为市场行情标准的价值,亦会影响到那些跟踪指数决定投资方向或基于指数走势制定交易策略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正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所说的,上证综指只是为了去代表价格总水平,而没有责任去反映宏观经济的状态。窃以为,股市指数只有贴近真实情况,才能更具有存在的价值。

因此,上证综指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和优化,与时俱进。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其一,正如笔者前文所说,流通市值和总市值的矛盾是根本原因,所以不如考虑更多的参考流通市值来作为权重计算,这样既可以避免杠杆效应,还能够增加许多新经济形态的影响力比重。

其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股票市场新股进入也越来越多,一般来说,这些新股刚上市都会有一波行情逐步趋近它的真实价格。然而,目前计算方法却在十天之后就将它纳入指数计算,或许这有点太过着急,不妨拉长时间期限,待它短期波动回归理性之后再纳入指数也不迟。

窃以为,随着股市的发展,上证指数也应当与时俱进,与资本市场改革同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