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一年:基站开通20万 上半场刚开球

曾宪天
2020-05-19 03:10:39
来源: 时代周报
从宏观层面而言,胡坚波认为,随着5G商用的不断深化建设,5G不仅仅是新基建中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概念,其与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度关联。

工信部正式发放商用牌照已近一年,中国5G提速。

国家政策红利的不断推出、运营商加速建设、5G应用场景涌现以及手机终端厂商的5G产品更迭等,都表明了国内5G商用的发展进程正不断推进。

“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对于5G有着非常高的热情。”5月15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在5G相关论坛中介绍称,基于过去一年的观察与调研来看,中国是非常认可且迫切希望尽快应用5G技术的一大市场。

刘鸿表示,预计2025年全球5G用户数将达17亿,其中,中国5G连接规模数量将超过北美、欧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同时随着国内5G商用的不断发展提速,预计2025年移动行业将为中国经济带来近万亿美元的经济贡献。

5月1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也表示,随着5G商用的不断发展,5G新技术将与云计算、大数据等ICT技术不断融合,产生和释放更大的连接力、存储力、算力,加速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推动数字经济宏观发展进程。

不过从数据来看,5G商用仍需经历较长的建设周期。以国内5G基站铺设为例,信通院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底三大运营商将建成55万个5G基站,相比于2019年年底的13万个数量上有了较大提升。


此前,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预测称,中国5G商用市场最终可能需要800万―1000万个5G基站来支撑。

这意味着5G商用建设,还需面对较为漫长的发展道路。

政策利好基建

近几个月,5G商用建设迎来诸多政策利好。

2月3日,中央指出,要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

随后中央多次指出,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确立新基建概念和内涵时,明确将5G技术纳入三大基础设施之一的信息基础设施中。

“政策上的不断重视,对国内5G商用建设带来了非常大的利好作用。”5月15日,中国电信天翼物联实验室及行业研究总监王志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政策的指引和推动,在5G商用建设提质提效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2G、3G网络的腾退为例,5月7日工信部发文称,要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同时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Cat1)/5G网络迁移。

王志成分析称,2G、3G等老一代通信技术难以符合未来物联网领域的发展需求,无法支持更多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涌现,腾退和转网以强化4G、5G技术的决策十分正确且必要。但这其实跟互联网用户迁移一样,实际面临很多困难和壁垒,例如迁移成本、行业对新技术成熟度存疑等。

“政策的推动其实是帮助物联网产业从根源处消除了阻碍发展的诸多因素。”他说道。

王志成表示,政策所释放出的强烈信号,将引导上游产业链从生产端开始转型,从而推动4G、5G网络迁移成本的降低,然后随着基础设施、应用环境等不断成熟完善,转网行业和企业也将不断增多,最终实现一连串的正向连锁效应,推动物联网领域的向前发展。

从宏观层面而言,胡坚波认为,随着5G商用不断深化建设,5G不仅仅是新基建中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概念,其与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度关联。

胡坚波表示,在融合基础设施方面,5G将与其他传统基础设施深度融合,跃升为智慧基础设施。

他认为,5G也是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方向,以及维持创新活力的关键要素。5G在数字经济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也是政策不断助力提速的一项重要原因。

成本制约资费

5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5G商用加快推进,已开通5G基站超过20万个。

同日,在中国移动5G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简勤透露,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建成5G基站12.4万个,覆盖56个城市,发展5G套餐用户突破5000万。

2019年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宣布推出5G套餐成为了5G商用在消费端落地的标志性事件。然而128元起步的5G套餐价格,将许多用户“拒之门外”。

随后,三大运营商在基站建设不断提速,拓展5G网络覆盖城市的同时,也纷纷推出各类优惠举措来降低5G套餐资费的门槛,但并未引起太大的市场反响,资费过高仍旧是大部分用户对5G套餐的印象。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5G网络建设具备投资高、运营成本高、运维费用高的特性,这也是套餐资费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5G基站密度至少是4G的3―4倍,单站耗电量同样约为4G基站的3―4倍,结合长期的运维费用,导致5G基站整体成本可达4G基站近10倍。

中国移动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计划投入1000亿元开展5G方面的建设,这几乎等同于中国移动2019年全年的净利润。

为了应对5G建设的庞大开支,运营商之间开始不断深化共建共享的举措。2019年9月,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正式签署了《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一张5G接入网络。

2020年初,工信部向中国广电颁发了4.9GHz频段的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同意其在北京等16个城市部署5G网络。该频段与中国移动一致,因此,彼时也出现了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将共建共享的传闻。

“的确在和中国广电沟通,商谈在5G共建共享、合作共赢方面的可能性。”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2019年年报电话会议上曾对共建共享的传闻作出了回应。

实际上共建共享的战略构想早在数年前便已被提出,目的是节约5G带来的巨大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减少资源浪费。

如果获得5G商用牌照的四家均达成共建共享合作,除可节省巨大资本开支外,将极大推动5G商用建设的整体进程。

巨头抢先布局

5G基础建设的推进,引发各方巨头关注。

在政策红利之外,正如此前刘鸿所言,国内市场对5G的力捧也是5G商用发展的重要利好因素。

以5G云游戏为例,5月11日,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组委会宣布第十八届ChinaJoy将如期在上海举行,5G云游戏将首次成为展会主推的一大亮点。

“5G商用加速发展,给云游戏提供了更大天然优势。”5月15日,盛趣游戏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5G解决了困扰云游戏多年的网络带宽和延迟等问题,云游戏也被视为5G时代较为突出的应用场景而备受市场追捧。

该负责人也表示,盛趣游戏将通过自研产品上云、打造原生云游戏产品、搭建云游戏平台、提供云游戏技术解决方案等策略,持续深化布局云游戏市场。除特定行业领域外,综合性的互联网巨头也在加速布局。3月10日,阿里达摩院宣布成立XG实验室,将致力于推动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

在阿里官方发布的消息中,明确披露了6个率先进军的5G商用领域,分别是超高清视频、在线办公、AR/VR、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自动驾驶。

阿里在云计算领域的实力,被外界视为其进入5G商用领域的底气。

4月23日,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云计算市场数据显示,阿里云亚太市场份额达28%,排名第一,接近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全球市场中阿里云排名第三,占比从7.7%提升至了9.1%,不断挤压亚马逊的份额。

不过在5G商用领域,阿里依旧面临着老对手腾讯、百度等诸多互联网巨头,后者同样通过“云+AI”等领域切入5G商用的市场布局,在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5G商用领域寻求更大的市场蛋糕。

另一方面,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5G商用的布局进程里,还有华为这个绕不开的对手。

5月15日,物联网观察人士赵振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有着深厚5G技术储备的华为,过往多年已布局了IOT、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几乎所有与万物互联相关的核心领域,理论上有着多维度的领先优势。

以5G基站为例,华为在国内三大运营商上半年开启的5G设备集采中收获颇丰,不仅在中国移动的招标采购中拿下近六成的基站份额,也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G SA无线主设备联合集采项目中,获得了排名第一的份额。

应用场景多变

“大数据领域有‘千人千面’的说法,引申到5G商用建设中便是‘千行千网’。”王志成表示,与4G时代先铺开网络再涌现各类移动应用生态不同,5G商用时代基础建设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针对性的网络基础建设方案。

他解释称,无人驾驶、工业制造、智慧路灯等场景均有截然不同的应用需求,需针对性地提供5G商用网络服务。

以目前智慧城市管理中的无人机城市巡航应用场景为例,结合5G高清摄像头及通信技术,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快速地观测、定位河流污染源。这便要求5G网络实现无人机飞行区域的立体化覆盖,而非常规手机消费端的平面信号覆盖。

从宏观层面而言,胡坚波强调称,5G是支撑千行百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基础技术设施,这意味着5G商用的未来发展必然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胡坚波分析称,许多传统的垂直行业较为封闭和固化,有着原本较为成熟的经营生产体系和商业模式。这也意味着在5G商用、ICT技术融合以及新型商业模式更迭的过程中,还有非常多的瓶颈和困难有待突破和克服。

“5G基础网络建设、应用生态完善、商业模式打通和推广普及等,5G商用领域还有非常多的工作需要做。”回顾5G商用过往一年的发展,王志成坦言这仅仅是5G商用“千行千网”进程的一个开端,革命性的应用和创新变化还有待行业进一步的发展探索。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