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良退、爱钱进艰难 P2P路在何方

陈剑锐
2020-05-12 17:26:16
来源: 时代周报

距离2018年的P2P行业剧变已有两年,平台数量、借贷余额骤减,2020年初,老牌网贷平台如积木盒子、微贷网、51信用卡均宣布停发新标。

5月9日,千亿级大型网贷平台小牛在线发布《平台网贷业务良性退出公告》,决定退出网贷行业,逐步结清存量网贷业务。

截至2020年4月30日,小牛在线累计成交金额约1171.71亿元,平台当前出借人数约11.58万人。

目前,实际在运营网贷机构中也有许多陷入兑付、债转泥潭难以自拔,曾经的明星平台,时不时的就传出被立案、欲良推、兑付困难的消息。

5月7日,另一家千亿级平台爱钱进内部信曝光,披露了2020年的规划“严格‘三降’、全力清收、多途径债转”,字里行间体现出平台经营与P2P行业的艰难处境。

爱钱进会成为下一个出清平台吗?

当日,时代周报致电爱钱进客服了解到,因为执行“三降”爱钱进新标很少,基本上一发就(抢)没了,债转周期无法确定,当前很慢,现在进行的是2月6号的项目,有3个月的债转没处理完,但并没有转型或者清退的计划。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国实际在运营网络借贷机构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贷余额下降75%,出借人数下降80%,借款人数下降62%。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已有近5000家机构退出。

虽然爱钱进没有明确的转型态度,但是,对于平台而言转型势在必行且时间不多了,2019年10月,央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网贷领域存量风险化解。但转型方向在哪里?

爱钱进另类转型尝试:布局生活平台

提到爱钱进,网贷从业者和出借人的普遍印象是财大气粗、行业龙头,累计撮合交易额2300多亿元,即使经历至暗时刻,仍有近240亿元借贷余额。

在行业上升期,流量如钻石般金贵却随处可见爱钱进的广告,重金砸出超千万注册用户和领先的市场份额。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20年4月,爱钱进成交金额仅1.1亿元,成交量排在第13位,1.1亿元对于中小平台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对于爱钱进而言沧海一粟,这也是多数欲转型的大平台面临的普遍问题。

2019年10月,央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网贷领域存量风险化解。换句话说,曾经引以为傲的平台规模,两年前便开始成为负担。

与e租宝、中晋等单一风险爆发不同,2018年,几乎所有网贷平台都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出借人疯狂抛售债权,相互踩踏,更何况爱钱进此前还有大量的活期理财产品,自然成为重灾区,当初引以为傲的规模变成累赘,它的宿命在业内是公开秘密。

行业退潮之后,过去的明星平台们该如何发展?

凡普金科曾经做过一些尝试,比如2018年10月高调推出个性化生活服务平台凡秘,从当下视角看,凡秘这步战略举动没有错,甚至与支付宝推出数字化生活平台极为接近。

但是,这个尝试却如新年的爆竹,响了一阵后就再没有什么声音出现,原因也不难理解,凡普金科的核心业务为互联网金融,金融属性强而互联网属性弱、功能单一,注册用户数虽多但僵尸用户也多,无法如支付宝这类巨头一般实现“生态化反”。

5月7日,信也科技相关负责人申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P2P相对于其他互联网产品(短视频、电商等)是比较低频的互联网产品,低频转高频,那就不是转型,而是重做一家公司了。

爱钱进的问题也是其他已经退出的P2P平台共同的问题,虽然大方向上有互联网、金融两个选择,但能走下去的只有金融。

使命完结,路在何方

互联网金融往往带着传统金融的影子,P2P的影子就是银行的存款、贷款业务,只不过相比于银行的间接融资,P2P是直接融资,由于缺少金融中介的存在以及点对点的借贷模式,往往被认为可以分散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事与愿违,多数人提到P2P就能联想到暴雷、自融、高利贷、逃废债等字眼,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之一,P2P行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有其贡献。

5月6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时代周报表示,“P2P只是网络贷款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和探索为整个网络贷款业务提供了很多经验,可以供持牌金融机构参考,传统银行线上贷款很多地方都是借鉴P2P的一些方式方法,同时P2P行业的服务供给增加也对原有的金融体制的改革造成一定推动,倒逼金融机构互联网化,从而加快持牌金融机构实现普惠金融的步伐。”

2019年1月,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共同发布的《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下称“175号文”)给出三条明确的转型方向“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

但在实操中,贷款超市这条路基本已经堵死,曾经叱咤一时的助贷平台浅橙科技转型贷超后经营良久后,悄然落幕。

“我们年前就已经解散了”浅橙科技一位前员工告诉记者,浅橙科技只是一个缩影,另一家深圳贷超平台也表示:国内业务十不存一,已经将重心转向海外。

“监管明确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而助贷本质依然是金融,政策风险不可小觑。未来的路其实只有一条,拿到网络小贷牌照。”欧阳日辉说。

申鑫有不同看法:助贷和网贷的区别主要是资金来源,网贷过去有数千亿元游离在现有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这部分风险是不可控的,但机构资金不一样,如果出现风险,监管可以直接通过对持牌机构窗口指导的方式调节风险,整体的风险可控。

“而且持牌机构在转换思路,过去银行主要依赖为大公司、大项目提供服务,这类存量少增量也少,向消费金融发力是必然,但很多机构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但是我们这类头部金融科技公司有。”申鑫认为。

175号文下发的10个月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83号文”),这也将网贷转型的主要方向固定在网络小贷上。

但是,网贷小贷转型之路就是一番风顺吗?行业发展前景几何?

转型网络小贷前景难料

P2P转型为网络小贷最大的掣肘是什么?

存量业务的消化工作。

83号文在拟转型网贷机构的基本条件一项中提及:网贷机构股东实力较强,原有股东不具备消化存量业务风险能力的,必须引进新的有实力的股东,并作出消化存量业务风险的承诺。

也就是说,P2P平台对存量业务处理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决定能否转型为网络小贷。

5月6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尹振涛教授在对记者表示:P2P去存量和转型都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对于一个停止经营的公司来说钱从哪来?这是一个矛盾点,存量业务的消化工作必然对转型造成负面影响。

除存量业务处理的难点之外,经营思路的转变,也是考验P2P转型的一个软性难题。

“从P2P到网络小贷两种金融模式的转变会导致经营思路和资源发生变化,网贷的资金来源于普通投资人,而网络小贷主要是自有资金和机构借款,大多数P2P平台并不具备获取机构资金的能力和基础。”尹振涛说。

市场空间也是网络小贷业务的潜在挑战,当前网络小贷主要经营消费信贷类资产,消费金融的市场虽然很大,但是竞争也很剧烈。“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系消费金融都在一个市场抢蛋糕,其实P2P转型后的空间是很狭窄的。”欧阳日辉说。

欧阳日辉补充道,“如果地方政府对于转型的P2P比较抵触或者没有热情,可能会以提高门槛或者延迟出台监管文件的方式自然淘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