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市入冬 奔驰宝马车企巨头皆受挫

2019-08-06 03:51:30
来源: 时代周报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全球车市产销量的下滑以及目前新四化推进下对于外来新技术开发的支出,使得车企处于一个动能转换尚未接轨而支出却日益加大的状态里。

时代周报记者 李静 发自上海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下行,多家车企巨头也没能逃离业绩下滑的命运。

8月2日,本田汽车发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4―6月本田汽车营业利润约为2524亿日元,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为1723亿日元,同比降低29.5%。

除了本田汽车,在近期全球多家车企巨头公布的财报中可以发现,日产汽车、戴姆勒集团、奥迪集团、宝马集团等多家车企的财报表现不佳,利润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下滑。

灼识咨询执行董事赵晓马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期传统车企巨头利润下滑现象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抢占传统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现状下,传统车企面临着日益增强的竞争;二是在世界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汽车企业较难实现业绩的增长。

而面对这些棘手的情况,车企们也正通过削减开支、裁员、多方合作等方式来应对更严重的衰退。

多家车企巨头业绩不佳

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7月29日,奥迪集团发布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为287.61亿欧元,同比下滑7.76%;营业利润为23亿欧元,同比下滑16.7%,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双出现下滑。

7月24日和7月25日,戴姆勒集团和日产汽车也陆续发布最新财务报告,净利润均呈现大跌态势。2019年4―6月,日产汽车净利润仅为64亿日元,同比下滑94.5%;上半年,戴姆勒集团净利润同比下滑78%至9.07亿欧元,尽管其营收同比增长2%至823.5亿欧元,却难掩净利润下滑的尴尬。

此外,还包括福特汽车、雷诺集团、特斯拉等多家车企陷入盈利大幅下降或者亏损的境地。

对于盈利能力走低的现状,车企巨头也纷纷表明原因。

日产汽车方面解释,公司盈利能力受到收入减少和外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汇率波动和符合监管标准的投资)的负面影响。

本田汽车则把盈利下滑的原因归结到海外市场。“美国、印度等部分海外市场汽车销售不振和美国税制改革产生的成本增加是下调销售和盈利预期的主要原因。”本田汽车方面表示。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全球车市产销量的下滑以及目前新四化推进下对于外来新技术开发的支出,使得车企处于一个动能转换尚未接轨而支出却日益加大的状态里。

数据显示确实如此,比如对于奥迪集团、宝马集团来说,研发投入的加大吞噬了一部分利润。宝马集团财报显示,宝马第二季度研发费用总计14亿欧元,同比增长5.9%。房地产、厂房和设备投资增长超过总费用的1/3,为11.76亿欧元。

奥迪集团方面表示,经营利润有所下降,是因为过去几年生产基地持续扩建、折旧摊销增加和人工成本增加,针对未来技术的提前布局投入也对经营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不过,赵晓马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全球经济放缓和新能源车的崛起同样令车企承压。“车企巨头受到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产品方面选择不足的影响,部分市场份额被新能源汽车抢占,销量因此出现下滑的迹象。此外,现阶段全球经济的萎靡环境也对车企的业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赵晓马直言。

总体上看,全球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了艰难时刻,无论是中小车企还是大型车企,都将继续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下艰难前行一段时间。

“抱团取暖”应对车市寒冬

车企巨头们不得不在逆境中求生。裁员、缩减开支、合作发展成了不少车企共同的选择,其中,部分车企的裁员力度可谓“惨烈”。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通用汽车在去年11月宣布,将在2019年关闭5家北美工厂,而且将裁减1/4的非技术类职员等,裁员规模将达15%。

福特汽车在今年6月27日表示,将裁员1.2万人,相当于约1/5的欧洲员工,并关闭5家、出售一家工厂,以扭转欧洲汽车市场的颓势。

日产汽车的裁员和节流步伐正在加速进行。日产汽车在发布财报的当天宣布,将在全球范围裁员1.25万人,在2023年3月前完成。此外,日产汽车还将停止生产收益不佳的车型,到2022财年,将产品组合至少减少10%,涉及英菲尼迪、日产和达特桑三个品牌60款全球车型。

日产汽车社长兼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在横滨市举行记者会上表示,日产面临的状况非常严峻,公司将通过结构改革等措施挽回损失,希望在两年内恢复公司业绩。

不过,日产中国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日产的裁员计划对中国市场没有影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也按照初定目标稳步进行。

面对漫长的发展道路,除了裁员缩减开支,车企巨头们还把希望寄托在合作发展上,抱团取暖现象也越来越多。

对于车企巨头频频抱团的现象。赵晓马认为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驱使:一是,车企正纷纷加大技术投资以应对“新四化”的趋势,但技术投资所需的资金压力一定程度上促使车企间通过合作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二是,由于现阶段车市的低迷,各车企的产能利用率均所下降,通过联合造车的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优质产能的浪费。

例如,就在7月23日,戴姆勒集团发布最新财报的前一天,北汽宣布入股戴姆勒,持有其5%的股份。7月12日,福特汽车与大众集团宣布,将进一步强化双方的全球战略联盟关系,将合作领域扩展至高质量的电动汽车领域,同时将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共同引入美国和欧洲市场。

此外,据有关媒体报道,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当地时间8月1日表示,对同其他车企合作开发电动汽车事宜,公司持开放态度。

“抱团取暖的经营方式确实为车企提供了应对现状的解决方式,并且这种趋势在未来也将变得更加广泛。”赵晓马坦言。

但并不是所有的“抱团”都有好的结果。今年3月,雷诺―日产联盟走过20周年,迎接他们的不是美好的光景,而是生死存亡的时刻。随着雷诺―日产联盟前董事长戈恩的下台,雷诺和日产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尤为紧张。

近日,据媒体报道称,雷诺与日产之间或在为双方交叉持股情况做进一步商谈,日产汽车希望雷诺削减其所持43.4%的日产汽车股份,而雷诺降低持股比例,则为了能在重启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合作当中获取日产的支持。

在车市寒冬之中选择共同前行的伙伴,对各大车企来说无疑也是一场押注。

在全球汽车产业到了关键的转折期的阶段,车企巨头们该如何转型发展。赵晓马认为有五方面的转型方向,其中包括由单一能源向多能源的转型;促进网联化技术的应用;加强电子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