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需要怎样的礼服

2014-07-08 10:38:28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汉服的复兴本就不是提倡出来的,这是因为汉服最接近于浴袍和睡袍,它的底色就是身体的绝对放松—它是真正自由主义者的服装。

陈初越 

在汉服故事纪元里,这件事值得记载:2014年6月20日,地处徐州的江苏师范大学举行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师生着汉服、施汉礼:男子身着朱子深衣汉服,女子身着曲裾深衣汉服。观礼的教育部官员亦然。

台北填词人方文山6月24日发微博说:“此消息真是令所有汉服同袍们振奋,终于有政府单位的领导认同汉服文化,并率先穿汉服,这一天很难等,但终于还是来了……”这位“周杰伦御用填词人”,我没记错的话,曾于2007年在北大做过演讲,叫《一个没有质感的民族》。他抱怨从台北到北京的大中华都市景观,风格破碎零乱,缺乏有整体感的中华风味。想必这次,他是从江苏的汉服仪式上,看到了一点点汉文明的质感。

同一套西装出席各种场合

喝倒彩的也不少。笔者认为,江苏师大这场“汉服仪式”,或在细节上有值得推敲之处,但就总体效果而言,还属庄重典雅、落落大方。我估计仪式后面应有汉服社团、商家的推动。从目前舆论反应来看,他们的策划应是成功的。

无疑,着汉服不仅是一种自由,更可以是一种审美,进而是一种文明的感发,及与之相关的生活方式。套用方文山的话来说,汉民族这百年来,丧失“质感”很久了。那么这场仪式,你可以理解成对一种文明气象的模拟与缅怀。文明的本质并不深奥,无非是吃饭、穿衣,以及贯穿其中的方法、趣味、仪式。我不知道剔除了八大菜系的中华美食能算什么,倒知道风雅颂的“颂”,原意就是“美盛德之形容”,和穿衣有关。

当代人的礼服款式,若论精细考究和寓意丰富,是远逊汉唐,亦不如清代。我怀疑大众爱看古装剧,有一大半倒是出于古人的服饰造型鲜明有层次。每年两会,看到代表和官员,几乎清一色的深色西装,散会后涌出广场,实有鸦群的壮观和沉闷。这时谁若念起“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那几句唐诗,只会平添惘然—反而是另外55个少数民族着装,还有传统风味以壮观瞻。当下的华族,除了味蕾尚讲究之外,其实早疏离了“礼乐”的风景:多数中产阶级家庭,将同一套西装用于结婚、祭祖、政商仪式、逛公园、打麻将,再正常不过。这种着装的无趣如此普遍地沦肌浃髓,倒反衬出徐州这场汉服毕业典礼的可贵了。

汉服与西服之别在于变化无穷

在笔者看来,真正代表近三千年中国人着装风格、渊源深厚的本土衣着,其实还属汉服。

今人对汉服理解多种多样,寻绎其主导风格,则为“衣裳相连、被体深邃”的深衣、即宽袍大袖、褒衣博带的连体衣服。形制简易,代各不同,于汉帛唐本中,不难窥其行云流水的神貌。近人对汉服谈得最精妙的当属胡兰成,他论述东方的衣裳、居室、器皿乃至文章样式、行事道德,都符“有之以为用,无之以为妙”的道家精神,具体有三个特点:一、普遍的统一性;二、虽是统一的样式而不碍个性的发挥;三、器物的创造性不只是在于制作者,还在于使用者。

西装固好,总要穿着者俊朗挺拔,才显出气质。汉服特质,乃在于柔和宽大,随体赋形,能使孱老、瘦弱者,也穿出优雅从容的味道。

当然,强制性的衣冠复古本属无稽之谈。唐代韩愈在《读仪礼》一文中就曾感慨:“余尝苦仪礼难读,又其行于今者盖寡,沿袭不同,复之无由,考于今,诚无所用之。”衣冠更是如此。我曾和友人谈起“中国需要怎样的礼服”。我以为无论是主张汉服派,或是反对汉服派,都不宜执一律百。

考察中国基本服饰在近两千年的流变,我们看到汉代重视以冠帽区分等级;晋人不重冠而用巾帛包头,又喜欢宽大的袖子;唐代官员有了圆领的袍服;宋代冠服一大特色是官员的“展脚幞头”,好似在官员后脑勺上放了一具天平。明代冠服的色泽比宋代更鲜明,至今韩国和越南的各种祭祀仪式,用的仍是明服。至于明代士人间流行的,则是一种疏朗的青色道袍。清代服饰变动较大,纯用辽、金、元遗制,衣料注重节省,于是中国男子,无不“箭衣小袖,深鞋紧袜”,不再是明人的宽衣大袖。据记载,雍正、乾隆都有在深宫穿汉服玩COSPLAY的爱好。

徐州的汉服毕业仪式,只是局部和象征性地复了汉代的古,今人完全不必担心汉服运动会把大家变成汉墓穿越来的怪物。汉服精神无他,就是“人穿衣”,而非“衣穿人”。它注重舒适和礼仪,故为通体宽袍大袖,贴身自如。平展一袭汉服,你会发现,不管穿时多么风流有致,最终都会回归平面。西服就不同,平展一件西式礼服,会呈现许多三角形、弧形、曲尺形的搭凑。汉服与西服之别,正在此“二维”与“三维”之异,犹国画和油画之别。胡兰成谈中国的衣冠样式时,说“我们就是要根据一个无字与生命的造形原理,来再制定汉衣冠,当然不一定要恢复汉或明的式样……因为,中国的东西造形都有个原则,像规与矩,围棋与筷子的简单,而让使用者可以变化无穷”。

确实,中国的礼服,要义不在于限制自由,而在于展现自由,即人可以不加丝毫造作,而以一块简单的“包袱皮”来围住自己。只有这样基于自由、听人自便的汉服,才洒脱大方又可以百变配搭,如道袍、如和服,再流行几百年,相信也绝不会使人生厌。我一向认为,汉服的复兴本就不是提倡出来的,这是因为汉服最接近于浴袍和睡袍,它的底色就是身体的绝对放松—它是真正自由主义者的服装。


 

进击的汉服】专题文章

进击的汉服

和服日常化之道

彭国翔:重建中华文明价值系统是当务之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共探制造业数字化建设未来趋势,这份报告聚焦“需求侧”
港股IPO|挚达科技增收不增利,傍上比亚迪仍难解盈利困局
股价异动观察丨股价“抢跑”?天承科技业绩披露前夕股价爆拉12.58%
股价异动观察| AI算力大牛股一字跌停!高新发展资产重组变数陡生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