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保预计减免规模达6500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料加大

2020-02-21 19:09:50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陈泽秀

周德文最近每天都会收到十几个来自中小企业负责人的电话。作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他尽力通过各种渠道协助企业解决困难。“经济整体面临下行压力,今年中小企业的日子本来就很难过,疫情来了,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周德文说。

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国务院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之后,2月21日,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正式发布《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

“初步估计,这次阶段性的减免共可减少三项社保企业缴费5000亿元以上,比去年较大幅度降低社保费率综合方案的力度还要大,去年是4000多亿元。”2月20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除了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从2月份开始,阶段性减半征收单位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期限最长不超过5个月。初步测算,最大可为企业减负1500亿元。这意味着,今年2至6月,最多可为企业减免“四险”6500亿元。

2月21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阶段性的社保减免政策,对各地人社部门、税务部门提出了一大挑战,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完善就业信息化系统。

“各地在中小微企业、就业市场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程度不一样,如何分辨中小微企业?哪些企业减?哪些不减?如何判断企业是否在用工?避免有企业一边裁员,一边领取补贴的情况?”杨燕绥提出了疑问。

“社保史上的第一次”

“这次阶段性的减免社保缴费是应对疫情所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历史上的第一次。”游钧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比较了多种方案,综合分析,认为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效果更直接,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更强。

根据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除湖北外各省份,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湖北省从2月到6月可对各类参保企业实行免征。

尽管阶段性减免是社保史上的第一次,但多位社保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政策的出台在意料之中,而且是必要的。

2月初以来,各地陆续出台了延缓社保缴费的政策,但仍有不少中小企业表示”不解渴“,期盼直接减免社保费。受疫情影响,当前仍有不少企业不能开工或复工率低,但员工工资照付,导致企业社保负担较大。

桔子酒店创始人、魅KTV董事长吴海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账上有1200万左右,每个月固定成本551.5万(人工成本占比62%,为343.2万)。这意味着,在公司不营业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撑2个月。

“虽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支付压力较大,但疫情之下,中央经过谨慎研究,还是下决心减免中小企业5个月的社保,说明权衡利弊之后,当前应该以‘救企业’为主。”杨燕绥分析。

在减免“三险”的基础上,2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医疗保险也可以减半征收。陈金甫表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在6个月以上的,可以采取减半征收单位缴费。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在6个月以下的,可以采取缓缴。前提条件是确保待遇发放和基金的平衡。

在实施减免政策的同时,企业还可以享受社保缓缴、失业保险返还等政策。据游钧介绍,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以申请缓缴,缓缴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将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的力度、使用结构调整奖补资金支持相关的企业稳定就业,促进中小微企业稳岗就业。

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

受去年减税降费、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我国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今年超过5000亿的减免,是否会影响相关人员的社保待遇?下一步如何维持社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多部委的相关负责人均在发布会上表示,充分考虑了基金的运行情况,能够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以社保费中的“大头”——养老保险为例,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7830亿元,总支出34631亿元,当期结余3199亿元,累计结余50869亿元。余蔚平在新闻发布会上预计,阶段性的减费政策,预计养老金减收4714亿元。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假设今年养老金的总收入和总支出维持去年的水平,减免政策实施后,今年当期的收支缺口将在2000亿元以上,这意味着财政的转移支付将增大规模。

余蔚平也表示,下一步,将采取加大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力度、养老金中央调剂比例从2019年的3.5%提高到4%、加大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力度、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改革的力度等措施。

其中,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是指,各省市区分别拿出一部分资金形成资金池,全国调剂使用。调剂比例从2018年的3%起步,2019年提高至3.5%,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

“这项政策对有效平衡地区间的基金负担发挥了关键作用。2019年,通过基金的中央调剂,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省份受益是1500多亿元。”余蔚平表示。

此外,余蔚平表示,截至2019年底,中央层面已经完成四批81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的划转工作,划转的国有资本是1.3万亿元,地方层面划转的工作也正在积极的推进。

医保方面,截至2019年底,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13000多亿,可支付月数超过22个月。从统筹地区看,累计结存可支付月数在6个月以上的地区占到全国的86%。“换句话说,实现减半征收单位缴费,最长不超过5个月,有80%多的地区是可以做到的。”陈金甫说道。

在杨燕绥看来,下一步应该着重调整医保基金支出的结构,并与国家医疗体系改革相结合。“现在医保基金百分之六七十都给了三甲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还不到百分之十。这样做下去,基层的全科医生和社区医疗还是发展不起来。”

就业属地管理亟待实行 

三分政策,七分执行。

2019年我国实行了社保征收体制改革后,社保费由以往的人社部门征收,改为税务部门。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陆进在2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有18个省份和3个计划单列市的企业社保费、医保费是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及时调整信息系统的配置。要添加企业类型的标签,因为这些政策区分了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还要简便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电子税务局网上申报和特色APP掌上申报的相关功能。”王陆进表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按程序制发政策文件,明确操作办法,并指导省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此外,王陆进还表示,对于有的企业2月份已经缴纳了有关费款,将按照规定进行退抵。

周德文认为,以往的政策曾出现虎头蛇尾、鞭长莫及的情况,政策落实中大打折扣。“现在是非常时期,国务院一定要加强督导,把减免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让杨燕绥感到担忧的是,目前中国劳动合同和就业登记并未实现属地管理,人社部门不掌握动态的用工数据,亟待实行单位用工、个人就业(每周工作20小时)和停止就业的属地管理和登记制度,完善就业信息化系统,及时跟进企业的用工动态。

此外,她还认为,当前企业或单位按年度核定缴费基数,由单位代扣代缴的方式源自国有企业,较为僵化、粗放。“例如某大学的老师,每年2月和8月不上课的,没有课时费,只有基本工资,但这两个月,社保局按照全额工资扣社保费,导致这2个月老师拿到手的钱非常少,甚至不足一元钱”。

“目前,社保征缴方式更不适合灵活就业新业态,可能导致拒保断保问题。”杨燕绥建议实施更加精细化、信息化的管理,例如根据新兴业态企业、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的特点,调整参保方式,合理确定缴费费率,参保方式精确到个人、甚至每个工作日,而不是每个月根据固定的基数、费率征收,这样才能真正做实参保人数,扩大社保的覆盖面。同时,这种精确的参保方式,也具备自动调节功能,一旦发生类似于疫情等突发事件,也无需政府专门发文减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