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晒家底,过半法人单位集中在东部

2019-11-20 16:42:43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谢中秀

11月20日,国务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得到了优化和提升,但同时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

“201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78.9万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093.2万个,增长100.7%;产业活动单位2455.0万个,增加1151.5万个,增长88.3%。”国务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鲜祖德在发布会上介绍。

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相比,我国经济规模明显提高,其中法人单位数、产业活动单位数规模均得以大幅度扩张。但与此同时,产业区域性集中的趋势仍在延续——法人单位向东部集中,占比过半。“2018年末,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1280.2万个,占58.8%;中部地区492.9万个,占22.6%;西部地区405.8万个,占18.6%。”鲜祖德介绍。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已有的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这一态势均有显现。“这提醒我们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仍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法人单位数增长100.7%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也有明显优化和提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毛盛勇在11月20日举行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发布会上总结表示。

近五年,我国法人单位数扩张较快。

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8年末,全国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长37.3%。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较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长52.9%。以此观之,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法人单位数已达100.7%的增长幅度,明显步伐加快。

“最近这些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场环境更好,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为企业的创业创新营造了更好环境。最近五年来,不管是企业法人单位数、产业活动单位数还是个体经营户数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这是‘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毛胜勇对此解释道。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同时显示,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质量有所提高。

“其中,第三产业的企业数占比、从业人员占比、资产占比,比五年前都有大幅度提高。在经济质量方面,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增加值占比、企业数占比,都跟五年前有明显提高,包括新动能的成长,可圈可点的地方都非常多。”毛胜勇表示。

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为38323.6万人,其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21067.7万人,占比为55.0%。这五年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4726.2万人,增长28.9%。

新兴产业方面,2018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6621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7%;另外在高技术制造业方面,2018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33573个,比2013年末增长24.8%。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具有很强的跨界融合特征和正外部溢出性,通过跨界融合、重塑商业模式、促进新科技成果转化,在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能对相关产业起到带动和激活效应。其次,‘三新’经济还有增长空间不受到传统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限制,符合工业社会后期经济发展趋势的特征,以能推动传统产业‘生产性思维’向‘生产性思维’转型,助推重塑生产方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产业发展方向的作用。”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整体而言,“三新”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刘哲判断。

过半法人单位集中在东部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将为全面总结‘十三五’成就、规划‘十四五’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鲜祖德说道。

1574238906776902_6159252dd42a2834d837e98eec230fef14cebf3b.jpg

“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细致展示了我国法人单位现状,包括区域分布、内外资法人单位结构、内资企业中民企状况等,也对我国的从业人员分布情况、企业资产和盈利情况,以及新兴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展示,是我国最权威、最全面的经济数据调查,有利于更加准确分析我国经济形势,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叶青如此描述全国经济普查的价值道。

叶青指出:“就此次经济普查结果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不平衡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已有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发现,20年来,我国经济都呈现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半数以上集中于东部地区,且单位拥有量自东向西继续呈递减的态势。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291.0万个,占56.3%,中部地区占比为23.1%,西部地区则为20.6%;第二次经济全国普查中,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372.7万个,仍占比超过半数,为52.5%,中部地区占比20.0%,西部地区为19.2%,另外东北地区占8.3%;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中,东部地区占比55.4%,中部地区占19.7%,西部地区为占18.2%,东北地区占6.7%。

“西部地区发展速度不如东部,是有客观原因影响的。首先,东部已经完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产值、规模更大。西部则由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以传统为主,再加上产业和人才流失等问题,发展因此受缚。”叶青指出。

时代周报记者留意到,在促进中西部发展方面,近期已有诸多政策声音传出。

《经济参考报》11月18日报道指出,新一轮更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发展新政料将密集落地。新政将着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承接转移、优化利用外资等多个方面,拟重点开建一批高速铁路和公路重大项目,打造多个国际航空枢纽,提速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并加快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新政,动态调整产业指导目录,优先增设一批综合保税区。

同一天,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下一步,商务部一方面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已经出台的鼓励外商投向中西部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并指导中西部地区做好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根据外资产业布局调整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商务部将会同中西部地区的省份进一步研究,拿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外资投向中西部的力度。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