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盲盒还能盲多久?

2019-09-24 02:51:28
来源: 时代周报
与之前炒鞋一样,这次盲盒炒风突起背后“看不见的手”更值得关注。

陶短房 财经专栏作家

“源自日本”、2010年左右被泡泡玛特引入内地市场的盲盒玩法,实际上同样丝毫不新鲜,最初也并不怎么疯狂,但是近期“潮玩盲盒”却完全是另一种玩法:“谱系”混搭,工业版和限量版一起“打闷包”,“一口价”几十元的“盲盒”里可能藏着市价不过几元的大路货,也保不齐“开”出个据称能卖几千元一个的“隐藏款”。

绝大多数对“潮玩盲盒”趋之若鹜的买家,其实并不在乎“盲盒”里开出的究竟是一个公主还是一只恐龙,他们只关心这个花几十块买来的盒子,开出的东西是否可以盈利几十倍甚至更多的“宝物”。

与之前炒鞋一样,这次盲盒炒风突起背后“看不见的手”更值得关注。

卖家和“看不见的手”所兜售的,正是这种“万一中了呢”的赌徒式心理,只要“量走起来”,大小庄家都稳赚不赔。

如今是网络时代、“概念”时代,真真假假地渲染几轮“上市”“天使轮”,再渗透若干“暗桩”无数的“潮玩群”“潮玩圈”,拉一堆网红、大V和“成功学人士”,加上“高大上”的“经济学概念”,再炮制一些足以令人蠢血沸腾的“大头针换别墅”类“金手指故事”,如“某闲鱼用户一年靠拆魔盒赚了十万”,就足以带动一圈“热潮”。

说到底,“潮玩盲盒”里隐藏的并非价格不一的手办,而是人性弱点:参与者希望通过简单的手法挣快钱、挣大钱,对于那些自控能力弱的受众而言,他们一旦踏入,在“赢了想再赢,输了想翻本”的博彩式逻辑下,他们中的多数人将会被越套越牢。

更让人警惕的是,如果说境外合法的博彩业至少还有个“游戏规则”,还有身份明确的“庄家”和“规则制订者”“规则仲裁者”,“潮玩盲盒”却并没有这些,实际上都是在“潜规则”下运行。

近年来类似“莫名其妙的炒作”,背后总有“恶意资本”的贪婪面孔若隐若现,而被炒作的载体,通常都是那些原本市场价格不高、可大量复制、易于大资金进出,且耐久贮的东西。之所以如此选择,是为了方便“杠杆”的快速进入、变现和“甩锅”,比如“炒茶叶”,“恶意资本”必定会选择符合上述条件的普洱,而肯定不会是既贵又不耐贮存的龙井、碧螺春——想通这一点,还会认为“潮玩盲盒”是“无缘无故火起来”的吗?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类似的“资本操作”越来越注重“目标群细划分”:在“潮玩盲盒”风靡多时、不少玩家或癫狂或“破财”之际,广大“非目标”“非受众”却绝大多数连什么是“潮玩”都不知所云。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杠杆博傻”的圈钱、抽逃效率,也让这样一个即使破绽百出的“局”,不会过早地被监管层“锁定”。

中国和华人社会有自己的国情、民情,即便是规则明确的合法乐透、博彩,也仍然要在严格规范、监督下运行,并对参与者的年龄、身份作种种限制,那么,假“潮玩”“经济”之名,行“潜规则博彩”之实的“潮玩盲盒”,还要“盲”到几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