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自我救赎325天:无上线日期的顺风车 程维待破的困局

2019-07-23 17:24:58
来源: 时代周报

微信图片_20190723171531.jpg

时代周报记者:王州婷

7月18日,滴滴顺风车下线的325天后,程维和柳青,以及滴滴众多高管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媒体面前,肃穆而立、坦言相陈,首次公布顺风车整改情况。

两个星期前,柳青在同样的场地上进行了滴滴整改后的首场媒体公开会,如果说这是滴滴开始卸下身上的防护罩,尝试与外界沟通,那么此次无疑将是滴滴顺风车回归的关键信号。

2018年,两起顺风车安全事件让滴滴走到了悬崖边上,严苛的整治和合规性要求下,曾经风驰电掣的出行独角兽不得不按下暂停键,“All in 安全”,一年之后的发布会上,虽然滴滴顺风车负责人张瑞依然声称“顺风车仍然没有明确的上线时间”,不过从此前的诸多传言和风声,以及此次发布会上高管集体露面、公布产品方案等均可看出,滴滴顺风车已经“有备而来”。

7月23日,时代周报记者就顺风车何时上线、公司预计何时IPO等问题询问了滴滴方面,但未得到明确正面回应。

在外界看来,随着哈啰、高德、美团等在网约车领域发起新一轮的竞争攻势,以及对于出行入口虎视眈眈的阿里、腾讯和整车厂的“搅局”,这已经容不得停滞一年之久的滴滴继续放缓节奏,而无论是“储粮备战”,还是一再投入的安全升级成本,都让滴滴扫除障碍、推进IPO到了一个关键节点。

还未下线之前,滴滴顺风车一年200万的单量是滴滴盈利性最好的业务,倘若顺风车能顺利回归,滴滴是否就能走出“坎途”?

641.jpg

顺风车回归?

高管云集,肃穆而立,会场紧张而隆重的气氛显示,在顺风车这道坎上,程维和柳青显然很是慎重,并希望能够打个完美的“修复战”,“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

无心,滴跌落谷底是从2018年的两起顺风车安全时间开始,这一年里滴滴“现金奶牛”业务顺风车宣布无限期下线;一向意气风发的滴滴创始人程维在面对各方压力时落泪致歉;在“安全”和“合规性”的双重整治风暴下,滴滴开始被要求清退不符合平台准入机制的司机。由此,曾经一度或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出行平台,最终错失了机会,估值由此前的800亿美元,下降至560亿元美元。

事实上,这场由顺风车引发的危机已经成为关系到滴滴生存的一次大调整,这不仅扼住了滴滴的喉咙,更是滴滴从内至外的一次重新构建。在过去的一年里,滴滴成立了安全响应中心,招募的客服人员达到8万人,此前的公关部也更名为公众沟通部,甚至两个星期前柳青感言,“科技不足以解决全部的问题,这个行业其实最终是服务属性”。

以服务为先,这是滴滴对企业定位和对行业本质的重新思考,而在安全上,滴滴顺风车负责人张瑞在会场做的整改汇报,是一页密密麻麻的PPT。

一如滴滴早前已经公布的多项整改措施显示,滴滴顺风车的整改主要围绕人、场景和对象三大要素,“重建三重防护体系”,而在会场上张瑞披露的顺风车安全能力全景图上,包含了准入门槛、行前预防、行中保护、行后处置四大模式,包含上百个安全功能与策略。

他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顺风车团队主要思考三个问题:如何保证真正的顺路行程?如何保障真实的身份核验?如何保障全程的安心保障?而相应的措施则为:去掉附近的功能;仅能在常用地点之间接乘;永久下线用户隐私信息。

可见,在上线顺风车一事上,滴滴似乎万事俱备,但为何迟迟不上呢?对此,滴滴方面表示,目前,关于顺风车到底要不要上线,内部也存有争议,即要不要为一个只占5%-10%订单量的产品承担那么大风险。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透露,目前滴滴全平台为2000-3000万单,而顺风车订单只有100-200万。“有可能我们在做一款最难用的顺风车产品,还要为它每天担惊受怕,并且考虑到各种因素也不一定能把它做的到100%安全”。

不过,顺风车的盈利性或许让滴滴不得不需要这一业务。据界面此前报道,2017年滴滴顺风车GMV接近200亿元左右,收入为20亿元,净利接近9亿元,一度为滴滴贡献九成净利润。

对此,程维在此次发布会上表示,顺风车如果未来要上线,一定不会把规模和盈利当成主要的目标,“实际上张瑞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指标,滴滴在过去包括未来很长一个阶段里面,我们都不会把追求盈利当成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QQ截图20190722214852.jpg

转型阵痛

撇除盈利性考虑,在互联网丁道师看来,顺风车能否重新上线其实也承担着滴滴品牌修复、消费者信心修复的重任,“正在开始构建第四方出行平台的滴滴,已经由‘滴滴的滴滴’升级为了‘行业的滴滴’,滴滴有责任承担起更多的行业责任和社会担当,如果滴滴不做顺风车,那么就会客观的造就黑车猖獗,滴滴第四方平台和行业领导者的合法性就没有了”。

而更为重要的是,眼下的滴滴需要以顺风车为切口,去面对其转型的阵痛。实际上,在All in 安全300多天之后,全力以赴专注安全无疑依然是滴滴今年的关键词,而相比一年之前,无论是在安全技术保障,或是安全管控机制方面,滴滴都有了充足的准备。然而,正如柳青所承认的,安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冰点周刊》近期的一篇报道指出的,在去年9月,滴滴新成立安全响应中心时,抽检10个安全类投诉,几乎每例都有3-5个流程错误,10个月后的今天,虽然再也抽检不到流程问题了,但在每天近5000例的安全投诉中,滴滴需要面对比“客观题更难的主观题”,“疑罪从有”还是“疑罪从无”的标准被争论了很久,最终结论是“以投诉人的感受为准”。这意味着,在渴求修复公众对滴滴的信心上,要让外界满意并非那么容易。

一个不可被忽略的点是,在滴滴反思、转型安全和提升服务的一年,作为互联网四小巨头之一的光环逐渐暗淡,沮丧情绪的蔓延也开始在滴滴内部员工之间蔓延。

一位滴滴技术线的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两年前自己加入滴滴之时,对公司的前景很有信心,但历经两起安全事故事件后,如今自己身边的同事都表示不看好公司,与此同时,也疑惑公司未来能走向何处。

而坚定让他开始找寻下一家公司决心的因素是,“转型安全和服务,滴滴更像是一家注重运营和服务的公司,留给技术和产品施展拳脚的空间缩小。”据他透露,目前滴滴外出学习的对象是海底捞、麦当劳,而在年初的裁员之后,公司技术线上的一些较高层级的员工也有不少主动辞职。

6月14日,曾在PC时代依靠百度搜索、百度贴吧等产品封神的产品经理俞军,在当天就宣布离职滴滴。某社交平台认证为滴滴员工也透露,滴滴安全事件发生后,公司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

这显然是滴滴在自救和转型的中不得不面对的阵痛,而更大的阵痛正来源于平台的运力整顿:政策整治下,滴滴不得不作别曾经倚仗的“灰色运力”。

7月17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官方微信消息显示,继7月8日以来,滴滴和美团在上海9天拿到10张违规运营罚单,据悉此前的数据显示,滴滴上海41万注册司机中仅有1万司机为合规性司机。

而在7月2日的媒体公开日上,滴滴公布在过去的一年里,平台清退不符合准入机制的司机30.6万人,虽然这不及滴滴2100万注册司机的零头,但据滴滴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从小年到正月初六,全国平均打车成功率仅维持在60%左右。

一位在北京全职开滴滴快车的司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随着补贴减少和平台派单量向“三证齐全”的司机倾斜,自己是外地人无法拿到个人的网约车运营执照,目前的收入已经比不上以前上班的收入,他介绍,“曾经同一车队的8个同事,目前5个已经回到餐饮行业,而等到下个月车辆租期到期后,自己也会和同队的另一个老乡一起退车回去卖电子产品。”

在大搜车创始人姚军红看来,当不合规司机的清退工作持续推进,运力问题将扼住滴滴“喉咙”,尽管左手消费右手运力,但真正的护城河只能是运力,而这并不可控。

形势更为严峻的是,在滴滴收起锋芒的这一年中,互联网出行领域已经风起云涌。曾经尚存实力的易到等平台,彻底退出了网约车领域,相反的,除了一大批传统车企宣布杀入网约车领域以外,包括哈啰、高德、百度和美团点评等平台,开始以聚合模式旨在撬动滴滴的市场份额,成为围剿滴滴的生力军。由此,滴滴也不得不在成都上线聚合模式,形成防御之战。

微信图片_20190723171759.jpg

滴滴未来

摆在程维面前的是一盘需要全面挽回“颓势”的棋局,但现实或许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糟糕,不止一位互联网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滴滴在行业的竞争优势依然显著,后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追上,滴滴的一家独大的格局仍不会发生改变。

不过在内外交困下,滴滴要确保市场份额、突破时下的困境,仍然是不小的挑战,从近日一系列举措来看,滴滴调整节奏加快。

7月9日,滴滴宣布自7月11日起调整在北京市的计价规则,虽然在普通时段消费者打车相对便宜了,但在高峰时期滴滴将进行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涨价。在外界看来,随着滴滴平台抽佣的提高,滴滴涨价是必然趋势,“滴滴不可能一直亏损下去,而滴滴若想扭亏为盈,涨价是一条必经之路”。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份的员工大会上,程维就提出了“聚焦、过关、上岸”的战略,亦即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并且将“安全”和“盈利”视为2019年的重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行生态的布局上,“沉睡”了两年的的滴滴开始加速。今年年初,滴滴开始在App中上线“金融服务”频道,低调进军金融新业务,在围绕出行场景构建金融生态的同时,滴滴还发力车生态。据悉,滴滴小桔车服独立之后,又联合北汽新能源成立“京桔新能源”公司,试图在车的维度发力和突破。

此外,在6月26日,滴滴与广汽集团、腾讯等联手推出的移动出行平台“如祺出行”宣布上线,率先在广州试运营。两天后的消息称,日产汽车、东风集团正与滴滴进行谈判,计划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管理滴滴的共享出行车队,同时,滴滴将可能获得东风自主品牌汽车。

联手广汽、东风,这意味着,滴滴在2018年春天集合31位成员的“洪流联盟”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而彼时,程维表示,“滴滴希望成为未来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到2020年,滴滴平台上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00万辆”。

在一位互联网人士看来,“在滴滴这样一个生态里,网约车业务是一个长板,以车为核心的后市场服务是一大长板,金融也是一个大长板,每一个板块在规模效应牵引力下,板块间的协同效应才能出现,然后,再各自打出一个面来,‘新’滴滴自我保驾护航的势能才能形成”。

然而,在诸多因素下,滴滴此时的执棋路线或许早已有了偏差,在现实面前,滴滴也不得不做出妥协。近日消息,在关系到网约车行业最终解决方案的自动驾驶业务上,滴滴正谋求进行剥离,以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承担这一烧钱的业务。艾媒咨询CEO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虽然滴滴希望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王者,但在目前的境况下,剥离这一业务或是明智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滴滴转移国内压力、同时也是滴滴决胜未来的国际业务,滴滴在过去一年正逐渐打开局面。仅在过去的6月21日,滴滴日本宣布在北海道地区上线出租车召车服务,根据日经新闻,滴滴计划2019年度内将服务区域扩大至13个地区。6月5日,滴滴宣布正式进入智利和哥伦比亚。滴滴内部技术部门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能够明显感到公司来自海外打车订单有明显的上升。

微信图片_20190723171608.jpg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