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的生意经:财富增加 困惑不减

2019-04-09 04:08:43
来源: 时代周报
1990年,22岁的吴晓波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进入新华社杭州分社工业组,开启了长达13年的财经记者生涯。

时代周报记者 陈泽秀 发自北京

吴晓波又一次引发外界关注,但他选择静默。

3月31日,全通教育发布15亿元收购巴九灵96%股权的交易预案。不到1个小时,深交所火速发布问询函:是否为吴晓波个人IP证券化?是否为“忽悠式”重组?4月8日,全通教育回复深交所称,收购属于延伸产业链布局,否认了炒作股价、“吴晓波个人IP证券化”等说法。

从财经记者到畅销书作家,从民营出版公司创始人到自媒体时代的内容创业者,吴晓波始终与商业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自己将之形容为:以旁观者的姿态介入,以独立、建设性的精神看待商业以及参与商业。

此次,吴晓波将自己一手创办的新媒体运营公司卖给了A股上市公司。有声音认为,吴晓波这是借道上市—虽然曾写过一篇10万+的《吴晓波: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但他终于未能抵抗资本的诱惑。对此,与吴晓波有过不少工作接触的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认为,炒股和登入资本市场是两个概念,没有任何可比性:“这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选择,和炒股没有关系。恰恰相反,吴晓波依然是那个不炒股、专注自身的人。”

从文人到商人

1990年,22岁的吴晓波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进入新华社杭州分社工业组,开启了长达13年的财经记者生涯。

工作没几年,吴晓波买了一台电脑,成为单位的大新闻。“两个前辈说,单位什么都发给你,干吗还要用电脑?后来他们知道,有了电脑,写得更快,赚的钱就多。”吴晓波在2014年的一次演讲中回忆道。

热衷于研究企业和经济的吴晓波拥有一副与生俱来的商业头脑。1998年,千岛湖有一批岛屿对外出售50年租赁权,吴晓波买下了其中一个面积达140多亩的小岛。他在岛上种杨梅酿酒,并推出杨梅酒品牌“吴酒”。1999年,吴晓波又开始买房,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保持着“一年买一套房”的节奏。吴晓波开玩笑说,自己“买房跟买菜一样,以前怎么买都是对的”。

在新华社做记者之余,吴晓波还替《杭州日报》等媒体撰写专栏,1996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都市背影》。正是从那一年起,吴晓波给自己定下了每年写一本书的计划。刚开始的几本销量都不佳,直到2001年出版第五本书《大败局》,“财经作家”吴晓波才慢慢被公众熟知。

2004年,吴晓波成立民营出版公司蓝狮子。果祯文化CEO王千马曾在2012年加萌蓝狮子,他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忆称,做吴晓波的下属“有点压力”,“晓波老师要求高,他会逼着你把事情做好。或许有的人会说他吹毛求疵,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职业素养”。

吴晓波曾在一次专访中坦言:“蓝狮子的人都很怕我,不敢开会。我一开会就变成一个咆哮君。主要我是处女座,对所有人的工作我都不放心。”

作为2018年1月吴晓波年终秀的议题设计者,吴声见识过吴晓波的认真程度。“吴晓波对于事情严格、认真的程度,是我见到的创始人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但另外一方面,吴晓波对人很宽容,有很好的同理心,这是非常难得的。” 吴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不可能一点错误都没有”

一路走来,吴晓波的职业生涯并非顺风顺水。

2010年,42岁的吴晓波卷入一场官司,他撰写的《吴敬琏传》被吴敬琏前助手柳红起诉抄袭,最终以法院驳回柳红全部诉讼请求告终。

“那一年,我处在比较自我膨胀的时候。《激荡三十年》卖了100多万册,《跌荡一百年》刚刚出,社会给了我很多很多荣誉。这场官司后,你发现你是有弱点的,不可能一点错误都没有。”吴晓波表示。

4年后,吴晓波怀揣这份自我认知,走上了自媒体创业之路。

2014年5月4日,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开通。同年7月,吴晓波注册新媒体运营公司“巴九灵”,取自“890”谐音,代表受众是80后、90后一代。借助吴晓波个人在财经商业领域的影响力,巴九灵成立初期就吸引了大量用户,此后陆续推出了面向新中产、企业中高层人群的培训服务和财经知识付费产品。

2016年3月27日,“吴晓波频道”推出知识付费产品“思想食堂”:一堂课的“饭票”卖4800元,一季通票为2万元—当天只卖出两张“饭票”。

沮丧的吴晓波在《只有两个人的食堂》一文中写道,“那天成为我投身自媒体以来最阴郁的一天”,“好像被人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同年6月,“吴晓波频道”发布《我的创业弯路你别走》一文。在文章中,吴晓波总结了自己经历过的失败:垮过4个大项目,犯了3个典型错误,亏了投资人1亿多。

处女座不容许失败,如果失败了,则要牢记教训。

“内容创业这三年,我比以前十几年都要辛苦。”吴晓波在2017年7月的公开演讲中表示,自己做“吴晓波频道”最大的体会是:怎么由一个写作者变为产品经理,怎么由一个注重文本的人变为注重技术的人。“一家文化公司如果不是用技术来驱动,它便无法跑得远。这是我踩过的大坑。”

直面身份质疑

如今,吴晓波已牢牢确立了“中国知名财经作家”的身份,出版了多本财经类的畅销书籍如《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等。

同时,吴晓波的生意版图风生水起。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吴晓波名下共关联15家企业。其中,蓝狮子于2015年登陆新三板,目前吴晓波持股28.51%,是第二大股东。

写书、写专栏、蓝狮子、巴九灵等都给吴晓波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早在2009年,吴晓波就以75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登上当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名。根据4月8日全通教育回复深交所的公告,目前巴九灵股权的预估值为16亿元,2018年净利润为7537.03万元。

王千马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吴晓波对商业有敏锐的认知,很会踩节奏,“他做记者、写书、进入自媒体,每一步的时间都掐得如此精准,就像脑海里早早地设了闹钟”。

商业成功同时让吴晓波“收获”质疑,“吴晓波过度商业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位充满正义感的知识青年。”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看法。2016年10月,一篇名为《吴晓波大转身:中国多了一位三流商人,少了一位一流商业作家》的文章广泛传播。两个月后,吴晓波在《吴晓波:你是一个文人,还是商人?》一文中直面回应称,将用作品和时间证明自己仍然是一个优秀的、独立的写作者。“希望有若干本(书)在几十年后还能重印,还会被偶尔提及。这是我一生唯一的自我期许。”不过2018年11月份接受采访时,吴晓波仍然表示,对身份认知问题仍有困惑,“没法回答”。 

王千马认为,文人不一定要饿死,吴晓波拓宽了文人的边界:“如果写字能够卖钱,说明文化是很受尊重的。现在晓波老师只是个案,而非共性。”

吴晓波与企业打交道的理念至今让王千马印象深刻。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蓝狮子做企业调研时,吴晓波明确提出,要跟企业保持一步之遥:既要保持亲密关系,但也不能太亲密,如果陷进去,最后连自己的客观评价都没有。“这也是他写作的一个理念。”王千马说道。

事实上,吴晓波明显更偏爱财经作家的身份。在不同年份的采访中,吴晓波都否认自己是个企业家:“这个(企业家)工作对我来讲不会带来太大的乐趣,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感。给我带来最大快乐的,是写作。”

吴声认为,未来,跨界和复合型人才将成为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吴晓波同时拥有财经作家和企业家的双重身份并不矛盾。但这同时意味着突破秩序。“晓波老师对自我状态一次次的颠覆和否定,始终让我非常佩服。”

6.jpg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