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全国创新极的广州路径

2018-12-04 04:18:35
来源: 时代周报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位于科创走廊起点的广州,应当发挥现有的科创基础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大脑”。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广州

11月19日,广州中以国际生命科学平行孵化中心(以下简称“平行孵化中心”)签约仪式在以色列海法市举行。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首个国际平行孵化中心同步在中国官洲生命科学中心(生物岛)和以色列“海法科技园Mindup孵化中心”启动运营。

这是今年6月,被誉为生物医药领域“达沃斯”的官洲生命科学圆桌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圆满收官后,生物岛迎来的首个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

同时,这是广州迈向国家科技“创新极”的关键一步。

就在今年8月13日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上,广州宣布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目标:到2020年末,在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基础上初步建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形成开放、宽松、自由的创新生态;科技创新重要指标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翻一番;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时,成为重要“创新极”。

“广州拥有众多优质高校,能够在科教科研、前沿技术研究以及人才设备上为广深科创走廊作出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位于科创走廊起点的广州,应当发挥现有的科创基础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大脑”。

科研创新支撑创新大脑

自中山大学驱车一路向东,一直延伸到琶洲会展中心。这条不足8公里的道路上就聚集了包括电子七所、海洋研究所等25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而在分布最密集的新港西路上,不到2.5公里的距离就聚集了12家科研院所。

这些科研院所与高校,将成为未来广深科创走廊创新的源泉与关键节点。

据统计,广州聚集了广东省近70%的普通高校、科技人才,97%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8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05.73万人,科研机构152家,在穗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两院院士79人。

依托各类创新节点,位于广州大学城南面的创新城南岸区吸引了思科(广州)智慧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落户,未来还将有美国罗格斯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等10余所高端国际学院入驻。同时,包括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广州智能软件产业研究院、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等新兴产业的高端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在南沙聚集。

作为“创新大脑”,广州辐射的区域不只是广深科创走廊和粤港澳大湾区,而是能够跨越空间障碍的广阔天地。

 “‘天河二号’已成为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利用率最高的超级计算系统之一。”中山大学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介绍,这台曾六次蝉联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用户总数已经突破2500家,已部署了700多个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是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的超级计算系统之一。

“科研院所一直在为珠三角的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院长秦汉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的、格力的技术负责人都曾背着包来到中国电器科学院拜师学艺。如今,许多扎根于珠三角的传统和新生代家电企业,仍然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关系。

“谈到创新支撑发展,总离不开提到‘产学研’。在‘学’和‘研’上,广州拥有的高效和科研院所资源十分优秀。”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要真正发挥广州“创新大脑”的作用,关键还是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过程。

产业驱动创新

“广州在科技成果技术化或产业化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广州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教授马玉宏此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广州市区域内仅高校就有82家,但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仍存在不足。

马玉宏的观点也反映在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当中:2017年,广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000亿元,同比增长9.5%;而深圳同期数据为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与此同时,反映高新技术力量释放情况的创新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率,去年深圳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6%,东莞比重达到39%,全省同期平均水平为28.8%,而广州仅为12.2%,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广州过去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结构明显,这导致资源过多地投入到资本密集型产业中,使得创新投入受到挤出效应的影响。”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所研究员万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今商贸产业对科研投入要求不高,加上新兴产业的科研成果转化较慢,也是影响研发投入强度的原因。

“创新经济主要还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市场化行为。”亚太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江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广州走产业创新的路子,用产业带动源头创新,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今年8月公布的《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下称《行动方案》)中,广州将会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互联网等产业,建设10个价值创新园区。

根据《行动方案》,园区将集聚一批前沿技术、高端人才等资源要素,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工程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

这也是近两年,广州在密集引进一系列大项目后,又一加快完善IAB(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链配套的重要举措。今年3月底,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22年,广州IAB产业总规模要超1万亿元。

“在IAB产业上,广州已经逐步建立起的产业集聚优势,这将为产业创新提供良好土壤。”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要发展起战略性新兴产业,最佳途径是将引进和自我发展结合:对内深化改革,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外提高开放水平,把握大湾区建设机遇。“将对内和对外两种资源有效地结合,广州才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创新极’。”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