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华:南翔智地十年蝶变

2018-11-23 14:44:41
来源: 时代在线

文  宁鹏

与田园牧歌相比,工厂曾代表着工业文明之美,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部分老厂房似乎正在走向破败。然而,伴随着新鲜创意的注入,一些旧厂房重新焕发了生机。

从老厂房到时尚的双创汇聚之地,南翔智地十年内已经实现了自身的蝶变。

“产城融合”实验

南翔智地总经理郭耀华告诉记者,与普通的工业园区相比,南翔智地具备三大特点:范围大,有规模;聚焦创业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有围墙的园区,而是融合了产城融合的概念。

位于嘉定南翔镇的“南翔智地”全称为“上海南翔智地企业总部园”,是将原上海机床电器厂、上海东风制药厂、上海申兴制药厂和上海永红煤矿机械厂等老厂房重新改建而成,总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1663.5亩),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鉴于改建时保留原有老厂房的外立面风格,同时增加了空间感和设计感,使得园区内的建筑群样式各异,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郭耀华介绍,南翔智地的发展经历过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划分出一个行政意义上的南翔智地,有了企业总部园的概念。事实上,这个1.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本身就有居民,需要打造周边居民所需要依托的一些功能。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2009年,南翔智地作为首批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承载的职能是让工业性的传统企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不仅如此,还需要让原有的城镇向真正的城市转型。实际上,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 因此,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

第二个阶段是当时已经聚集了几百家企业,正好时下也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将已有的几百家企业进行了梳理,找到了两个主题,即文化创意和科技。之前的企业入驻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从第二个阶段开始针对性地对接一些资源。

到了第三个阶段,A区、B区、C区都已有较大规模了,集聚了1600多家企业,大部分落地在园区,也有少量注册型的企业,就到达了一个社区的概念。

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南翔智地亦揽入了诸多荣誉:本市首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上海市品牌建设优秀园区、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上海市企业总部基地、上海市民营经济总部集聚区、嘉定区现代服务业示范企业、嘉定区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扶持项目,其在上海旧厂区改造中的重要性示范性由此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事实上,从区位的角度来看,南翔智地也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上海嘉定新城南翔板块,紧靠南翔中心城区,延沪宜公路南翔段,位于上海西北交通枢纽,交通出行便捷,距市中心人民广场18公里、虹桥国际机场10公里,到浦东国际机场62公里。南翔智地企业总部园坐落于千年古镇南翔,离虹桥交通枢纽中心仅5分钟车程。

P20-25-1.png

有血有肉的双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南翔智地拥有颇为可观的1.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但并不准备继续做粗放式经营,而是在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在智能制造服务业这一块,原来有智能硬件产业基地,聚焦到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

据郭耀华介绍,因为代表政府,南翔智地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并不是捡进篮子里都是菜,需要符合特定的产业。”郭耀华告诉记者,南翔智地追求的是“有血有肉有灵魂”,不仅要将空间开发出来,将好的产业能够落下来,还要考虑商业运营方面的投入和产出。除此以外,还要与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匹配,同时还要有符合城市居民所需要的配套。譬如翔立方就是这样一种探索。

对于大部分改造旧工厂来说,准确把握项目所面向客群的需求才最为关键。在此前提下,有效地执行项目,只有综合了经济效用、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多方益处所凝聚的高附加值产品才是更具生命力的。

“有血有肉有灵魂”意味着要追求比较完美的社会责任。产业的选择也符合地方政府对于地区的产业研判,与仅仅赚点租金再弄一点税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据了解,园区在起步的时候就有产城融合的雏形。发展的过程中,追求跟地区老百姓的互补互动,而不是圈了块地,逐渐把居民都清除出去。以翔立方为例,有电影院、体育设施、文化设施、餐饮设施,不仅仅可以作为园区的配套,周边的居民也能获得便利。虽然它的商业配套在南翔不是最高等级,至少对地区的配套有很好的补充。

精准医学产业在园区的发展,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要与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相结合。郭耀华介绍,南翔的医疗资源不算丰富,未来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都可以跟地区的需求相结合。

除了“一个园区一支基金”外,还要有精准医学的医院以及研究院。其中医院是面向社会开放,首先得服务近水楼台的附近居民。

实际上,在“双创”被提出来之前一年,南翔提出来要建设上海西部的创客中心。创业中心的想法是利用空间,吸引一些年轻人过来,让新技术新创意在园区落地。在郭耀华看来,创新是最核心的,一定要注重发展模式的转变,专注技术的突破或者更新。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能带动创业。

P20-25-2.png

营商环境是灵魂

“我们的灵魂就是营商环境。”郭耀华告诉记者,经济的增速放缓,外部的环境也不是特别好,市场上的资金很紧张。营商环境的改善,以及产业园区生态环境的改变,能够让更多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也能对社会以及地方的产业集聚做出贡献。从园区的角度,只能以创新为引领,然后推动创业的这块工作。

“纯粹赚租金的产业园区在客观上也服务着社会。但南翔智地作为地方政府主导的代行产业园,希望将营商环境做得更好,做到创业者的心坎上。”郭耀华指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一定是它的营商环境比较好。

在他看来,如今城市之间爆发的“抢人大战”,彰显了吸引年轻人工作置业已经成为共识。只要能抓住一些年轻人的城市,相对而言活力会更强,反之吸引不了年轻人的城市会吃亏。实际上,深圳、杭州等年轻人聚集的城市,创业的氛围都很火热。再加上两地有很多民营企业,需要转型和发展,就会拿钱投资,营造一个比较好的资本环境。

在精准医疗领域,实际上南翔首创了政产学研模式。政府、产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缺一不可,形成合力才能推动产业的发展。 

“我觉得其实很多优秀的科技公司都集中在硅谷,恰好说明了营商环境的重要。优秀企业集中的区域,它的资本市场与政策环境,以及人才集聚的环境,一定是好的。”郭耀华指出,受整个经济增速慢下来的影响,人们会停下脚步,原地踏步来观望。等到观望之后再做出反应,如果有钱的话,还是要找到投资的方向。

企业的经营者在此阶段会面临诸多挑战。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也需要做好长期打算,每年拿出多少钱,将技术研发做好,超越或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国际化的视野很重要,有些企业原来在国内做得好,但因为没有国际视野,一开放很快败下阵。

当中国已经变成制造业大国,在总量上领跑的时候,传统制造业如何进行现代化改造,做到或者接近世界领先水平。据了解,园区内有很多小型的技术服务公司,他们也有一些困惑。俗话说,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但一些制造企业缺乏技术升级的意识,有钱的时候想着天天不能停产,等到订单少了想要改造,却没钱了。

“虽然企业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营商环境的打造,实际上政府是主体,需要从政府体系去推动,包括方方面面的审批体制的改变。”郭耀华告诉记者,并不是每一棵小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是政府的努力能够让它在起步阶段容易很多,能够迅速跨越到下一阶段。对于创新创业,各地的地方政府都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的改变。

郭耀华理解的“有血有肉有灵魂”,还表现为如何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棘手的东西。在他看来,中小企业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如果银行的目标是减少坏账并赚取利息,那么不给中小企业信贷也是对的。不过,要改善营商环境,需要创投和社会化资本的参与。

“以前好的创业企业,原本后面有10家创投机构等着给钱,如今回头一看,后面的10个已经有8个趴在那儿了,剩下的两个手上还有钱,但也是哆哆嗦嗦的,要提很多条件。”郭耀华认为,其实可以各让一步,园区和银行都可以帮忙做一点担保,譬如银行承担30%,园区承担30%,企业自身承担40%,中小企业面临的金融环境就会更好。

社会要发展,步伐也要稳定。以前都盯着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实际上,东南亚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我们的国家,也不是特别的焦虑。

P20-25-3.png

聚焦医疗产业

“南翔当地的传统企业,只要愿意将空间拿出来,也符合政策以及产业的发展,我们都愿意联合开发。”郭耀华介绍,未来南翔智地将走出原有的1.1平方公里的范围,找寻往外辐射的解决方案。可以跟传统的制造企业,一起合作来拓展出新的空间,也是作为未来产业集聚的储备空间。南翔智地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与复旦大学共同去推动的精准医学产业园。

与园区相比,社区的外延更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没有太多的局限。在园区的开发建设上,南翔智地特别注重跟周边居民的融合。

“需要做好前期的投入,未来才能有所产出。南翔的严书记开会的时候说,我们产业的布局有时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你总得去插柳,柳树才能长出来。”郭耀华介绍,对于产业的选择,南翔智地颇为谨慎。做了很多思考,也梳理了一些客观上能够集聚的资源。他曾经扪心自问:按照国际化的视野,到底什么产业能够在中国发展迅速,并且与区域的资源相配呢?

事实上,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理解,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有动态调整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求也不一样,就像吃螃蟹,当年遍地螃蟹的时候也就三五块钱一斤,随便买一堆就可以咔咔咔,一顿吃上五六个,当年不可能吃得很干净,现在螃蟹贵了就要求精细化地吃,连爪子里的肉也不放过。”郭耀华认为,中国经济以前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行为也相对粗放,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就需要精细化发展。

最后,南翔智地选择了精准医学。嘉定区本身规划了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其中有一块指向生物医药。据介绍,对于精准医学的布局,南翔智地也是分析了跟地方的资源能够匹配,然后再去推动。

东方财富证券研报指出,从全球市场来看,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600亿美元,并仍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精准医疗将带动体外诊断(IVD)市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诊疗一体化”趋势下相关药物研发和治疗手段更新共同推动,基因测序、液体活检、免疫治疗等领域的发展都值得期待。

“根据我们的判断,精准医学在三五年内会有较大的发展。基础技术已经有了突破了,主要在应用领域,如何跟目前的医疗体系相结合。”郭耀华告诉记者,产业定位需要有市场的眼光,还需要财力和实力,拥有空间的资源,同时还有市场化的主体去推动。精准医学选择跟复旦大学合作,复旦大学不仅在上海有13家医院,在全球各地还拥有大量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校友资源。地方政府在财力、空间以及产业定位于政策方面,为产业园量身定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