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关税之后 抗癌药降价难题

2018-07-17 03:37:15
来源: 时代周报
医改专家廖新波认为:“要形成市场竞争,可以加快对已经过了专利期药物的仿制,市场无力时行政就要干预了。”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柳瑶 发自北京

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大热让抗癌药短缺、价格昂贵的问题被聚焦讨论。

7月8日,从国家医保局传来消息,随着抗癌药新规逐步落地,各有关部门正积极落实抗癌药降税的后续措施,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

自今年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如今新规落地两个月,降价“红利”却迟到。“关税本身不多,降价体现不明显,相比而言后来跟进的17%增值税减免可能对药品价格下降能更为明显些。总的来说还是现在的进口药价偏高。” 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以前由国外药企定的药价我们是很吃亏的,中国是个大市场,现在通过国家谈判以量换价老百姓才能得到实惠。”

国家医保局表示,对于目录内的抗癌药,下一步将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在充分考虑降税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下降。对于医保目录外的抗癌药,国家医保局将开展准入谈判,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目录范围,有效平衡患者临床需求、企业合理利润和基金承受能力。

医改专家廖新波认为:“要形成市场竞争,可以加快对已经过了专利期药物的仿制,市场无力时行政就要干预了。”

迟到的降价“红利”

从2016开始,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分别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和国家医保目录谈判。首批入医保目录的15种抗癌药于今年5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价目标准。

按新规规定抗癌药将免关税并根据具体药品减收2%-5%不等的增值税。依此,“赫赛汀”(440毫克),进入医保目录后其价格从原来的每瓶2.2万元降到每瓶7600元左右,贝伐珠单抗(100毫克)从原来的5000元左右降到2000元左右,能给患者减轻不少经济负担。

但两个月过去了,终端药价并没有降下来,患者没有享受到降价“红利”。李玲解释道:“市场传导本身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的药品依然是政策出台前进的,不受政策影响,所以患者短期内享受不到新的价格。”

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相关税种的取消最多也就让药价下降8个点左右。降价幅度不大,但不能说这没意义,像肺癌使用的药月平均费用达到2万元左右,下降8%也是1500元左右。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还有药品供应和药占比会影响患者享受到降价“红利”。

“零关税虽然好,但可能也会没药可用了。”中部某省会城市的一位医生对一款入医保的抗癌药吐槽:“有一点消息都盯着屏幕不停刷新,前一秒钟还有十支,抢到一支药,再换另一个病人抢就发现没了。”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该医生所描述的这款靶向药,市场暂时还没有同类替代品,该药从今年3月开始确实在我国多地出现了缺货的问题。而生产商正在通过转换生产工厂,在全球范围内贯彻“中国市场优先”等措施弥补货源。6月中旬该厂商对外表示,断货的问题可能在未来一到两个月会得到有效缓解。

除此之外,药占比也让医生左右为难。该医生表示:“看着冰箱里几十盒药,想想我的药占比,就头大。用吧,药占比超了规定的一倍了。不用吧,可病人确实需要啊。”

所谓的药占比,就是病人看病的过程中,买药的花费占总花费的比例。2009年“新医改”时,已成为对医院常规统计与检测指标。这项指标想改善我国以药养医的局面,但是有时面对高昂的药价也带来了上面这种让医生头疼的问题。医疗界这么形容此类进口新药,“没进医保,用不起,进了医保,用不上”。

不过,药品降价“红利”虽然迟到,但最近半个多月,北京、湖北、甘肃、深圳、江苏地区一些进口药的药价已经在下调中。

双重举措加速降价

7月8日国家医保局的消息指出,将对医保目录内外的药品都采取相应举措加速降价。其中对目录内的抗癌药,将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在充分考虑降税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下降。廖新波认为,可以加快对已经过了专利期药物的仿制来营造市场竞争,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行政干预辅助。

李玲则认为,国外药企处于垄断地位,国内药企与之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以现在的情况靠市场竞争不过国外药企。“其实我们这些年不就是靠竞争吗,但反而让垄断力量越来越来大。” 李玲表示,我国正在开展省级招标采购,即以省为单位开展抗癌药集中采购,以量换价,让价格降下来。

而对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有关部门将开展准入谈判,由医保经办机构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目录范围。据《人民日报》报道,7月11日国家医保局已委托相关部门与部分企业展开沟通会,包括10家外企和8家国内企业。

对入保的15款药,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表示:“现在医保选的几个品种针对的疾病,肺癌、慢性乙肝都是目前国内比较高发而且用药负担比较重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希望能够从公众感受最明显的品种和疾病上减轻他们的负担。”

针对本次药品多集中在抗癌药方面,李玲表示:“可能与癌症患者负担相对最重有关系,所以优先进入医保。” 

据总部位于伦敦的艾意凯咨询公司介绍,中国是销售额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去年价值1230亿美元。中国是癌症治疗药物的关键增长市场,每年有逾400万新病例被确诊。

三方利益的平衡

7月8日医保局消息指出,没进入医保的抗癌药将会通过准入谈判,由医保经办机构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目录范围,有效平衡患者临床需求、企业合理利润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7月10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承认境外临床数据,这将大大缩短境外新药在华上市的周期。

对于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李玲坦言:“这确实比较难。目前我们的举措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但是从长远看,不利于医保的可持续性发展。长远看还是要靠国产药特别是国产仿制药,低价才是可持续的。” 

朱恒鹏同样认为:“三者的利益诉求都是合理的,但又很难全部满足。”并建议对此实行差异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即一方面通过社会医保和精准的医疗救助保证所有人病有所医,如《我不是药神》中那些贫困患者群体应该通过“医疗救助+社会医保”兜住;一方面,用商业保险满足中高收入阶层的高端医疗需求,充分释放中高收入阶层的医疗需求,支撑医药技术创新。

多位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都提到在入保的药品中,大部分都临近专利期,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我国可以对这些药品进行仿制。“我国仿制药市场之所以发展一般,与我国对于药物专利保护的制度非常严格,没有放开仿制药市场有关。”廖新波指出。

尽管生产仿制药不是件难事儿,但是李玲认为:“仿制药方面我们国内确实做得不太好。老百姓觉得贵也宁愿选择进口的,谁也不会轻易拿自己的命来尝试。”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患者家属对时代周报记者强调:“药效一样的情况下,出于经济原因我们会选择仿制药。”该家属表示,仿制药比进口药低30%-50%才是可以承受的。

“一致性评价可以解决人们对仿制药药效的担心。”廖新波表示。该评价是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要求仿制药需在质量与药效上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

我国从2012年提出一致性评价,2015年8月正式开始开展相关工作,到去年年底已经有17个品种通过了评价。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股价涨幅第一!中信银行年内涨近50%,超10家上市银行获大手笔增持
机器人、机器狗、重卡?李彦宏携AI神器及5000万大奖亮相开发者大会
港股IPO|挚达科技增收不增利,傍上比亚迪仍难解盈利困局
股价异动观察丨股价“抢跑”?天承科技业绩披露前夕股价爆拉12.58%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