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调降估值彰显市场理性

2018-06-26 02:37:15
来源: 时代周报
考虑到小米估值调降前后的缩水幅度高达近40%,仅仅将其解释为由于估值标准不同造成的误差,远远不够。

杨国英

6月21日,小米在香港举行 IPO 路演,6月25–28日开始新股发售,6月29日定价,7月9日正式登陆港股市场……小米赴港IPO进入倒计时。

不同寻常的是,聆讯后的小米招股书显示,通过港股市场询价后,小米估值较预期做出了下调—小米招股价格区间为每股17–22港元,计划发行21.79亿股,小米总市值约为539亿–697亿美金。此前,香港投行机构预测的小米估值高达700亿–850亿美元,IPO之后市值或将超千亿美元大关。

业绩的增长在短时间内难以匹配高估值,对一家企业来说,将是不能承受之重。芒格说过,用公道的价格去买伟大的公司,而非用贵的价格去买。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说过,要用公道而非贵的价格去买伟大的公司。

在小米估值被热议并最终被调降的背后,被讨论最多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同一个:小米到底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对小米公司不同的定性,意味着反差巨大的估值标准。

考虑到小米估值调降前后的缩水幅度高达近40%,仅仅将其解释为由于估值标准不同造成的误差,远远不够。其实,让小米估值大起大落的,除了难以取得市场共识的估值标准外,同样重要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还有小米的财务状况—在GAAP和Non-GAAP两个标准之下,小米财务报表的表现不尽相同。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业内,小米是一家把股权激励做到极致的公司。据此前小米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字,截至2018年3月31日,5500名(占员工总数的37.89%)小米员工均持有小米公司股份,这个比例在行业内属于超高水平。小米IPO之前,雷军则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董事们授予15亿美元的股权激励,也从侧面说明,小米内部的股权激励机制和文化极为发达。

发达的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的财务表现造成的影响显而易见。至少相对而言,股权激励投入与员工薪酬支出一定是此消彼长的,因此,小米公司在薪酬成本上,相对同行可能并没有优势,但加上股权激励,情况就不同了。然而,从会计准则上讲,股权激励支出、投资和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等,只有在GAAP标准下,才会被视为成本支出,而如果采用Non-GAAP(非美财务准则)标准,上述又不计入成本支出,财务当然好看,完全采用这一财务标准,估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事实上,小米公司不仅股权激励发达,且当前仍处于加大投入、构建产业生态的阶段,所有这些投入是不是计入成本,可能才是小米估值出现巨大分歧的重要原因。而如果不计入成本,那么,检验一个较高的估值水平,就只能靠小米未来的业绩表现。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小米过去几年多采用优先股融资这种略显被动的融资模式,意味着小米上市之后仍存不确定性风险,必须看到,优先股实际上兼有债权和股权属性,到底应视为债权还是股权,要视小米未来的业绩表现而定:超出于“优先股”的锁定预期,则可视之为股,低于预期,则可视之为债。

考虑到2017年小米的互联网服务营收仅占总收入的8.6%,因此,对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的争议,在最终的估值层面,一定是有所折中的。与此同时,小米在不同财务准则之下可能存在差异明显的财务表现,同样也是估值调降的重要逻辑。这种调降尽管有违于市场上流行的市值管理等观念,但却更有利于市场理性彰显,也有助于雷军行稳致远。

(作者系财经专栏作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东北证券去年自营业务收入大增超2倍,沪深交易所首发保荐项目连续两年挂零
三六零2023年报: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65.84%,近两年复合增速达136.26%
文创冰淇淋圈粉年轻人,伊利“须尽欢”联名长隆一口气推8款新品
进击的“股神”!国轩高科去年炒赛力斯赚1.43亿,今年一季度扣非利润仅1060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