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出击蓝天保卫战 1.8万人次督查三大主战场

2018-06-19 05:08:17
来源: 时代周报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全国多数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情况下,汾渭平原的一些城市空气质量不升反降,出现了反弹的情况。

时代周报记者 陈泽秀 发自广州

6月11日,生态环境部启动了新一轮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与2017年相比,此次督查的重点区域,除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以外,新增了汾渭平原11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参与的人数也由5600人(次),增加到了1.8万人(次),增幅为2.2倍。

随着2017年底“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的圆满收官,今年汾渭平原取代珠三角地区,成为大气污染防治三大重点区域之一。

早在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就表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坚决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狠抓重污染天气应对。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全国多数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情况下,汾渭平原的一些城市空气质量不升反降,出现了反弹的情况。长三角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没有京津冀那么大。而且一些地区也不太稳定,比如今年1–5月,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个城市里就包含徐州,所以长三角地区也不能放松。

此外,京津冀的空气质量仍有待提升。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负责人表示,京津冀地区仍然是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最差的地区,河北、山西、天津、河南、山东5省(市)优良天气比例仍不到60%。

汾渭平原上榜

根据生态环境部6月7日印发的《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下称《方案》),本次强化督查从2018年6月11日开始,持续到2019年4月28日结束,共动用约1.8万人(次)。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情况、清洁取暖及燃煤替代情况、运输结构及方式调整情况等。

根据《方案》,京津冀“2+26”城市总体安排200个左右的督查组,汾渭平原11城市总体安排90个左右的督查组,两者都是开展驻点督查。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4个省市则以安排特别行动组为主,开展机动式督查。

汾渭平原是黄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及台塬阶地的总称,包括山西省吕梁、晋中、临汾、运城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等11个地市。

马军表示,汾河地区是谷地,渭河地区是深槽,汾渭平原两侧分别是黄土高原和秦岭,这种自然条件不利于空气的扩散。从人为因素看,当地多个城市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相对集中。

此外,从管理上看,马军表示,之前汾渭平原没有被纳入到重点区域,管理的严格程度、资源的投入都远远不如京津冀“2+26”个城市。“这种情况下,别人在进步,它就出现了反弹。”

从全国细颗粒物(PM2.5)和综合指数排名来看,汾渭平原排名全国后20名城市数量明显增加,其中PM2.5排名后20名城市数由2015年的0个增加至2017年的6个。

以临汾为例,2016年底及2017年1月,山西临汾二氧化硫浓度持续攀高,实时监测指数多次“破千”(每立方米微克值),严重超标。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被原环保部约谈。

截至6月15日,汾渭平原中的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只有陕西省公布了2017年环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陕西PM2.5平均为57微克/立方米,全省13个市区中,榆林达到年均值二级标准,即35微克/立方米,其他市(区)全部超标。二氧化硫和臭氧超标的市(区)均超过一半,其中大部分城市位于汾渭平原。

“凡是重点区域,都有一些更严格的管理措施。这也要求当地要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的结构。在能源结构方面,不只是电厂等大型企业,还包括‘小散污’企业、散煤治理等。交通运输结构要从公路的运输调整为铁路的运输。”马军说道。

6月8日,李干杰在此次强化督查启动视频会上表示,“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严格执法督察问责倒逼工作落实,实现没有水分的环境质量改善”。他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抓紧出台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汾渭平原被“提名”,列入重点治理区域,伴随的是珠三角区域的退出。2017年,珠三角地区PM2.5浓度下降15%,且连续三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完成《大气十条》确立的目标。这被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认为是标志性的成绩之一。

虽然珠三角地区退出了重点区域,但马军表示,珠三角的空气质量并不是完全稳定,企业的排放和机动车尾气都比较多,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依然有可能出现问题,仍需要加强。

一市一策与区域联动

马军认为,汾渭平原在能源结构上,高度依赖煤炭,产业结构也比较偏向重化工业,环境监管方面比较薄弱,如环境监管力度和信息公开的力度都比较滞后。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障碍。

作为汾渭平原中城市占比最多的省份,在今年2月被纳入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区域后,陕西省是该区域最快响应的省份,迅速制定并出台了《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要点》。

上述文件提出,陕西省将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全面整治城市面源污染、大力提升固定源监管水平、强化重点时段污染防控、坚持全民共治六个方面进行29项重点工作。

赵亮表示,在去年京津冀“2+26”城的基础上,环保部门探索出了“一市一策”的机制,即每一个城市都有相应的专家团队进行跟踪把脉,提高科学性和精准性。因为每个城市的工业结构存在差异,不能用一种模式去复制或推广。

5月11日,生态环境部科技司组织召开汾渭平原11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座谈会。科技司要求,汾渭平原11城市要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组建各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大气的治理需要区域间的城市形成一种有效的联动,否则各自为战的模式并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现在汾渭平原还是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陕西的城市和山西的城市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赵亮分析道,汾渭平原地区的大气治理可以借鉴京津冀“2+26”城的大气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同时更要结合本地特殊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综合施策。鉴于目前区域内缺乏有效联动实际,可以考虑设立更高层级的大气治理区域联控机制,比如汾渭平原大气联防工作委员会。

此外,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但赵亮表示,汾渭平原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作为环保组织,我们跟政府之间的互动就感觉不是特别便捷。”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股价涨幅第一!中信银行年内涨近50%,超10家上市银行获大手笔增持
机器人、机器狗、重卡?李彦宏携AI神器及5000万大奖亮相开发者大会
港股IPO|挚达科技增收不增利,傍上比亚迪仍难解盈利困局
股价异动观察丨股价“抢跑”?天承科技业绩披露前夕股价爆拉12.58%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