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申报自由港 广州发力国际航运中心

2018-05-22 02:04:44
来源: 时代周报
港口生产也是自由港建设的一个方面,比如说南沙港区,虽然现在还没有批下来,但是不管批不批,反正南沙港区都在积极地探索一些制度创新,对标着自由港去做。

时代周报记者 程洋 发自广州

5月11日,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提及将申报设立自由港。将在一线进出境模式、离岸型经济管理体制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率先突破,探索实现贸易自由和资金“自由流动”。

“大家都在申报自由港,但是我们的工作要走在前面,不能等。”广州港务局一名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港口生产也是自由港建设的一个方面,比如说南沙港区,虽然现在还没有批下来,但是不管批不批,反正南沙港区都在积极地探索一些制度创新,对标着自由港去做。”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广州正在向中央积极申报设立自由港。上述负责人表示,深化改革要有力度,能走一步,我们就尽量走一步,能走两步,就尽量走两步,积极地往前推进。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长期关注自贸区的建设问题,他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里面的重要节点,是大湾区里香港、深圳之外的另一个发展极。”

从自贸区到自由港

从自贸区到自由港,探索的是更开放。在自贸区内,虽然也是“一线放开、区内自由”,“先进区、后报关”的模式,但货物到港,还是要向海关申报。而自由港采取的是“一线不申报”模式。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之初,区内简化外国银行设立子公司,以及允许境外期货交易等涉及金融领域的建议,都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反对,其担忧就在于认为相关条件尚未成熟。

在《行动计划》中提及,将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放宽贸易投资准入条件,建立离岸型经济管理体制,实现贸易自由;探索基于国际贸易业务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金融、外汇管理规则,实现资金“自由流动”。

陈波认为,离岸贸易是自由港的核心,而除了资金和商品的自由流通之外,人员的自由流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了商品的流通,就会有很多的相关人员,这些人都是国际性的,这就对服务业的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广东自贸区现有的框架下,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形成了“一区多片”的发展模式。其中南沙自贸区占到了广东自贸区一半以上的土地面积,同时拥有深水良港,重点发展航运物流,这被认为是建设自由港的优势所在。

时代周报记者从南沙自贸区官方获悉,在今年年初已上报国务院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方案》就明确提出“探索在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设立自由贸易港区”,而国际贸易和离岸金融是其自由港建设的重难点。

“从自贸区到自由港,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及‘探索建设自由港’的具体举措,而地区上也更渴望一个更大规模的开放和创新。”陈波如是说道。

抓住“大集散中心”

在自贸区的基础上建设自由港,是尝试一种更大规模的开放。要打造货物、资本、服务等全球资源的高度集散中心,需要一个非常宽松的管理环境,甚至是免税的征收措施,以及一个充分开放的环境。

“自贸区不是保税区的升级版,自贸区是国家开发区的升级版,自由港才是保税港区的升级版。”陈波认为,自由港的第一要素,就是必须进行隔绝,做到一线监管,二线不能渗透。

对标香港和新加坡的自由港建设经验,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实现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在自由港区域内不设海关,实现完全的贸易自由,这被称为“境内关外”的发展模式。

在《行动计划》中亦有提及,未来三年,广州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负面清单和重点监管对象,实现精简、精准监管,有效守住安全底线的同时,将创新“不申报、不征税、不统计”的一线进出境模式。

广州要抓住“大集散中心”,流通要放宽一点,不是光光指服务和商品的流通,还有人员的流通。陈波表示:“广州申报设立自由港,要将国际航运、国际仓储、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国际交易中心的地位树立起来,为了这个地位要采取各种各样的举措,就要进行大胆尝试,这样就有了抓手。”

5月17日,在广州港务局召开的《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宋小明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着力加强仓储物流能力和港口核心竞争力建设,加快推进自由港规划建设、港口资源整合等工作,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这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第二个《行动计划》,早在2015年广州就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相互融合的格局。这是广州深化改革开放之举。

时代周报记者从广州港务局方面获悉,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广州港已与世界41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合作关系,新拓展国际友好港21个。2017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9亿吨,三年增长18%,居国内沿海港口第三位,全球港口第五位。

港口建设是自由港建设的重要一环。水利部珠江河口海岸工程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吴小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家提出大湾区发展,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整合大湾区各市优势资源,以创新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发展。”

吴小明认为,在整个珠江河口的航运体系中,深圳、广州和香港都是国际十大港口之一,珠海、东莞也具有良好港口的资源优势。当前,世界经济已经从工业经济转向创新经济,在这一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整合港口资源,减少同质化内部竞争,实现港口岸线的转型与差异发展,以港口优势支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发展。

陈波认为,从自由港带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广州辐射的是整个大湾区地区。而深圳离香港太近了,如果要做自贸港的话,两个自由港似乎不太好,所以广州的优势可能是跟香港、深圳的差异化发展。“承接香港,与深圳差异化发展,这是广州的主题。”

在申报设立自由港方面,广州能否脱颖而出?陈波分析认为,广州第一要突出自己的战略优势,第二要强调自己的特点,第三要紧靠国家的战略方针。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今日开盘即跌停!ODM业务去年Q4亏了近7亿,闻泰科技:外部原因干扰
低空经济火热,这家通航公司股权却流拍!5年间估值腰斩,创始人为瑞丽前首富
裁员风波中的贝达药业:一季度净利大增超9成,研发费用遭削减
杭州银行一季度增利超两成,定增未落地,拟发行500亿金融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