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斥资办28场世界巡展 全国政协委员许鸿飞 践行中国文化

2018-03-06 10:42:05
来源: 时代在线

微信图片_20180306103647.jpg

时代周报记者姚佳莹 发自北京

第一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对外文化交流层面,提议政府制定个人对外文化交流相关政策,并设置相关基金扶持,促进个体艺术家走向国际,形成“团体+单位+个人”的多元文化交流策略。

2013年,许鸿飞带着他的“肥女人”系列等雕塑作品开始世界巡展,五年里足迹遍布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德国、土耳其等20国,共举办了28场个人作品展览,他的“肥女人”系列作品与各国民众产生了不少互动,许多观众都主动与雕塑合影。这趟旅途给许鸿飞最深的体会便是: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文化差异往往使人难以理解另一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作品,走进去,首先要让艺术作品能被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理解,具有世界共通性。“我的作品有幽默、有爱、有快乐,这些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加入音乐、舞蹈等元素,这些都是世界共通的,当地民众一下子就能理解。黄永玉的作品那么多人喜欢,主要就在于有趣味,我们不能总是把艺术作品做得很严肃,像说教那样,太沉重了。”许鸿飞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并不赞同“越民族,越世界”的说法,“艺术作品应该有一些世界共通的元素,读懂你,人家才会记得你,喜欢你,要走进去必须要找出共通性的东西。”

在融入幽默和诙谐的元素后,许鸿飞还考虑到让作品与受众产生互动,让作品反复出现在人们视野。“我们现在的艺术展出经常是出国表演一趟就回来了,观众看完演出就忘了,我一个月做一场展览就是要在民众面前反复出现,而每次展出又带给我新的灵感,我又有新的作品,要走进去就必须让人家记住你,这对作品的数量有很高要求。”

真正能走进其它文化的往往是为世界民众所认可的名家大师,而名家大师的知名往往缘于其作品的原创和独特,强调艺术家的个体性。世界巡展28场,几乎所有花费都是许鸿飞个人投入的。他认为中国太缺少极具原创性和个性的艺术家,“在国外,欧洲、美国等,能让人说得出来的中国名人还是比较少,我们可以一下子说出法国很多艺术家,莫奈、罗丹等,但反过来让法国人讲出一个中国艺术家比较难,大家说不出来”。

由于艺术创作投入大,目前很多国内个体艺术家都会选择在画廊办展览,推介和出售个人作品,但与画廊签约便意味着规章条约带来的限制,许鸿飞认为,这就需要国内基金对个体艺术家的支持,而目前国内基金的扶持对象一般都是团体或单位。“我们太缺少推个人艺术家,一出现都是群体,二十或三十人的一个展览,每人两件作品,人家怎么记住你呢?看完便忘了。目前我们很少有作为个人的艺术家走向世界,因为我们的基金支持对象是群体。”

“其实现在艺术跟生活,包括原创、文化,是整个城市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形象。我们要成为世界文化名城,那一定要有世界著名的人物,这取决于一个城市能不能说出一两个世界著名的人物,外国民众是冲着他来的。”许鸿飞说。

一座城市会因为艺术家的“品牌效应”而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我们去法国会找罗丹、莫奈、达利等,去他们的工作室,美术馆,而且香水、墨镜等都可以因为有艺术家的介入而形成品牌故事。”许鸿飞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招商证券靠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翻盘,同比暴增97%!2023年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遭阿里频繁减持,“同城货运第一股”6年亏损近50亿,创始人也辞任了
资方让利产业方?诚志股份零溢价投资私募基金,要当液晶显示材料龙头
君实生物去年亏损超22亿,核心品种加速“出海”,对冲国产PD-1内卷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