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一揽子生态城市解决方案 汉能顺势哲学:做“移动能源

2017-12-19 00:00:42
来源: 时代周报
放眼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几乎全部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涉及众多微生态、行业和领域的大概念。

时代周报记者刘娟 发自北京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为美丽中国勾画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放眼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几乎全部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涉及众多微生态、行业和领域的大概念。如何用更好的智慧和更好的资源建设一个生态城市,正成为考验各级政府的重大课题。

他们基本有了共识:GDP、幸福指数和可持续性共同构成了城市发展“铁三角”。在追求自然与人的共生关系中,生态城市建设既要算大账、求贡献,也要算小账,求协同。

重中之重的能源规划,与城市规划一起放在了城市发展协同互补的天平之上。新能源赛道上正挤入越来越多的玩家,他们提供了诸多清洁能源技术与服务,但大多是针对单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00566.HK,下称“汉能”)跑到了最前头,他们率先抛出了针对新型生态城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通过对城市能源全面布局,汉能从宏观规划、业务咨询、方案设计、建设实施、运维服务等方面入手,提供一揽子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司海健日前透露说,这一系列解决方案涵盖了社会能源消耗各种场景,从绿色建筑、绿色园区、绿色交通、绿色政务、绿色农业建设等方向助推生态城市建设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思考中国能源未来的汉能,如今正在用更轻便、可移动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缔造移动能源领域的新游戏规则。

前行路上,汉能人同样不忘反思,他们用四个庆幸囊括了过去的23年:庆幸汉能诞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度,庆幸汉能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庆幸汉能超前的战略,同时还特别庆幸,汉能在变成伟大公司之前,经受住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与死的考验。

汉能版方法论

过去30年里,中国在享受传统能源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痛苦承受着生态失衡所带来的损失及未来能源掣肘的苦恼。清洁能源、移动能源带来了未来想象空间。

聚焦薄膜太阳能技术,聚合各类合作伙伴,这是汉能应对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万能方法论。他们从顶层设计开始,通过整合资本、系统、数据和服务、产业等优势,构建出一条全新生态链。

“我们需要方方面面的合作伙伴,有船、有车、有战略规划等,”12月15日的签约仪式上,汉能找到了12位同路人,他们一口气与北汽新能源、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六〇五研究院、海尔、浪潮、中元国际、鄂托克前旗水洞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司海健说,“他们与汉能共同组成联盟,对外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汉能的构思正在系统化落地。贵州省铜仁市副市长邱祯国对于汉能生态城市综合解决方案给予高度肯定,铜仁市希望成为这一解决方案的实践者;一张绿色环保游览的新名片将要诞生,汉能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六〇五研究院将要共同研发华南地区绿色环保新能源船舶;结合了汉能薄膜太阳能科技的智能窗帘、智能百叶窗等海尔智能家居产品项目已经开始启动;与北汽新能源的全方位合作已经拉开,汽车天窗车顶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共享电动汽车、园区及厂房分布式能源建设、农业光伏扶贫、特色小镇建设等都囊括在内。

正在徐徐、全面展开的汉能答卷,涵盖了社会能源消耗的各种场景,其中最为集中的绿色建筑、绿色园区、绿色交通、绿色政务、绿色农业等五大模块,他们已经给出了清晰的解决路径。

自瓦片诞生起,遮风挡雨就成了它唯一的功用。就在今年7月,“汉瓦”的问世,不仅赋予瓦片发电的功能,更开启了2.8万亿元的蓝海市场。汉能推出汉瓦以及薄膜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系列产品,在绿色建筑创新开发、安装施工和运行维护上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建筑环保价值。

从园区整体能源布局进行规划,汉能建立了从能源获取到能源消耗的系统设计,实现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他们利用微电网和多能互补,将园区屋顶、墙面、棚顶、地面、户外照明纳入绿色能源生态系统,为绿色园区提供了解决方案。

同样,汉能从新能源汽车、智能公交站台、停车棚信号能源、照明、高速公路能源等交通领域强化新能源应用,通过白天发电,夜间供电,为城市交通减少市政供电,降低能耗。

而为了打造近“零”碳排放城市,汉能以新能源布局为核心,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工具进行城市智能管理,帮助政府构建绿色、和谐、宜居城市。

继光伏扶贫和农村户用太阳能发电业务取得重大突破后,汉能加快布局绿色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并综合运用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技术,实现太阳能发电与现代农业结合1+1>2的变化。

汉能正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启示。他们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看到,从天上的卫星、无人机,到地上的小汽车、卡车、共享单车、背包、帐篷、手机、住宅等等,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而且可以被存储、被交易、被共享。

围绕着住、行两大领域,汉能已经规划了12大类100多种产品,并在按照IPD流程,进行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把这些产品逐步开发出来并推上市场。

能源界“英特尔” 

移动能源的爆发性增长,意味着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人类的能源结构将出现结构性升级。这正是汉能的机会,也是汉能创始人李河君盼望了多年的机会。

2009年,汉能决定转型,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把煤转油、潮汐能、燃料电池在内的非清洁能源项目,一律都从汉能的战略版图上清除出去。

如果说建设金安桥水电站,全中国都笑话汉能。这一下,全世界都笑话汉能了。有人甚至说,汉能是“一个疯子带着一帮傻子在瞎干”。因为2009年前后,晶硅太阳能利润奇高,众多民营企业蜂拥而入。而薄膜太阳能投入巨大,技术门槛高,转换效率也不占优势。

唯独汉能认为,薄膜太阳能才是未来,因为薄膜太阳能的特性(弱光性、可制成柔性薄膜组件)天然适合移动能源,可以用来制造多样化的产品。

李河君和他的团队踩住了“势”,专注把“一”做到极致。至今,他们仍在用最认真的办法做好每一个芯片,这也是他们的核心技术所在,和行业话语权所在。

“我们提供芯片或者组件,相当于就是这个行业的英特尔,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张彬介绍说,从产品和技术特征来说,

汉能非常适合做城市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2012年到2014年,汉能先后并购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Alta Devices四家薄膜太阳能企业,技术方向涵盖铜铟镓硒、砷化镓两条主线。这一系列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连续跨国并购,让汉能掌握了全球最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

这个薄膜有好几层,但厚度实际上只有几微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的1/10,只用零点几秒,就可以把阳光转化为电。汉能可以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

到今天,汉能在薄膜太阳能发电领域拥有5项世界纪录,砷化镓技术三项,铜铟镓硒技术两项。同时,汉能拥有专利超过2000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60%。

同样,汉能已经是中国少有的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薄膜太阳能既有能源属性,又有装备属性。汉能在装备市场和民用市场并举,试图将全产业链优势发挥到极致。如果说之前的8年时间,汉能将薄膜太阳产业能从0做到1,接下来就要从1做到100,并且越往后,发展速度越快。

汉能从来不惮于挑战难题,思路是出路的钥匙,国家是命运的基石。“到2022年底,汉能要成为像苹果、微软、谷歌一样有影响力的全球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在汉能人眼里,一幅宏大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去年营收翻番,和铂医药首次盈利,董事长王劲松:现金流控制是今年重点
TikTok再添猛将,抖音电商副总裁木青转岗跨境电商
碳酸锂暴跌拖累矿企业绩!锂矿“双雄”去年少赚300亿,赣锋锂业营收16年首降
投行营收占比仅4%,信达证券“另类投行”成色不足!未来或需逐步脱离AMC的庇荫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