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迈入大监管时代

2017-11-21 02:56:17
来源: 时代周报

11月17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长达1万字,分29条,信息量可谓巨大。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后,多部门联合发布的首个监管政策。这一意见稿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资产管理意见,从始至终贯彻了“金融大监管”的理念。它的出台,既意味着金融业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更意味着资产管理将结束规模大跃进时代,步入质量提升“新时代”。

实际上,近一个月来,央行行长周小川早已接连就金融杠杆接受采访,并在央行网站发表署名文章《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一次,周小川措辞严厉,认为“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系统性阐述了当前金融风险的内涵、成因以及应对方式。在此之前,今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举行。除了明确金融监管的方向和底线,更明确提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而本月国务院金融稳定会第一次会议,则提出了金融监管的“统筹、协调”—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重大事项,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杠杆问题,一直是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在中国,去杠杆还是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下的重要一环。无论是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楼市的房价泡沫,还是传统去产能行业的过高负债率,无疑都是高杠杆的祸。

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2016年初,在G20央行行长会议以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周小川有关“个人住房加杠杆逻辑是对的”“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的发言,频给市场加温。周小川所说“从全国总平均来看,房地产仍旧面临着比较大的去库存压力”,也再次提升了房地产市场的温度。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区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大量积压,一二线城市楼市也维持低迷,地方财政运转困难。在此背景下,楼市去库存被当作“稳增长”的重要手段提出,配合支持个人购房的政策,如降低税收、放松贷款等相继推出,周小川当时的表态,符合去年年初楼市去库存的大背景。随后,中国楼市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而在去年“9·30”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之后,三四线城市再度接过楼市上涨的接力棒,销售火爆,价格攀升。短短一年内,中国房地产市场实现了由市场过冷到过热的转变。与此同时,伴随海外经济环境明显转好,以及增长新动能的出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罕见地同时发力,这意味着稳增长的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而防风险、降杠杆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

虽然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国已经进入去杠杆阶段,M2增速持续减缓,当前已低于9%,整体杠杆率开始出现下降,但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还是居高不下,而且居民部门的债务增长很快。从英国脱欧到朝鲜核试验危机,黑天鹅事件在不断上演,同时股市之动荡、比特币之“郁金香神话”、房地产之泡沫的灰犀牛也频频出现在我们视线,全球金融市场的“明斯基时刻”似乎近在咫尺。

从黑天鹅到灰犀牛再到明斯基时刻,此次意见稿的出台属于靴子落地,符合市场预期。意见稿里的资管产品统一监管框架,覆盖了信托、银行、保险、基金子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起的全部资管产品,分类型统一了监管标准,旨在消除监管套利、实施穿透式监管、消除多层嵌套等,充分体现了不留监管死角的强监管理念,系统性和监管力度均超过市场预期。在下决心处置风险的同时,意见稿还充分考虑了市场承受能力,合理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为自意见稿发布实施后至2019年6月30日。

周小川曾直言,我国金融监管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也就是说,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能不清晰,在监管真空下,一些金融活动游离在金融监管之外。同时,统计数据和基础设施尚未集中统一,加大了系统性风险研判难度。此次统一资管业务监管标准,正是为了堵住这样的金融监管漏洞。以此为开端,我国将步入由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为主导、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全方位监管的新时代。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三六零2023年报: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65.84%,近两年复合增速达136.26%
文创冰淇淋圈粉年轻人,伊利“须尽欢”联名长隆一口气推8款新品
进击的“股神”!国轩高科去年炒赛力斯赚1.43亿,今年一季度扣非利润仅1060万
平安银行一季度减收增利,净赚149亿元,净息差降至2.01%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