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包容审慎”成为政府监管新常态

​宋金波
2017-06-27 01:33:19
来源: 时代周报
探索既有必要的“安全阀”和“红线”、又能包容创新发展的审慎监管体制机制,使新动能健康成长。

宋金波

“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6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举此例,要求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的态度。

“包容审慎”不是最近才提出的。今年初,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其后,4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 培育发展新动能”座谈会上再次提到这个词语:探索既有必要的“安全阀”和“红线”、又能包容创新发展的审慎监管体制机制,使新动能健康成长。

能让政府“顶”的声音,一方面意味着改革阻力比预期的强;另一方面表明,推行改革或维护改革成果的能力,即使在中国这样强有力的社会治理体系内,也是有某种阻力的。被“顶一顶”成全的创新,可不止微信一家。2003年就问世的支付宝,在如今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线上移动支付方式的历程中,也有“相关方面”提出过“不赞成的声音”,面临过更为险恶的市场局面。但如今,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在内的移动互联,在中国已经非常普及,中国社会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一举弯道超车,把很多发达国家甩在后面,社会提升效率、节约成本,给个人带来工作生活大量便利,功莫大焉。

尽管仍有各种问题,但包括微信、支付宝在内的诸多创新,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之前被怀疑会出现的种种负面影响,通过各种努力包括监管手段的创新,并没有一些人预料的那么糟糕。而“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的思维,在不同领域里实则具有共性。

“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惯性思维的起因,首先是对监管能力、成本与效果的考虑。特别是“互联网+”来临,很多创新产品仍袭以原有的监管模式,不仅管不好,可能还管不到。如果监管部门懒一点,又很容易直接管死。此外,一些创新产品产生了额外的管理成本,这些成本被转嫁到政府部门,成为新增负担。比如共享单车。最后,创新企业挤压了地方原本的传统企业,传统企业又不可避免地与当地有斩不断理还乱的利益关联,在面对“外来”且“新来”的创新产品时,来自监管的排挤与扼杀几乎是必然反应。

进一步想,这些年因为“顶一顶”“看一看”而焕发生机的创新产品固然不少,但有没有原本可能形成发展“新动能”的创新,因为监管部门的求全责备、一刀切而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成长?甚至有些创新的念头,仅仅是因为顾忌到监管环境过于严苛或缺乏稳定预期而夭折?从宏观上来说,这种情况可能不多,但微观而论,却不见得没有。

不同的原因,需要不同的因应措施。当国家上层做到了“顶一顶”“看一看”时,从监管部门来说,恐怕就要“照照镜子洗洗澡”了。“包容审慎”本来就应该是新改革阶段的“新常态”,所谓包容,不是对创新者的某种照顾,而是对创新尊重的必然结果;所谓审慎,也不是监管者的自我修养,而是对法治精神敬畏的必然结果。

(作者系财经专栏作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一个大模型引发的停牌:商汤科技股价为何一日暴涨30%?
投资亏超8000万元,沃森生物一季度净利大跌逾九成,刚终止一款新冠疫苗研发
北京车展今日开幕!合资自主齐上新,智驾“普及风暴”进行时
《恋与深空》海外上线3个月狂赚超5亿元,苏州跑出一匹游戏“出海黑马”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