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支撑”:广东担当与发展路径

2017-04-18 04:52:30
来源: 时代周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不仅赋予广东新的使命担当,更是为广东未来指明发展路径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中,要求广东要“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不仅赋予广东新的使命担当,更是为广东未来指明发展路径。

对于“三个支撑”,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这样强调:“要深刻把握‘三个支撑’的要求,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全国发展大局提供支撑。”

作为连续28年的中国GDP第一大省和多年的对外贸易第一大省,为全国提供“三个支撑”无疑是广东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

在《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通知》发出的第二天,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和省长马兴瑞分赴佛山和东莞两市,指导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强调要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统领工作全局。

省委书记和省长的选点颇有深意。佛山和东莞,一个是中国制造业重镇,另一个素有“世界工厂”之称,两市堪称中国最早有转型危机感的城市,亦是广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两大基地。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在全球产业链分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广东很快适应冷暖,出口增速逐年下降,2013年更一度经历深度跌幅。因而,广东早早意识到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探寻新增长模式势在必行。

2012年考察广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已指出,广东作为沿海发达地区,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暴露得最早也最充分,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性的体会和认识应该最痛切也最深刻。

转型不可避免阵痛,而自我改革最难。所幸,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从来不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30多年的改革开放,更将改革意识融入广东人的血液当中。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广东率先从制度供给方面作出应对,抓创新驱动发展、振兴粤东西北战略、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力推生产性服务业等,回过头看,都符合中央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部署。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提“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的关键一步,并非仅仅是数量结构的调整,而是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和升级。

在中央政策出台之前,2015年3月,广东省召开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动员大会,印发了《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当中提出,三年内广东工业技改投资累计将达9430亿元,并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会上,胡春华提出要加快推进“机器换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质量效益,同时抓住机遇发展机器人产业,力争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广东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制造的重要基地。

在东莞,政府每年补贴2亿元帮助工厂进行“机器换人”—这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中国已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

同样的自动化变革发生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珠三角城市。而“机器换人”的巨大需求更带来了机器人行业前所未有的繁荣。

以佛山为例,广东本土最大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利迅达便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自不锈钢企业转型而来。

更大手笔的举动来自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美的,2016年,这家位于佛山的世界500强企业豪掷300亿美元收购德国著名的机器人企业库卡,在利润日益微薄的家电产业外开拓第二条跑道。

“机器换人”只是广东通过自我革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剖面,在此背后,这个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正悄然推动完成产业结构的全方位转型。

以东莞横沥镇为例,这个曾经主要生产玩具模具等低端模具的专业镇,如今已成为世界上颇具实力的汽车外壳模具制造基地,出品宝马、奔驰、特斯拉等高端汽车外壳和零部件模具。该镇在东莞市原本经济总量中等偏下,近年GDP增速连年保持在10%以上,GDP排名则从东莞市27名上升至15名;2016年更首次进入全国百强镇,排名81位。

如今,广东率先尝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果实。2016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突破2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万亿元,总量连续26年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全国首个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万亿元的省份。其中,税收收入8098.62亿元,增长11.1%。GDP“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今年2月,“东莞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摘得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唯一的特等奖,足见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的鼓励和政策引导。

改革开放39年来,广东曾给全国各地树样板。如今把握、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不仅各地对广东新动能、新模式满怀期待,中央更对广东继续示范、引领全国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求广东不仅地区生产总值要支撑全国,结构调整也要支撑全国,必须在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上走在前列,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科技攻坚激发新活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礼记·大学》里这句简洁隽永的经典来诠释中华民族的创新禀赋。

相比北京和长三角,广东的短板在于高校及科研机构不足,优势则在于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强,这得益于高效的产学研融合、充分的市场经济,也得益于骨子里的创新精神。

从实践中来,再通过政策引导推广到实践中去,这种脚踏实地的创新信念,体现在广东各个层面。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首站来到广东深圳。在深圳,习近平考察了IT巨头腾讯和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两者均代表着深圳创新型企业。

就在当年,硬件孵化器 HAX 的创始人Cyril Ebersweiler首先将深圳与全球科技圣地放到了一起,他说:“深圳就是硬件界的硅谷。”

彼时在硅谷,深圳代表的是从无到有的可能性、高效的生产力以及“廉价的劳动力”。然而一切都在以著名的“深圳速度”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后来,深圳的一加手机因物美价廉墙里开花墙外香,大疆创新引领了全球无人机市场的崛起,华为更在早已成红海的手机市场异军突起。“深圳速度”仍在,而创新又孕育了深圳质量,在这种合力中,创新链条中的短板加快补齐。

在“中国硅谷”最初出现时,有人认为,硅谷与深圳最不同的地方在于斯坦福。

几年间,深圳已经在培育自己的理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已有或在建的本科阶段著名高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哈工大深圳校区等一系列著名高校分校。这个城市还有了三间诺奖得主实验室,并且政府还在筹建十所基础实验室。

“我们要为创新创造环境。” 任职深圳时,马兴瑞曾如此回应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统计数据显示,1980-2016年间,深圳的GDP平均增速为22%,在以科创为主要产业的南山区约有12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4000亿美元,人均收入较香港高。深圳在研发方面的支出占GDP的4%以上,是中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在南山区,这一比例超过了6%。而深圳公司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比法国和英国都要高。

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张五常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10年后深圳将超越硅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近年来,广东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胡春华指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这是党中央对广东发展的殷切期望,是新阶段广东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广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广东已连续三年在年初召开以创新为主题的全省性工作会议,旨在定调全年创新驱动发展任务与思路。三年中两次将广东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颁给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项目,可以看出广东省委、省政府以政策引导、企业主导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创造良好创新环境的广东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亦是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蓝图设计和纲领性文件的省份之一。

2015年9月,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示范区覆盖珠三角8个市,连同2014年获批的深圳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1+1+7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城市分工格局。示范区获批一年多已成为广东创新资源最密集、产业发展最先进、创业孵化最活跃的发展高地,区内国家高新区以占全省0.07%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1/7的工业增加值、1/5的营业收入、超1/5的净利润。

五年来,广东用实践证明自己又一次引领风气之先。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8%,有效发明专利量连续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12%。技术含量更高、创新更为活跃的新产品产量增长加快。

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市场价值,让广东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

今年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胡春华表示,广东要牢牢扭住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一核心定位不动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培育壮大新动力,要把握住成果转化这一关键,增强成果汇聚能力,打通转化通道、提高转化效率,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企业、新产业和新业态。

胡春华强调的“成果转化这一关键”,正是广东之所以成为科技产业大省的核心原因所在。

面向市场的科研定位和体制创新让创新者们走出了广东路径。从无到有,从深圳到东莞,从珠三角外溢到粤东西北,具有广东特色的市场化孕育创新成果,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又通过市场得以迅速产业化,形成科技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在全中国共同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珠三角经验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增长的发展路径。

“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这句话,喻指什么困难都能解决,而将它用来描绘即将全线贯通的港珠澳大桥,则再准确不过。

这一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从最早提出设想至今已过去30多年,如今,天马行空的设想成真,横跨于珠江口,凝视着这个中国最繁忙的经贸区域。

同样对这条跨海大桥充满期待的人还有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提交了“以未来港珠澳大桥通车为契机,在粤港澳地区打造世界级科技湾区大有可为”的建议。

近年,从广东自贸区到“一带一路”再到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经济息息相通的广东,迎来多重政策红利,而也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

2016年,广东进出口总值同比微降0.8%,好于全国水平;但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比重首次超过加工贸易。

30多年来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一直在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4年1月28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见》,就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出了总体部署。

“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是以广东为中心的,但对它的定位很重要,这是做‘领头羊’的国家项目,而不仅仅是一个广东项目。广东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试验田,并且是非常重要的试验田,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是体制创新、区域整合这个层面的概念。”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分析道。

在大湾区之前,广东自贸区为推进粤港澳合作探索出一系列制度创新。

2012年考察深圳时,习近平总书记到了前海。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介绍,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时,正是在习近平推动下,国务院批复设立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前海在金融、税收、法律、人才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

到了2015年4月,前海升级,与南沙、横琴组成了广东自贸区。

胡春华强调,要扎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省改革的头号工程,加快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高水平的制度框架体系,推动面向世界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

自贸区试验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的制度创新,南沙、横琴、前海三个片区的建设发展日新月异,表现堪称“刷数据”。挂牌第一年就有27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范围复制;2016年底又有十多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广东外向型经济历史悠久,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广东是中国大陆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量最大、人文交流最密切的省份。

与其他省份相比,广东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充分考虑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主要突出在三个方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粤港澳合作、经贸合作。

这也反映在贸易额上。今年3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其中数据显示,广东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居首位,与江苏、浙江两省总和相当。相对2016年进出口0.8%的降幅,广东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增长6.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经过30多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开放布局需要完善、更需要创新,以深化开放程度,提高开放水平。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一带一路”三年,处于中国对外开放最前沿的广东,积极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以开放促改革,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VCG11502324135.jpg

牢记嘱托再拓新篇章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有活力、最开放、最具创新精神的区域。它能为这个国家的其他地区提供什么样的发展路径?”4月8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珠三角专题报道《王冠上的宝石》,开篇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整个珠三角,面积不到全中国面积的1%,人口占了全中国的5%,贡献超过10%的GDP以及25%的出口额,吸引了20%的外资—1980年以来,这个数字超过1万亿美元。在过去的30多年,珠三角的发展堪称世界当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改革发展步履不停,奇迹之上再创奇迹。当下,广东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上下正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奋力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如何在新起点上再创新局,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在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广东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周报编辑部)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支付服务持续优化,广州市重点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率已达93%
守本固源老酒战略,锚定长期发展价值,舍得酒业一季度营收21.05亿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