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资本大鳄”,权力腐败的手套与棋子

2017-02-14 03:46:14
来源: 时代周报

在2月10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工作监管会议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矛头直指“资本大鳄”,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2017年以来,这不是刘士余第一次对“资本大鳄”喊话。1月3日上午,元旦节后上班第一天,刘士余专程到证监会稽查局、稽查总队进行工作调研,强调要进一步做好2017年资本市场稽查的执法工作,“严惩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逮鼠打狼,敢于亮剑”。

刘士余爱说大白话。“资本大鳄”“呼风唤雨”“扒皮吸血”“逮回来”“逮鼠打狼”……种种比喻,形象生动又易引发共鸣。从刘士余2016年发表“野蛮人论”后的市场表现及监管举措来判断,这一次的“逮回来”也绝非空论,接下来很可能会有实际行动。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资本大鳄”,这一判断符合大部分市场参与者的认知。但刘士余喊话中的“大鳄”,既是一种事实陈述,更是一种价值判断。

在任何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参与者都一定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在一定场景下,也都会出现类似“弱肉强食”的观感,但彼“大鳄”并非此“大鳄”。

在健康成熟的资本市场里,市场参与者并不需要额外的道德,包括“大鳄”。所有参与者尽可以合法利用强大所带来的优势,甚至可以信奉“弱肉强食即市场本色”的丛林法则,但重要的是,会有相应的规则对这些大鳄形成有效制约,就算它们想对散户“扒皮吸血”,想要“呼风唤雨”,也难以成为现实。健康成熟市场的监管规则不仅精细到位,更因为有成熟法治托底而不会走形,不会被比规矩和法条更高的力量随意扭曲。在这样的市场里,“大鳄”甚至是市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反观中国市场中的“资本大鳄”之恶,并不在本身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不在于他们觉悟低下,笃信丛林法则。此前,中国资本市场自我净化、强化监管的举措历经多轮,那些出身草根、纯粹靠钻市场漏洞获利的冒险家,即便没有折戟沉沙,也都已逐渐边缘化。至今仍能呼风唤雨的,很难再被单纯视为资本市场的冒险者,这些“大鳄”代理的不一定是个人或资本本身的利益,其对散户额度“扒皮吸血”,也不应单纯看做监管疏漏造成的误伤,这些“资本大鳄”不是丛林混战的胜者,而是与市场“黑哨”共舞的同谋。

近两年,相关监管部门高官频频落马,亦证实了在此过程中,权力正在被个别人滥用,干预、庇护甚至直接成为“内鬼”的判断并非谣传,而“资本大鳄”只不过权力腐败的手套与棋子。客观而论,如果将中国资本市场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那么问题不仅是某几种食物链高端的物种畸形疯长、无法制约,更需要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架构予以重新审视。有些力量甚至不一定是在系统内可控的,惟有在更高的顶层设计中予以调整。“资本大鳄”可怕的不是它浮游于资本水面以上的锋利爪牙,而是隐藏于其身后的不可描述的利益群体。

中共十八大后的反腐有一条十分清晰的逻辑:“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这一逻辑无疑适用于进行时中的金融市场整肃风暴。“资本大鳄”要逮回来,这是“治标”,而之后更要期待“治本”的跟进。系统生态不改变,与腐败合谋的生态位仍旧存在,“逮回”一茬“大鳄”,还会有新的一茬“大鳄”顺势而上。

“改革进入深水区”已成社会共识,各个领域中的问题,最终都会指向基本的制度框架安排,需要更多的创新探索。从国内与国际经济社会的大环境来看,窗口期有限,资本市场从“治标”转向“治本”的节点,来得越早越好。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蓝标定下千亿目标,但去年营收只有526亿!一季度净利同比下滑超40%
接替蔡嵩松半年后,诺安基金刘慧影业绩出现分化
上海家化潘秋生:和市场赛跑,让改革说话
直击胰岛素集采接续开标:13家企业全部中标,甘李药业称结果符合预期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