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数据时代:贵州大数据金融中心崛起

李卓娅
2016-12-13 03:23:16
来源: 时代周报
以大数据为引领,是贵阳乃至整个贵州弯道取直的必然选择。基于大数据发展的企业,是贵州经济发展的增量,而作为存量的传统产业

李卓娅

当“中国数谷”遇上“美国硅谷”,会擦出哪些智慧火花?

国庆前,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带队,在大洋彼岸美国、墨西哥、古巴完成了一场场完美路演。拓宽贵州大数据的“朋友圈”,是陈刚此番“出海”的重要任务之一。

8天,近20场公务活动,陈刚的行程紧凑、含金量高。考察微软、特斯拉、脸书、苹果、高通、甲骨文等世界著名大数据、高科技企业总部,参加硅谷产业发展报告会,邀约在美华人企业家、贵州籍IT人士、贵创北美孵化器企业等,都排在了陈刚的日程安排之上。

陈刚希望达到的3个合作愿望:到贵州设立总部或分部、开展智慧城市试验以及邀请参加2017年大数据博览会。

“如果大家错过了中国30年前广东、浙江的投资机遇,今天一定不能错过贵州!”陈刚引用马云的话来作演讲开场白,他的底气来自于—贵州举全省之力布局的战略性大数据产业已渐入佳境。

弯道取直,贵州崛起“中国数谷”,并有望成为继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股力量”。一个试验区[中国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一个博览会(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一个平台(“云上贵州”大数据统一平台)、一个中心(中国南方数据中心)、一个现象(“孔雀西南飞”之人才“贵漂”),构成了陈刚演讲的全部关键词。

贵州省上下不遗余力地到国内乃至世界各地推介大数据。一条有形的产业链已被孕育—上游,以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为中心,一大批大数据企业已吹响集结号;中游,以大数据交易所为纽带,海量数据的价值正在被挖掘;下游,一大批企业正在大数据应用上尝试万千种可能。此外,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等衍生业态也在赶超发展,加快形成贵州大数据全产业链。

贵州大数据产业走在了全国前列,他们早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了完整的发展思路和顶层设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率先完成理论突破。在今年获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三大“国字号”政策之前,贵州就以后发之势抢得发展先机,成为大数据发展的先行者和探路者。

三大“国字号”政策在今年内连续出台,正是对贵州发展成果的进一步肯定。作为贵州省的优势产业,接下来,大数据将领衔贵州产业体系,为贵州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契机,助力贵州经济发展。

从探路者到带头人

国内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如何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中走好“新路”?三年前,大数据的“蓝海战略”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并落地实施,贵州举全省之力,在省会贵阳和贵安新区同步布局。

大数据,被视为贵州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在多个场合,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都反复强调:“贵州将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把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也强调,要强力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推动大数据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政府治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力打赢抢先机突围战,助推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

2013年被广泛认为是“大数据元年”,也是贵州大数据产业的谋划之年。在各地对大数据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时,急需转型发展的贵州先行先试起来。

2013年9月,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揭牌。2013年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相继落户贵安新区。至此,贵州大数据中心基础框架初步形成。

2014年,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大起点到来,开始从顶层设计和产业规划上全面布局大数据产业。是年,《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相继出台。贵州省还在国内率先成立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长担任组长,设立了大数据产业发展办公室、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和国有性质的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公司。

贵州的想法是,大数据产业的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需要政府主导去做;应用层、服务层则更多地交给市场。最终,服务器选择了浪潮,机房选择了中国联通,操作系统选择了阿里巴巴。

从2014年底开始,贵州鼓励政府各部门将数据迁移到云端,命名为“云上贵州”,建立交通、环保、食药、工业、电子政务、旅游、电商7朵云共41个业务系统。

其中,贵阳大数据产业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全国第一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DT空间);全国第一个免费WIFI全覆盖城市;全国第一个“块数据”公共平台;全国第一个政府数据开放示范城市;全国第一个大数据交易中心;全国第一个大数据发展聚集区……

陈刚认为,大数据给了贵州一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期。“早五年,大数据还没有出现,晚五年,别的地方可能就干起来了,”陈刚说,而我们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点,找到了大数据这个突破口,大数据就这样七撞八撞,撞到了我们怀里。

这两年,贵州在大数据发展上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了完整的发展思路和顶层设计,成为国内大数据发展的先行者和探路者。2016年1月,国内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出炉,将大数据产业纳入法治轨道。2月,工信部等部门批复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为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又提供了政策支持。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到2000亿元,增长37%。截至2015年12月,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工商注册企业达到1.7万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园区25个,以大数据引领的贵州电子信息产业2015年增加值同比增长80%以上,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贵州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力争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5000亿元。到2020年,基本建成大数据产业基地,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全国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大数据产业的高速增长,成为支撑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2015年贵州GDP获10.7%高增长,高于全国平均6.9%的增速。今年上半年,贵州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增速仅次于重庆的10.6%。

同样因为大数据,2015年贵阳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净流入地,在全国排第7位。美国加州米尔肯研究所9月发表第二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在33个全国一线及二线城市中,贵阳从2015年的第11位跃升至首位。

三大“国字号”试验区合力

贵州大数据布局和推进,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视察贵州时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这里正孕育着‘钻石矿’,生长着‘智慧树’。”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今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时称,贵州大数据产业不仅和东部发达地区平等竞争,而且走在了全国前列。

大数据新业态代表的创新理念一旦和传统行业长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结合,就会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发展,重塑产业链、供用链、价值链。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开放型经济正在成为更多国家的选择。今年8月2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并公布《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提出通过实施3项任务、21条措施提升贵州对外开放水平。

这也是继2012年宁夏获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后,时隔4年国务院在西部设立第二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方案》要求,争取到 2020年,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将以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处于中西部前列,开放式扶贫走在全国前列。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贵州再次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欠发达省份经济、生态双赢路径。随后,贵州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提出了全省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五大任务。

大数据亦再次被提及。作为贵州省的优势产业,大数据将领衔贵州产业体系。如果能够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三大“国字号”政策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贵州经济有望加速发展。

“大数据能不能加速发展、推动转型、首要在于产业能不能迅速集聚,能不能迅速迸发出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能不能引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今年7月贵阳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陈刚就有过表示,贵阳将全力开启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新征程。

以大数据为引领,是贵阳乃至整个贵州弯道取直的必然选择。基于大数据发展的企业,是贵州经济发展的增量,而作为存量的传统产业,在大数据的催化作用之下,正一方面加速转型升级步伐,使企业更加关注市场,更加关注客户需求,更加注重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另一方面,也通过与大数据的融合,能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中国大数据金融中心崛起

如今,已然抢跑两年多的“大数据”,成为贵州金融发展的基石,成为撬动大西南经济发展的杠杆。

对贵州而言,贵州落子大数据,大数据引导金融发展,大数据建立信用体系,大数据健全和完善金融风控机制,与中国经济向“创新、绿色”的方向转型思路不谋而合。

事实上,贵州已将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纳入“十三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将建立起集绿色金融交易中心、生态支行、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小贷、绿色担保为一体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当中的重要载体,便是贵州金融城。在省市区指导下,由贵州首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中天城投开发建设的贵州金融城,是贵州省“引金入黔”战略的核心工程,也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打造项目,成为推动贵州省金融业提速发展和将贵阳建设成为在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切实载体。

就在出国考察前的两周,陈刚调研了贵州金融城建设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省市区整体布局、整体思考、整体谋划思路下,贵州金融城要突出大数据金融特色。

“贵州金融城要围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按照陈敏尔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步伐、强力推进,”陈刚强调,贵州金融城还要从注重建设转向建设和发展并重,把招商、环境营造、配套服务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清晰发展定位,要突破传统金融城发展思路,积极适应互联网、大数据特征,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业态,建成以大数据金融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特色金融中心”。

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院长王作功认为,人才是推动贵阳大数据金融持续发展的“清泉活水”“大数据+金融+产业”融合式发展是贵阳大数据金融产业的方向。

这当中,产业升级是贵州金融城的核心目标。根据陈敏尔书记提出的“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开创新局面”的发展战略指导,在金融服务业发展方面,贵州目前通过发展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等创新金融,已达到发展特色金融的领先条件,因此贵州金融城将在此契机上,以新金融业态为突破口,快速做大规模,实现弯道超车,力争成为面向西南,服务西部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如果说产业升级是贵州金融城的理念和目标,那规模升级则是实现目标的条件。为全面建成贵州金融城,引入更多的金融区域性总部落户金融城,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金融城设立分支机构,政企合力将打通金融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金融业生态布局与建设,吸引国内外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众筹金融、普惠金融、大数据金融等金融企业聚集。按照规划,贵州金融城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各类型的金融机构聚集达到200家,税收占比达到全市金融税收比例50%以上。

时至今日,贵州金融城这个规划总用地约20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78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50亿元、拥有40余栋超高层5A甲级写字楼,分为四期开发建设的庞大产业聚集区,经过3年多的发展,已形成“一体两核四配套”的完善金融规划布局。

目前,已有150余家家金融、类金融及金融服务性企业签约入驻贵州金融城,其中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政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贵阳银行、省农信社、贵阳农商行、中国人寿寿险、中国人寿财险、太平洋寿险、太平洋财险、中国人保财险、天安财险、国元农业保险、华安保险等19家银行、保险的贵州总部今年起将陆续完成进驻工作并投入使用。此外,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互联网金融特区、众筹金融交易等也已入驻贵州金融城,并吸引了逾100家P2P业务、众筹金融、大数据征信、移动支付等创新金融企业入驻,一条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已基本成型。

贵州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省金融办十分重视贵州金融城建设,希望建立高效的工作对接机制,建设金融俱乐部,建立金融发展基金,把金融城建设成为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业态聚集地、金融创新政策试验区、大数据金融创新聚集区,到2020年打造成为贵州金融业的核心增长极”。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新CEO上任一个月,盒马“推翻”盒马:折扣化调整,重启会员制
一个华北小镇的梦想与现实:成也土地,危也土地
韩国游客挤爆张家界,这家湖南旅游上市公司却在亏损,与万达的合作也搁浅
伊以冲突对石油黄金影响多大?或致国际油价破百,金价飙涨到3000美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