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提出的问题,比阶层固化更尖锐

谢勇
2016-09-13 02:29:09
来源: 时代在线

谢勇

以“留学生低龄化”为主题的电视剧《小别离》剧终了,追剧的家长们从电视里讨论到了朋友圈。但实际上,直到最后几集,《小别离》的故事才显出编剧的功力:朵朵去美国了,方圆和童文洁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支点,一地鸡毛之后,两人最终离婚。

此前,《小别离》一直按着某种惯常套路发展。底层家庭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出国读哈佛、麻省,填平阶层固化的鸿沟;社会上层希望孩子镀金后能顺利接班,实现财富传承;中产则希望通过努力奋斗得来的社会地位能够延续到孩子身上。

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涉及阶层固化、中产焦虑等老问题,电视剧也按照阶层分析法,预设了三组家庭,分别代表底层、中产和富豪,并让他们机械地发生了关联,但很明显,《小别离》的核心线索,是划入中产的朵朵一家,小别离的本质,是一个都市中产的故事,而且是真正的都市中产:父亲方圆是眼科医生,母亲童文洁是外企高管。这个家在北京拥有一套大两居,生活安稳,事业小成,固定资产节节高升,现金流则永远有些紧张。

一部电视剧刷出存在感的前提,在于提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尖锐问题,如房子之于《蜗居》,阶层固化之于《欢乐颂》,以及这部以中产子女教育切入的《小别离》。在我看来,《小别离》提出的问题,绝不是要不要让孩子出国读书,而是:当孩子成年,并如你所愿去了985、211或者美国和欧洲时,那些不断宣布自己抑郁焦虑的中国中产们,该怎样继续失去支点后的生活?

2016年7月,《经济学人》杂志的某篇文章说,中国中产阶层(家庭年收入在7.66万-28.6万人民币之间)的人数,从1990年代的几乎为零增长到今日的2.25亿。子女教育,实际上就是潜伏在这两亿中国中产命运里的隐藏诅咒:完成了子女教育的宏伟任务后,无数中产发现自己的生活连同自我已经被摧毁,甚至连自救的机会都没有。

子女成人日,生活崩溃时。这才是《小别离》最有价值的部分。

危言耸听吗?今天中国中产阶层对待子女教育,已经上升到了某种宗教仪式般的程度。从出生选择医院、奶粉、尿不湿,到早教、幼儿园、学区房,乃至小学、兴趣班、补习班……所有这些,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场全身心的投入。其实,所有能用钱解决的事,都是简单的,但在中国,子女教育不仅消耗金钱、精力,甚至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未来。这个未来,包括事业、兴趣、爱好、感情甚至政治观念以及对生活的野心。

这方面,《小别离》的刻画可谓异常精准。为了孩子,女强人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甘愿在企业干些杂活,心态平和的父亲可以离开喜爱的手术台,强迫自己变身商人。这些残酷的事实,都被子女教育遮掩了,而唯当孩子离去,这些中国中产们才发现,没有了孩子,连夫妻关系本身都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从纯金融角度看,今天中国中产对于孩子的投资,其性价比之低令人发指:耗费数百万元送出国去读完名牌大学的孩子们,在未来,没多少能挣上有吸引力的薪水,他们也注定成不了盖茨比,根本无法实现上一代的野心和抱负。但就此责怪孩子更毫无道理,中国父母的付出,更多出自本身的病态:这一代为人父母者,不仅匮乏爱,也缺乏爱人的能力。

这是一个怪圈,只有失去自我的爱才被认为是真爱,而为了表达这种真爱,中国中产们正在一点一点摧毁自己的生活。也许,再生一个是不错的选择?如此,生活坍塌的真相又一次被暂时掩盖,而当下一个旅程结束,衰老将解决所有问题。

(作者系媒体创业者)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