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国退民进”未必是坏事

沈阳
2016-09-06 04:12:14
来源: 时代周报

沈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最近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报告》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青岛海尔以42.75亿美元收购全球家电品牌美国通用家电(GE Appliances),占该季度中资海外并购总额的62%。此外,除了一笔用于中概股回归,其余八笔海外并购均为战略性资产,包括汽车电子相关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半导体及相关设备生产技术、水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投资地主要为美国、德国、巴西和澳大利亚。

近年来,从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出来的大量资金需要寻找新去处。为化解产能过剩,唯有通过技术和管理双升级来为国内产业提供转型动力。在这一节点上,以开放倒逼改革,购买包括优秀的人力资本在内的优质资产,将极大促进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参与。

买卖双方素来各有目的。发达国家正值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期,西方资本就有计划地抛售一些发展潜力不被看好的项目,信息化企业亦未必再是市场宠儿。

数据显示,中国海外并购前四大行业(占比93%)依次为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教育业。家用电器、塑料橡胶制造及农药等化学品制造更是热门。实际上,眼下农业发展热点已发展为智能农业和绿色农业,塑料橡胶专用设备等传统制造业容易产能过剩。就产业发展趋势而言,当下的中国海外并购热,可以主动降降温了。

此外,对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环比下降41%,也未必是坏事。西方资本不会把最优秀的企业和项目出售给中国,中国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始终才是关键。在促进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过程中,中国应当平稳地向生产力驱动增长模式和成熟发达经济体转型。例如,大规模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以服务中产和富裕阶层消费者,利用数字化推进新型经营模式,研发知识密集与创新密集型产业以实现精益生产和绿色生产,如此,中国海外并购才会更有战略眼光和后劲。

海外并购潮中的“国退民进”亦值得关注。2003-2013年,央企是海外并购中的主力。此后,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滑,海外资源类投资大幅减少,央企并购一度跌破50%。今年上半年,前十大已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中,央企占比更从28%降至10%。二季度新宣布(未完成)的海外并购前十大交易中,有9起(金额占比99%)全部由民营企业完成,其中3笔(金额占比64%)系注资海外子公司。

海外并购“国退民进”的趋势下,中国应当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态势的国内分工合作体系。从政府层面来说,鼓励更多行业竞争、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有序推进企业重组、加强人才投资并鼓励劳动人口的自由流动进而扩大需求总量,提高公共部门工作效率。

而建立一支全球化视野的企业家队伍,形成极具执行力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更是自下而上理解市场、大胆调整经营模式、提高决策速度和灵活性的根本。这是正在崛起的中国民企最值得推广的品质,也是中国国企最应致力改进、迎头赶上的部分。

(作者系时代周报特约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监管能见度 | 沪深北交易所连续6周IPO“零上会”背后:监管全流程“零容忍”
发现新质好公司 | 元宇宙概念股营收榜:四企营收超千亿元,半导体、游戏企业数量最多
发现新质好公司|AIGC概念股营收榜:三企营收破百亿元,北京企业占三成
业绩变脸股盘点│招股书自称具有高成长性,威力传动上市首年扣非净利同比大跌86%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