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衡量的“综合素质”

2016-08-30 02:03:46
来源: 时代周报

胡涵

近日,河南高考改革方案公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准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条件。目前已有27个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不少省份明确将学生综合素质列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

这一轮调整,呼应了去年9月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份改革的意见核心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作为对应试教育的反思,综合素质近年来屡见报端。此次政策调整,可视为是对民间诟病教育的回应。

但仔细推敲,这样的回应有不可回避的问题。

首先,什么是综合素质?如何衡量综合素质?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界限。有人疑问,如果钢琴算综合素质,那么会种地算不算?根据教育部此前的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如果说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尚且有手段进行评估,那思想品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目前为止依然只是停留在概念之中。具体如何衡量,更是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思想品德如何比较高低?艺术素养是以考级证书为标准,还是只要会唱歌会跳舞就可以?

标准无法衡量,会面临两方面问题。第一是政策沦为空文。去年10月,有媒体曾针对招生录取中的“参考综合素质”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全国不少省份的学生电子档案中已经包含了综合素质评价,但可参考的价值很小,“因为90%以上的学生都打A,打跟没打一样”。如果强行增加综合素质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呢?标准的不明晰,客观性和公正性的不足,又易形成暗箱操作的空间,损害高考公平。

不久前,有媒体发起一项针对2000人的问卷调查,65.2%的受访者认为实施将“综合素质”纳入高校招生录取参考改革举措的最大难度,是统一评价口径和标准,而明确表示担心评价偏主观、随意性高和综合素质评价缺乏公信力的受访者,同样高达57.6%。

如果综合素质统一评价标准,是否就是最理想的结局?不妨想想近年来围绕高考加分政策出现的争议。加分政策的初衷,是希望以此引领学生们全面发展,但最终一部分异化成了少数人拼爹、拼特权的阴暗角落,一部分则滋生了大量的培训班,又回归为应试教育上的一环。

高考绝非一项考试政策这么简单,作为中国学生接受教育的终点和最终目标,任何一项小的调整都能激起巨大的社会波纹。但同时,高考也只是一项考试制度。作为一项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原则的人才选拔制度,必须坚持着透明、客观和可衡量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一项考试政策所能承载的东西有限,如果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强加给它,很可能会造成现实的异化。

所以,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高考改革,不能只是单纯变革考试制度的参考标准,而应该进行全面性的综合改革。既要改革考试录取制度,也要改变现有的学科设置,更要推动高校改革,赋予高校自主权。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产能过剩叠加价格战,锂电负极企业钱难赚,货难出
珀莱雅将ESG融入“美”的事业
监管能见度 | “科企16条”政策破冰,IPO新股发行回暖可期
业绩变脸股盘点|康力源上市首年扣非净利同比下滑16.99%,产销量双双同比跌超25%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