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余监管强援 硬角吴清执掌上交所

2016-05-24 05:15:51
来源: 时代周报
对于金融监管,吴清有一套自己的思路。2009年,吴清曾在《中国证券》杂志撰文指出,金融监管必须同时关注合规性和审慎性的问题,时刻防范和及时处置系统风险。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在上海虹口区工作了将近6年之后,51岁的吴清,又回到了其熟悉的证监系统。

5月20日上午,吴清还以上海虹口区委书记的身份,在上海虹口区主持区委中心组学习。而当天下午,中组部有关人士赴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理事长的最新任命,吴清被任命为上交所党委书记、提名为上交所理事长(副部长级),原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此职务。公开信息显示,1953年12月出生的桂敏杰,满族人,今年已近63岁。

上海虹口6年,吴清主政风格以低调务实著称。此番回归金融系统,被视作高层对吴清6年地方任职经历的肯定。在2010年调任虹口区工作之前,1965年4月出生的吴清曾任中国证监会机构部副处长、处长、副主任(正处级)、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副局级)、主任、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下称“风险办”)主任、基金监管部主任。

在证监会工作期间,吴清曾因重拳整治券商业被封为“券商屠夫”。而2009年被任命为基金监管部主任后,吴清严打“老鼠仓”的作为再次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历史数据显示,仅2009年,证监会通报共计对13家基金公司进行稽查,对14名从业人员进行处罚,包括2名总经理、4名副总经理、4名督察长、4名基金经理。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出席了上交所5月20日的干部大会并讲话。刘士余指出,上交所要强化自律监管和一线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着力创造一个公平、透明、诚信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多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证券业内人士认为,吴清履新上交所后,会延续此前的铁腕风格。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刘士余是央行监管工作出身,执行过很多重要的金融改革,吴清是证监会监管出身,以往的工作中作风强硬。从刘主席上任开始,就可以明显感觉到资本市场监管环境更严,监管层的思路越来越向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走,更注重市场的健康发展,未来应该会继续从严监管”。

此外,去年底监管层就提出将部分执法权力下放到交易所,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也表示,“证监会保留处罚权,交易所要负责搜集和发现一些违法违规的线索,然后移交给稽查部门。这也意味着交易所的权力可能会更大,吴清主政上交所后,应该还是会延续此前在证监会时期的铁腕风格”。

主政6年,虹口区金融业获突破

2010年11月11日,上海虹口区召开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会议宣读市委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原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主任吴清任中共虹口区委委员、常委、副书记;11月24日,吴清被任命为虹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理区长。

这纸调令是2010年中央各部委及中央直属机构正局级干部到地方任职锻炼的一部分。据当年媒体报道,中组部按照中央要求,着眼于战略性培养年轻干部,改善干部队伍结构,于2010年6-12月集中组织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与省区市中青年干部的双向交流任职。首批来自5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的66名中青年干部被选派到地方交流任职。

此前多年的金融行业的背景,在吴清的地方任职经历中体现得颇为明显。吴清履职虹口后,虹口区于2011年初,在国内率先提出构建财富管理高地的思路。此后,虹口金融产业发展迅猛,金融集聚效果显著。数据显示,2010年以前,虹口全区金融企业总数仅78家,且主要为银行和证券公司营业部。在吴清出任虹口区长两年后,入驻的金融机构数量增幅已超300%。

而截至2015年4月底,虹口区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052家,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其间,虹口区还在吴清的力推下,先后成立国内首个对冲基金园区,以及上海风险投资中心等一系列专业金融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吴清主政虹口区期间,也与上交所有着不解之缘。2011年3月,首届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便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承办,而此后的六届论坛均由虹口区和上交所承办。在打造对冲基金产业园时,虹口区先后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工行上海分行、中行上海分行、交行上海分行及东方资产上海办事处、信达资产管理上海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财富管理高地建设积累充分后备力量。

实际上,虹口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毗邻陆家嘴和外滩金融中心,坐拥北外滩航运中心,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相当突出。但在此前,外界对上海金融聚集带的印象仅限于浦东的陆家嘴或黄浦的外滩,而虹口则历来被认为是上海的航运中心之一。在吴清主政虹口期间,虹口北外滩地区从原先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变为“航运金融双重承载区”,明确了“航运+金融”双重定位。

其中,作为虹口建设金融中心计划的一部分,吴清对于虹口对冲基金园区的快速落地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2013年10月18日,上海对冲基金园区在虹口区正式揭牌,这是国内首个对冲基金集聚园区。“在成熟市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对冲基金已成为资管领域重要的运作模式和投资标的;而国内对冲基金发展仍处于萌芽状态。”当时吴清预期,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和供给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将有一个飞跃。

当时,国内的对冲基金行业尚处于起步萌芽阶段,吴清认为,作为财富管理的高端业态,对冲基金前途不可限量。吴清当时对媒体表示,“后续将依据园区发展情况进一步营造适合对冲基金业态的发展环境,同时引入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从后台保障和服务配套等方面为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量身定制专业园区。”

首批入住园区的一家阳光私募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虹口区优厚的扶持政策在公司选择落户虹口中占据很大因素。“虹口区在政策上包括企业扶持、人才扶持、相关配套服务支持等,解决了我们很多后顾之忧。”对冲基金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可以说“留人”是核心,对人才的扶持力上,虹口区可谓煞费苦心、软硬兼施。

硬件上,在寸土寸金的北外滩为对冲基金员工提供金融人才公寓等帮助。在软件方面则更加不遗余力。“虹口历史底蕴丰厚,不少知名的中小学、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和商业文化设施坐落于虹口,”吴清当年对媒体介绍说,“我们将为金融高端人才在就医、落户、子女就学、置业方面提供便利。”

而正是吴清的积极推进,虹口区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也在财富管理类金融服务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根据当时的报道称,区金融办主任经常自己去机场接送机构代表;区人社局局长为解决人才落户问题而四处奔走。

“券商屠夫”处置31家证券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0年调任虹口区工作之前,1965年4月出生的吴清曾在证监会任职多年,真正让吴清声名大噪的,便是这一时期对券商行业的铁腕整治。

2001年起的5年大熊市,让证券行业多年积累的风险不断暴露。2003年下半年起,进入风险集中爆发的阶段。行业连续亏损,资金缺口巨大,挪用客户资产、坐庄等违规问题普遍。最艰难的时候,全部130多家券商的净资产仅为386亿元,违规负债数以千亿计,而4年熊市中累计亏损额高达831亿元。部分公司面临严重的支付危机,证券交易结算潜伏巨大的系统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那段时间是证券行业面临自产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一批证券公司多年积累的风险呈现集中爆发态势:多家公司的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行业信用大幅下降,增量资金急剧减少、存量资金不断流失,经营环境持续恶化;部分高风险公司问题的暴露引致债权人严重不安,对证券公司账户甚至客户资产申请查封冻结,个人债权人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可以说,当时证券公司的风险已经严重危及资本市场的安全,并波及社会稳定,情况十分严重。随后,2004年证监会启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一场铁腕政策之下的券商清洗运动由此展开。而证监会风险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2005年,当时年轻的证监会官员吴清从机构部主任改任风险办主任,专事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

在吴清时期,中国券商走过的是从“死”到“生”的惊险历程。几年中,吴清和风险办的同事们一起处置了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券商等31家违规证券公司,其中,推动26家公司进入司法破产程序,其余5家以其他方式完成收口。而年轻干部吴清也因其强硬的作风被证券界称为“券商屠夫”。

同时,券商监管也完成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的转变,相关法规和制度不断完善,券商市场化退出的配套措施和有效机制逐步形成,券商合规意识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得到增强。通过几年时间的风险处置和整改重组,证券行业高达2853亿元的历史遗留风险全部化解,流动性缺口问题全部解决,账外经营全部清理或纳入账内反映。从2006年起,证券行业扭转了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即使在遭遇股市单边下跌的2008年,证券行业仍然保持稳健经营。

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和《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两个条例体现和细化了《证券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法律对证券公司监管和风险处置基本制度的有关规定。至此,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证券公司历史上存在的问题和遗留的风险基本已全部解决,证券公司财务上的一些漏洞或长期遗留下的缺口被全部填满。

券商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情况复杂、耗时漫长,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回顾整个过程,吴清当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们是平凡的人赶上了不太平凡的时候。别无选择,只有去面对、去应对,以更大的勇气去面对,以更大的努力去应对。”

对于吴清回归证监系统,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吴清是监管工作出身,对于处理券商问题有手段,因此短期对于券商会是利空。比如,经纪业务中所有股票的交易都在交易所撮合,这块要占到券商超过50%的收入,此外券商投行等业务也是要直接与交易所打交道的。”

此外,去年底监管层就提出将部分执法权力下放到交易所,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曾表示,“证券交易所具有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且具备履行案件调查取证工作职责的组织和人才条件。”根据安排,沪深交易所将成为稽查执法力量的重要补充。沪深交易所将设立独立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隔离。负责承接调查的案件主要包括五类,即涉及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欺诈发行等件;与上市公司相关的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案件;债券市场案件;与境外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相关的跨境执法案件;以及证监会采用一事一委托方式委托的其他重大、新型、跨市场等特定案件。

严打老鼠仓

正是在券商综合整治中的铁腕表现,吴清受到领导的赏识,成为当时证监会里年轻的“后备干部”。当时,有统计称证监会参与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近20位各级干部相继获得提升。

2009年初,在特殊时期成立、已行使完其职能的风险办被曝出将被撤销。随后,是年3月6日,在风险办“快没事可做”的吴清,被任命为基金部主任。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分管基金部的副主席正是日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而落马的“发审皇帝”姚刚。

彼时,基金业“老鼠仓”为祸已久,当时的投资者迫切企盼监管层利剑出鞘,铁腕斩除“老鼠仓”毒瘤,重振市场信心。2009年上任伊始,很少接受采访的吴清就对媒体表示,“老鼠仓行为是监管部门最不能容忍的,发现一起就严厉打击一起,绝不手软。”

很快,吴清严打“老鼠仓”的作为再次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09年6月的“张野案”到2010年7月公布的“刘海”“涂强”案,均是证监会近年来对基金经理“老鼠仓”行为最为严厉迅速的处罚。其中,证监会对“张野案”从立案到审理完毕仅用了47个工作日。

历史数据显示,仅2009年,证监会通报共计对13家基金公司进行稽查,对14名从业人员进行处罚,包括2名总经理、4名副总经理、4名督察长、4名基金经理。实际上直至2010年11月去地方任职,吴清真正主管基金部的时间并不长,但却为整个基金行业留下浓重一笔。

在吴清时代,当时的基金业也是明显感受到两个生态的变化:“监管更严了、发基金更方便了。”吴清上任后的另一个明显变化是,基金监管要朝着更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基金发行制度改革上,虽然产品审批制依然无法改变,但市场化的进程已经加快,基金公司新产品审批的流程和速度明显快了。

基金业规模也在吴清时代结束下滑,从2009年3月底的20069.42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21675.27亿元。同时证监会对新基金公司的设立也持宽松态度。基金业打破了近两年未有新公司诞生的沉默格局,2010年,纽银梅隆、浙商基金陆续成立。

对于金融监管,吴清有一套自己的思路。2009年,吴清曾在《中国证券》杂志撰文指出,金融监管必须同时关注合规性和审慎性的问题,时刻防范和及时处置系统风险。他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无疑是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和维护金融系统安全,但在有效实现目标的方法上并无定规,有时找到又放弃。他认为,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和监管意愿往往是靠不住的,因此金融监管不能留有缝隙。美国虽然有复杂而高成本的监管体系,但对场外交易市场(OTC)及对冲基金等方面却疏于监管。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西部证券去年净利润上涨超170%,分红超4亿元
A股惊现“最强幼儿园”:云南一幼儿园豪掷千万炒股,成九鼎投资前十股东
五一旅游业迎小高峰:北京某酒店价格上涨2倍,烟台因华晨宇演唱会火爆
广东年收租1.6亿元“土豪村”入股券商,近3亿元拿下中山证券部分股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