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创新里的青年力量

2016-06-03 17:46:00
来源: 时代周报
“粤剧跟京剧和昆曲等戏剧形式相比,更加包容并且敢于打破常规,这跟广东省包容的文化氛围是一致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延续粤剧的发展,将粤剧更好地融入现代文化中去。

时代周报记者 赵天琦 发自广州

5月9日,星期一傍晚,骤雨初歇,散发出初夏时节的凉爽。位于越秀区的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剧场内,上千个座位,座无虚席。美轮美奂的灯光,意境优美的背景,一出流传千百年的爱情经典正在舞台中央上演。

女主角白素贞袭一身白衣,轻启朱唇,一段温婉凄楚的唱曲随之娓娓而来。一曲唱罢,掌声四起。白素贞拾阶而上,立于断桥中央,与许仙执手相望。

这一出《白蛇传·情》,由广东粤剧院在原版《白蛇传》的基础上全新改编,成为蕴含现代审美内涵的全新之作,2014年10月首演后,反响强烈。此次出演,是作为“粤剧校园行”系列活动的专场之一,台下的许多观众是来自广州各所高校的学生,还有广东省委党校2016年中青班部分学员。

“在开始粤剧校园行活动之前,我们也曾经担心过学生对粤剧的接受能力会不会比较低?但是真正表演下来,我发现,大学生还是很喜欢粤剧的,只是平时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我们希望为他们提供更多这样近距离感受粤剧的机会。” 《白蛇传·情》主角白素贞的饰演者曾小敏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

身为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曾小敏一直走在粤剧的创新路上。“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内,广东粤剧院一直在粤剧的创新上不断下功夫,推出了《梦·红船》《决战天策府》、《白蛇传·情》等一系列创新剧目。粤剧的创新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也是为了将粤剧与现代审美艺术融合,让粤剧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在曾小敏看来,粤剧的创新与普及相辅相成。

入行:美丽的误会

演出开始一个半小时,剧情急转,从柔情蜜意的断桥初遇走向扣人心弦的水漫金山、闯阵救人。戏剧矛盾走向高潮的同时,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打戏轮番上演。在白素贞与法阵守卫缠斗不休之时,台下观众的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与戏中执着、果敢的角色相比,走下舞台卸去妆粉的曾小敏显得亲切得多。

白色T恤、黑色休闲裤加一双运动鞋,一身短打装扮让人无法将眼前的这位“美女”与粤剧院副院长的身份联系起来。但曾小敏已是一个有25年从艺经历的“老戏骨”了。1991年,年仅13岁的曾小敏从佛山三水来到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学校的招生考试。最终,曾小敏从上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粤剧学校50名新生之一,由此开始了自己的粤剧演艺生涯。

提及当初为何会选择粤剧演艺道路,曾小敏向时代周报记者坦承,这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曾小敏原本打算从事的艺术领域是美术,暑假时还多次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的暑期班,而参加粤剧学校的考试则是出于父母朋友的推荐,此前,曾小敏甚至从未接触过粤剧。正是这次阴差阳错,为粤剧表演提供了一位极其优秀的人才。

1997年,结束了6年戏剧学习的曾小敏被招进广东粤剧院,成为粤剧院一团的演员。因在校成绩突出,曾小敏一入团就获得了担当《寒江关》的主演机会,但这让初出茅庐的曾小敏感受到了压力。“虽然已经经历了6年的粤剧学习,但当时自己还是很稚嫩,在与一些资历深的前辈合作的时候觉得有些力不从心,甚至有一些挫折感。所以我决定还是从头做起,跑龙套开始,慢慢锻炼,也可以逐渐积累信心。”曾小敏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7年间,在不断的摸索和练习中,曾小敏渐渐找到了感觉,演技日趋成熟,演艺道路的转折点亦随之出现。

2004年,广东粤剧院筹划在原本两个剧团的基础上成立青年团,致力培养粤剧青年演员并希望通过年轻人的开放思想为粤剧创新注入活力。青年团平均年龄22岁,是粤剧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年轻的曾小敏担任起副团长的职位。

创新:从最传统的剧目开始

青年团的成立为粤剧人才的延续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粤剧创新开拓出了新的可能。

“现在整个剧院60%-70%的人员都是年轻人,这样的年龄层次让整个剧院更有活力。大家想法很多,也敢于打破常规,这次演出的《白蛇传·情》就是一部从剧情结构、唱曲、唱词到舞美灯光做了全新改编的新戏。”曾小敏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谈到改编传统剧目《白蛇传》的初衷,曾小敏表示,她个人在2014年举办的艺术专场表演为改编提供了契机。“《白蛇传》本身是我非常喜欢的题材,整个故事情节完整又跌宕起伏。在准备专场表演的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加入一些现代审美的成分进行突破创新?我不想仅是表演传统剧目,还是希望能为观众呈现出一些新的内容。”

2013年底,《白蛇传》的改编工程启动,曾小敏这才发觉“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听说我要改编《白蛇传》时,很多人都劝我不要碰,因为这部戏实在是太传统了,家喻户晓。而且改编过程中,有时候演员和导演的想法不一致,甚至有几次,大家都觉得改不下去了。但是冷静下来,又觉得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就会继续投入到改编工作中去。”

如此编编改改,不断排练,慢慢磨合,经过整整10个月的辛苦准备期,2014年10月,《白蛇传·情》作为曾小敏个人艺术专场的演出作品正式登台。整部剧时长达2小时15分,又唱又打的曾小敏演完整场稍显疲累,但“观众的掌声和喝彩给了我最好的反馈,一切都变得值得了”。

“粤剧跟京剧和昆曲等戏剧形式相比,更加包容并且敢于打破常规,这跟广东省包容的文化氛围是一致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延续粤剧的发展,将粤剧更好地融入现代文化中去。我们这出戏的导演、舞美还有许多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想法都很大胆,敢于尝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怕走得过头,观众接受不了。所以要在逐渐摸索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从初版到现在,《白蛇传·情》又先后经历了两次改版,以后也会继续完善。”2年过去了,曾小敏仍在不断调整自己,调整《白蛇传·情》。

播种:年轻人撑台脚

作为岭南文化的结晶之一,2006年5月,粤剧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粤剧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喜的是粤剧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粤剧的保护和传播势必得到加强;忧的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条件之一就是“处于濒危状态”,这说明粤剧的传承和延续出现了问题。

粤剧观众出现老龄化趋势是问题之一,如今的年轻人对粤剧了解十分有限。10年过去了,这仍是粤剧致力解决的难点。2015年,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伟时在粤剧艺术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强调,要尽快改变粤剧观众多为老年人的局面,多培养年轻观众。为此,广东粤剧院开启了长达数年的“粤剧校园行”系列活动。

曾小敏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去年一年里,粤剧院举行了十多场 “粤剧校园行”活动。“粤剧校园行”活动针对的不仅是大学生,还包括中小学生。除了邀请学生们观看粤剧,粤剧院还会安排有关粤剧常识的课程和讲座,年轻人甚至可以穿上戏服,学习“水袖功”等粤剧传统技艺,过一把“台瘾”。

广东粤剧院院长丁凡也表示:“我们不但要传承和发展粤剧,更加要努力培养懂得欣赏和喜爱粤剧的观众群体,在年轻人心里播下粤剧的‘种子’。通过这个项目,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粤剧、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让更多年轻人更早接触粤剧,一起‘撑’我们的文化。”

通过“粤剧校园行”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年轻的粤剧观众群体已经形成。据广东粤剧院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走进剧场看粤剧的年轻人逐渐增多,像《决战天策府》之类的剧目,年轻观众占1/3以上。

接受完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第二天,曾小敏准备去一所小学为孩子们上课,讲解关于粤剧的一些基本常识。“为小学生上课我反而压力很大,要准备很久,因为一定要让他们感兴趣,所以还让同事帮忙找到一些Q版的粤剧人物形象。”结束采访时,曾小敏向时代周报记者展示自己手机里的图片。从娃娃抓起的,不只是足球。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从豪车专属到国产电车标配,后轮转向真的让转弯更简单了吗?
因3亿欠款,凯撒旅业起诉前大股东海航,青岛国资入主后加速扩张
东北证券去年自营业务收入大增超2倍,沪深交易所首发保荐项目连续两年挂零
三六零2023年报: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65.84%,近两年复合增速达136.26%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