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iPhone 8新产业链:争独家竞争激烈,行业洗牌苹果供应商

2017-09-12 03:17:55
来源: 时代周报
如无意外,作为苹果手机面世十周年的献礼,也是重新激活中国市场的拳头产品,iPhone 8于美国时间9月12日正式发布。

时代周报记者 陆一夫 发自广州

如无意外,作为苹果手机面世十周年的献礼,也是重新激活中国市场的拳头产品,iPhone 8于美国时间9月12日正式发布。市场调研机构Fluent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有79%的iPhone用户打算购买另一款iPhone来取代目前的手机,其中约有40%的人准备选择iPhone 8。

但据时代周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由于组装工艺较为困难,此前iPhone 8的良品率只有35%,接近新品发布会前夕才提升至接近50%的水平。上述业内人士透露,预计10月底至11月初,iPhone 8的良品率才会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短期内iPhone 8的出货量将出现明显的缺口。

这对于国内的苹果供应商而言显然是一个坏消息。考虑到iPhone 8的缺货情况严重,而同一时间华为的Mate 10和三星Note 8上市在即,iPhone 8的潜在消费者可能将被二者分流。

事实上,成为苹果供应商对于国内企业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了能够持续获得来自苹果的订单,国内的供应商不得不跟上苹果的技术标准,来自iPhone的海量订单极大地倒逼了这些企业进行自我改革。

不过,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iPhone的销售量增长已经大不如前,反观国产手机厂商的崛起带来了更多的机遇。面对智能手机行业的深度洗牌,这些苹果概念公司该何去何从?

C01-1.jpg

转向独家供应商

根据苹果披露的2017年供应商显示,在主要的200家供应商里,美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囊括166家,占总供应商的83.42%,呈现四强称霸的局面。其中美国、中国台湾和日本的供应商数量为46家、45家和44家分列前三,而中国企业(含香港)今年新增五家厂商,以31家的成绩位居第四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位居第五大供应商的韩国在今年的iPhone新品中地位超然,甚至对iPhone新品的价格起到决定性作用。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iPhone 8将采用柔性OLED面板和OLED触控面板,而目前智能手机OLED市场中,三星显示屏占据了97%的市场份额。此外,iPhone8使用的NAND闪存相当一部分是由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第1位的三星电子和第4位的SK海力士提供,其所采用的双摄像头组件大部分是由韩国电子零件制造商LG旗下子公司LG Innotek生产。

而中国供应商则主要向苹果提供声学器件、外壳、柔性基板、放水部件和代工组装等服务,但利润率却相当低。2013年由Financesonline绘制的一副苹果供应链信息图表中显示,一部iPhone中85%是在中国组装,原因是从组装效率来看,中国工厂(如富士康)招工极其容易,且数量庞大,只要稍加培训,便可在流水线上做重复劳动。

尽管如此,中国代工厂所分享到iPhone利润却极为微薄。根据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写的论文《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路利润》分析,2010年苹果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58.5%的利润,而中国大陆的劳工成本只占了1.8%。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近年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减少了供应商的层级,转而倾向于采用独家供应商。“以前苹果的做法是保证供应稳定,货比三家,因此国内有多级供应商。但现在尽量是独家供货,这意味着iPhone的订单竞争将更加激烈。”不过苹果公司方面未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这一说法。

由于此次iPhone 8对供应链的要求更加严格,其良品率不足以应付目前庞大的需求量。据《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指,新iPhone选用的OLED屏幕生产过程出现问题,延误1个月,故可能延迟交付,从而影响初期销售。

“苹果模式”

一部售价接近1000美元的iPhone 8,大约需要500个零部件组成,这由200家主要供应商提供。但苹果对这200家供应商的管理堪称极致,其要求了解每一个元器件的来源、研发、生产、测试等过程,完全控制手机生产的每道环节。此前时代周报曾报道过,苹果一直将大量手机工程师下派到元器件工厂,共同开发,“就算富士康只是个组装工厂,但苹果仍派驻了近2000名工程师”。

苹果对供应链的无缝把控,被业内友商称为“苹果模式”。除了严苛的保密协议和工序要求,苹果在零件议价上具备相当强的能力,特别是以前iPhone销量稳步增长的时期,苹果较其他手机厂商更具成本优势。

但面对苹果的高规格刁难,国内供应商并没有知难而退,相反在跟随苹果的路上越走越远。2012年苹果在全球拥有156家官方的产品和零部件供应商,当时中国有8家上市公司入围,包括A股中的安洁科技、环旭电子、比亚迪、歌尔声学等。

时至今日,中国的苹果供应商规模已经扩大至31家,如生产前置镜头模组的欧菲光、生产屏幕玻璃的蓝思科技、无线充电的立讯精密和信维通信、生产电池的德赛电池和欣旺达、从事生产声学模组的歌尔声学、检测设备生产厂商光韵达、显示屏加工设备生产厂商精测电子、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大族激光等等。它们被誉为是站在巨人苹果之上的新兴公司,iPhone的出货量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以大族激光为例,因为苹果新品对精密制造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带动了整体上游供应链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全面升级,使得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大族激光从中获得更多订单。今年上半年,大族激光的苹果订单就确认了25亿-26亿元,预期三季度苹果相关的订单也有望达到10亿-15亿元。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成为苹果供应商不仅仅只是订单和经济利润,而且还包含着其他隐性的好处,例如公司管治的现代化、技术创新的领先优势,以及跻身世界一流供应商之列的巨大荣誉感。

“苹果是全球最优秀的消费电子品牌,能成为苹果公司的供应商并在相关产品供货中占到巨大份额,这应该是我们的骄傲。”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苹果合作之后,她便开始考虑向湖南扩张生产基地,“没有远景规划,做不好这么大的一个客户。”

唇亡齿寒

然而好景不长,iPhone的销量增长放缓来得比想象中更早。

受到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放缓影响,iPhone的增长空间也接近天花板。根据“互联网女皇”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ary Meeker发布的最新年度互联网趋势(Internet Trends)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34亿,渗透率为46%,与此同时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仅增长3%,远低于2015年的10%。

再加上近年新款iPhone的创新力度不足,消费者更换iPhone新品的意愿也在降低。以iPhone 7为例,市场分析公司 CIRP 公布的数据显示,基本类似iPhone 6s设计的iPhone 7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旧款机型,而不是最新的iPhone 7。

在中国市场,iPhone遭遇到国产手机厂商前所未有的大围剿。根据IDC发布的公告称,去年中国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为4.67亿部,同比增长8.7%,但与此同时苹果的出货量下降了23.2%,总计只有4490万台。而华为、Oppo和Vivo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前三强的席位,出货量分别为7620万部、7320万部和6320万部。

由于中国市场增长乏力,iPhone去年全球出货量下降了约7%。因此iPhone 8将具有决定性意义,分析师普遍预计拥有无线充电、面部识别等重磅功能的iPhone 8将会带来一个超级更新周期,从而提升iPhone的销量。孙燕飙亦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新推出的三款iPhone中,预计iPhone 8将承担起60%的销售量。

iPhone销量的下滑,直接影响了上游供应商的市场选择,甚至可能意味着死亡。2014年10月6日,苹果公司的蓝宝石屏供应商GTAT宣告破产,当日股价暴跌90%,原因是GTAT的蓝宝石屏幕的整体良品率只有30%左右,无法实现量产,这导致其失去了来自苹果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GTAT仅仅一周后,台湾第二大触控面板生产商胜华科技也由于业绩恶化而宣布破产,原因在于当时的iPhone 5放弃了原来iPhone 4以及iPad所需要的触摸屏,而选择了更薄的内嵌式屏幕,胜华科技因此而遭遇灭顶之灾。

摆脱苹果依赖症

成也苹果,败也苹果,GTAT和胜华科技的结局敲响了警钟,越来越多的国内供应商不再将筹码只押注在苹果身上,而是选择分散投资,向多元化方向扩展。

以蓝思科技为例,这家从10年前就开始为苹果提供玻璃防护屏的中国供应商,在2015年起就不在年报中提及苹果,即使苹果一直是蓝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户。

与此同时,蓝思科技加快了扩张和转型的步伐。今年蓝思科技宣布全面发力开启3D曲面玻璃生产项目,其不但首创四面弯曲3D玻璃的加工方法,而且还实现了对VIVO、华为新机型四面弯曲3D玻璃面板及后盖的独家供货。

此外,蓝思科技在今年上半年还耗资18亿元在国内外购置新厂房和设立子公司,业务版图将从单一的出货屏幕盖板玻璃向“屏幕盖板玻璃+后盖玻璃+金属中框+生物识别模组+触控屏幕贴合”五项业务转型,这一思路与欧菲光的扩张路径相似。欧菲光在触摸屏业务稳固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重金快速切入显示模组与全贴合加工,然后再投建摄像头、指纹识别模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超过30倍的增长。

而一直为苹果提供声学部件与触控马达的瑞声科技,也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加大资本投资,大概有50%都会投向非声学领域,其中光学业务将是新的增长点。

“鸡蛋不应该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供应商的普遍共识。”在孙燕飙看来,国内供应商无法分享到苹果生态圈的更多利润,“iPhone的销售量在放缓,但苹果依然可以通过软件层面的服务维持营收增长,这是供应商及时转向的关键原因。”

随着国产手机厂商的崛起,供应商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苹果,华为、OPPO和小米等品牌的出货量增长抵消了苹果订单减少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经受住苹果严格的供应链把控考验后,这些供应商有更好的经验去满足国产厂商的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内供应商对苹果的依赖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实现摆脱,目前在苹果的上游供应链里,前30家供应商营收来自于苹果的收入占比均在40%以上,这意味着iPhone新品尤其是iPhone 8的销量将对其未来一年的营收有着重大影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剑指3400亿锂电新局,外来巨头抢滩“亚洲锂都”:与“地头蛇”争锋,谁将胜出?
轻资产运营模式锋芒渐露 晶科科技2023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升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