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业去产能进行时

2017-10-17 11:11:19
来源: 时代周报
而在制造业重镇广东佛山,一场针对传统陶瓷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 广东佛山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而在制造业重镇广东佛山,一场针对传统陶瓷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

总部位于佛山的新中源陶瓷企业集团国际贸易总经理霍锦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借助去产能的时代大势,把企业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变成集约型,转变以往以量取胜的思路,如何全面实行绿色生产,将成为企业生存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佛山市发改局副局长宋树龙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佛山在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一直在积极探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降产能,不走“以量取胜”

“其实陶瓷行业产能过剩已经不是一个新说法了。”霍锦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早在2015年左右,市场上关于陶瓷行业产能过剩的声音就已经不绝于耳。但得益于当时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还是有许多社会资本愿意进入到陶瓷行业当中。

在经历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有着“佛山名片”之称的佛山陶瓷制造业的总产量已经达到约20亿平方米/年,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年,陶瓷产量占全国3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70%以上,陶瓷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霍锦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佛山陶瓷业最繁荣的时期,完全可以用“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来形容。“当时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出来的瓷砖都是批发商排着队等着拉走,根本不愁没有生意。”

陶瓷行业为佛山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因为生产工艺的落后,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高污染、高能耗、非标准化的三大“痛点”成为陶瓷企业发展的瓶颈。

霍锦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只要有钱,靠招聘就能在短时间内组建一家陶瓷企业。“从生产研发到产品把控再到销售和物流,陶瓷行业经历多年所建立起的产业链和人才储备,使得这个行业的门槛已经降到不能再低了。”

霍锦祥还表示,前几年跟风进入陶瓷行业的老板,绝大多数是盲目跟风的投机者。听说什么产品流行,就生产什么产品,看到某个同行的成功,马上就照搬。在产品短缺的过去,这种办法能达到效果,但到了今天已经不再可行。而也正是这些投机者,使得陶瓷产业的产能不断盲目扩张,形成了今日的一个局面。

在霍锦祥看来,未来陶瓷行业“大鱼吃小鱼”的格局已经显露出来,“以量取胜”老路已经不可能再走得通,投机取巧,盲目扩张的“小老板”,将在这一轮的去产能大潮中从此销声匿迹。

陶瓷产业升级:将环保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佛山,去产能的“战争”早在2008年就已经打响。这一年,佛山实行了产业转型升级,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的陶瓷企业,外迁或者是退出了市场。

2014年佛山发布陶瓷、玻璃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环保整治方案。当年统计显示,佛山的电厂、陶瓷、铝型材、玻璃制品四大行业,2013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市64%。

佛山市环境保护局介绍,2016年11月28日至2017年1月16日,佛山在办理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案件过程中,共责令整改203家企业,立案处罚283家企业,关停取缔172家企业,查封扣押4家企业。其中被关停取缔的企业,100%为无牌无证小作坊。

霍锦祥在采访中指出,纯粹追求低价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陶瓷产能过剩现状的不断持续,陶瓷企业想要突围,就必须摆脱过去“以量取胜”的传统竞争方式,把消费升级放到产品研发的主导因素上。

不少佛山陶瓷企业已经开始走高附加值之路,更加注重品牌,更加注重设计,更加注重创新。

一家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表示,他的企业不但在意大利设立了研发设计中心,而且每年还会高薪聘请意大利设计师来佛山工作。正是由于产品受欢迎,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有意大利代工厂主动做贴牌生产。

在霍锦祥看来,中国陶企当下面临的问题,是面临行业危机、产业发展衰退时,企业是否有想办法积极提升品牌品质,而不是通过价格竞争求得生存。

“虽然当下我国陶瓷行业在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迫下进入低迷期,但随着2020年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中国的消费者升级时代也伴随而至,陶瓷行业即将迎来巨大商机也是不争的事实,”霍锦祥说道。

霍锦祥建议,在“去产能”的过程中,更多能生存下来的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提升,找准服务圈子、提升设计能力等。“消费市场不再是平的,而是由多个不同的圈子构成,不同的圈喜欢不同的风格。差异化市场带来的好处就是消费者在支付意愿上的不断提高。”在霍锦祥看来,在“后去产能时代”,陶企更加应该把盈利点放到设计和服务上,以产品的品质取胜。

9月初,佛山市环境保护局发布公告称,拟出台《佛山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及分工实施方案》(下称“佛山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方案明确指出:佛山辖区内不再新建陶瓷厂(新型特种陶瓷项目除外),严格控制日用玻璃制造等项目建设。

虽然佛山市环保局的一名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制定方案是“赶走污染,不赶走企业”。但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陶瓷行业工作者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政府对于陶瓷这类容易造成高污染,高能耗负担的企业,已经从过去的经济导向转变为现在的环保导向。“未来陶瓷行业不再是在利益和环保之间取平衡,而是要把环保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去。”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近10年重大创新!隆基绿能发布新硅片产品,“卷”技术破局光伏硅片价格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