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攻坚倒计时:国税总局批数据交接慢 有些地方想抢收

2016-04-26 11:42:59
来源: 时代周报
“营改增以后,有些地方政府口袋里没有了粮食,出于本位主义,因此就想抢在全面推行营改增之前‘捞一把’。这是竭泽而渔的表现。”

时代周报记者 付聪 发自广州

4月21日,清晨9点刚过,广东珠海高新区纳税人服务大厅里,1号厅的8个窗口都改成了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绿色通道,厅内咨询营改增的热线电话一直响个不停。

当天离5月1日全国全面推行营改增的期限已不足10天。珠海高新区纳税人服务大厅里忙碌的景象,是当下中国基层税务局为了迎接营改增到来的真实写照。4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税务总局调研营改增时,还直接连线了珠海高新区纳税人服务大厅,肯定了国税地税推进营改增的工作成果。

但不可忽视的是,全国范围内推行营改增尚存在误区和“硬骨头”:就在4月1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表《切实做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前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在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前,有些地方出现营业税、营业税改征的增值税等收入非正常增长的情况,“甚至出现了搞运动式回溯性清税,以及弄虚作假收过头税”的案例。

“营改增以后,有些地方政府口袋里没有了粮食,出于本位主义,因此就想抢在全面推行营改增之前‘捞一把’。这是竭泽而渔的表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这样解读两部委发出通知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营改增的全面推行,将会覆盖被专家称之为“硬骨头”的最后四个行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可以说,营改增攻坚战在最后的落地冲刺阶段,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今年将减税5000亿元

“营改增是在分税制大的框架下,实现减税和完善税制,目前来看,减税最好的办法就是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中大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说道。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迅速,使得中央下定决心进行税改。于是在1994年的元旦,分税制正式推行。

分税制推行之后,当年1月环比税收就增长61%。在那之后,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中央财政实力不断加强。1993-2012 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由4 349 亿元增加到56 175 亿元,增长了26. 96 倍。

可硬币总有两面,随着分税制的推行日长,税制的缺陷与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首先,不少专家指出,中央政府税收比重过高,地方政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汲取能力;其次, 由于营业税的征收依然延续1994年税改之前的做法:在生产流转每一道环节都按照销售额全额征税,这就会形成明显的重复征税,对企业发展不利;再次,随着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需要,降低企业负担已然成为重要配套措施。

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是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最早于2012年在上海开始试点,取得一些经验后逐步推开,到现在全面推开试点,可以说迈出了重大一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通过税制结构的优化来引导和推进资源配置的优化,营改增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改革发力点,营改增具有扩大抵扣链条、减少重复征税环节的作用,有助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国家税务总局预测,实现营改增,能带动GDP增长0.5%,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0.3%,居民消费增长1%,拉动出口增长0.7%,带来新增就业岗位约70万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推行营改增试点以来,营改增已累计减税6000多亿元,而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行,2016年减税更将达到5000亿元,这相当于2015全年税收收入的5%,大约涉及1600万户纳税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减税降费主要通过改革来进行,而营改增就是最大的税制改革。通过给企业减负,为企业创新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条件。”

动了地方财政的奶酪

“营改增现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如何落地。” 刘尚希强调说。营改增落地的困难之一,便是动了地方财政的奶酪。

分税制改革之后,营业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以2011年为例,地方营业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2.85%。营业税成为历史后,势必会影响地方的财政。

就在4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指出部分地方出现了营业税、营业税改征的增值税等收入非正常增长的情况。这其中既有经济企稳、房地产业回升等原因,也有搞运动式回溯性清税,甚至弄虚作假收过头税等因素。

好几位专家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确实是这些行为出现的主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这样“非正常”增长情况也并非第一次出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部分地方政府将基数做大、提前收税以避免被中央财政收走的现象也很明显。

“实际上,地方政府推行营改增,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通过营改增实现企业减税降负,可以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把‘鱼儿’养肥,最终可以把市场的蛋糕做大。”徐洪才分析说。他认为在短期内,地方财政的税收肯定会减少,“不应该想着拆东墙补西墙,地税缺口肯定暂时填不上。”

中央也了解地方财政的压力。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管理权限方面给地方适当放权。”

在4月1日下午,改革“倒计时”一个月之际,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就指出,“经全国人大批准,我们把赤字率增加到3%。这一增加部分主要是用来减税,而减税的主要渠道就是营改增”。

随着营改增的推行,地方也将失去其主体税种,刘尚希曾专门撰文,指出营改增后,地方主体税种缺失,如何重构地方税体系,就成为首要问题。

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坦承,地方税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中央是希望在全面推行营改增的过程中,再来解决营改增出现的问题。”林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力啃四大硬骨头

营改增试点以来,所包含的行业领域一直在逐步扩大,从当初上海试点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再到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也纳入试点。

如今,随着5月1日营改增的全面推行,营改增也即将覆盖到最后四个行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而这四大行业的改革难度是最大的。据《人民日报》报道,营改增全面推开,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纳入试点,涉及1000万户纳税人。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属于流动性大,涉及跨区域征收的行业。相比之下,建筑业由原来3%的营业税率调整为11%的增值税率,在四大行业中税率“跳跃”幅度最大。建筑业税负只减不增,是此次改革的难点。生活服务业则是很多交易行为金额太小,不易开增值发票。

“这几个行业确实是营改增的‘硬骨头’,从征收增值税的实际角度来讲,都不好操作。”徐洪才分析。

在4月初的总理连线中,李克强总理就特意询问了关于珠海高新区建筑业纳税人对改革的反应。据时代周报记者查阅,珠海高新区整个辖区内,建筑业有260户,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由于建筑行业税源零散、流动性大,税务部门管理起来的难度也就相应加大。

为了推进房地产营改增的基层工作,珠海高新区税务部门多管齐下。4月份以来,他们已经联合给四大行业轮流进行了培训。此外,珠海高新区税务部门还直接对大型房地产公司的50名会计展开专门的单独培训。根据珠海高新地税局资料显示,格力地产财务总监王黎萍就表示通过政策辅导,及时解决了他们的困惑。

需要看到的是,通过营改增也将对四大行业产生显著的帮助。徐洪才认为实行营改增可以让房地产业减少企业成本,这就有利于房价的下调:“房子便宜了,就更容易卖得出去了,这就有利于去库存。”

徐洪才还表示,除了来自四大行业的挑战,目前国内营改增还存在一个问题:在对待企业和行业上,应该有所区分,不能像现在这样“一刀切”。

国地税联合护航

在这次营改增攻坚战中,总理点名的珠海高新区基层税局,将对全国的营改增有一个示范意义。

2015年6月,珠海高新区成立全省首个国地税一体化联合办公大厅,国地税联合办公,至少让办税时间缩短了一半。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在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出营改增的全面推行时间后,很快,珠海市领导就向珠海各个分区下达了营改增的落实任务。

由于营业税是地方税,因此,营改增落实的第一步便是地方税务局需要将营业税纳税人的整体数据与资料,通过由国家开发的金税系统,转交给地方上的国家税务局。时代周报记者获悉,虽然都是税务局,可是国税和地税部门之前使用的是两套金税系统。数据迁移之前,需要经过不同标准的转换。

在总理连线前,珠海高新区地税部门用了3个工作日将辖区内3679户的纳税人征管信息全部转交给了高新区的国税部门。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从4月20日开始,国家税务总局每天都会召开以营改增为主题的视频会议。据悉,国家税务总局的领导也批评了有的地方数据交接工作的进度过慢。

数据交接完成后,这些营业税的纳税人数据录入了国税总局的系统后,国税总局便将这些数据整理分析,并走访数据有误的企业。

现在,珠海市国税局每天都关注着税机装机的数据进度。他们必须要确保5月1日那天,纳税人能够开得出增值税的发票。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珠海高新区的装机比例已经达到了84.6%。

此外,借助国地税联合办公的契机,珠海市高新区国地税部门还推出了干部互派制度。高新区地税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被派到了国税政策法规股,专门负责“营改增”的工作。地税的工作经验使得他知道如何向企业宣传营改增。

数据显示,根据对移交的“营改增”企业的初步测算分析,高新区涉及此次营改增纳税人共2857户,预计全区2016年约为纳税人减税1.3亿元。

林江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他十分赞同国地税联合办公:“营改增也是一个推动国地税联合办公的契机,营改增落地的顺利实行,必然离不开国地税的合作。”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物流资产被调仓,传万科拟出售普洛斯股权,曾出资157亿元购入
股价涨幅第一!中信银行年内涨近50%,超10家上市银行获大手笔增持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