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阅读:一个人的图书馆

2016-04-19 03:55:12
来源: 时代周报
4月14日下午,时代周报记者搭乘地铁,抵达了广州的南端:南沙区东涌镇文化中心。在这里,有一家一个人的图书馆:黄桂婵是这里唯一的正式员工,她是馆长,也是管理员。

时代周报记者 高扬 发自广州

4月14日下午,时代周报记者搭乘地铁,抵达了广州的南端:南沙区东涌镇文化中心。在这里,有一家一个人的图书馆:黄桂婵是这里唯一的正式员工,她是馆长,也是管理员。

在去年“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上,这家图书馆获评广东百家示范单位之一。

黄桂婵是一个眷恋东涌的人。她出生于旁边的鱼窝头镇,毕业后就在东涌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一切以平静快乐为主。“笑多一点,人就没烦恼”。东涌没有让她的希望落空。2011年至今,东涌先后获评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宜居小镇等称号。据史书记载,东涌一带原是南宋末年中原居民南下以后,在浅海上人工围堤而成。2012年,这里的建筑统一整修后,更具南方小镇的韵味。

黄桂婵性格腼腆,喜欢安静,习惯稳定。她说自己的工作一直是与书打交道:毕业后,前6年在东涌的新华书店,后4年在东涌图书馆。就这样,她在东涌镇两处图书最多的地方,至今工作了整整10年。

“应该算是有缘吧。我第一次去找工作就是在新华书店,觉得这样的环境很好,一做就很喜欢,不会计较什么,以前这样想,现在也是这样想。” 黄桂婵说。

2011年底,东涌镇新的文化中心落成,图书馆、影剧厅、体育健身、文娱晚会等社区活动更为集中活跃。今年1月,东涌图书馆重新装修了一次,书架都改成了上墙式,给阅读区和儿童区增添了空间,整体格调也变得更为温馨可爱。

如今,黄桂婵上6年级的儿子也经常来这里读书,参加一月一次的阅读分享会。在这个镇级图书馆里,中小学生和家长是主要的读者。图书被借阅最多的则是亲子类和文学类,每月一次的亲子类DIY活动和读书分享会,主要也是孩子参加。“来这里的主要还是以学生和年轻人居多,那些50多岁的老一辈,都不怎么读书的。”黄桂婵笑着介绍。对她来说,在这座图书管里,她同时体验着孩子的年轻活泼和工作的安静平稳。

在东涌镇太石村的工业园区,外来人员集中,东涌图书馆于是在这里建了自助借书机,一台机器存有几百本书,凭借书卡可以直接使用机器借还。

黄桂婵说,和市、区的公共图书馆联网后,东涌镇图书馆的借还书籍更为方便了。因为市图书馆的藏书更多,东涌的很多年轻人都去市里借书,在镇图书馆还书。“总的来算,每天的借还量有100多本。”

现在,东涌镇图书馆拥有8000多册藏书,每年更换2000本新书。“每年新华书店都会提供给图书馆一个备选书目,我就和文化中心的其他同事一起挑选新书,一般都挑新出版的文学作品和少儿图书。” 对黄桂婵来说,这样的日子像过节。

因为有义工帮忙,黄桂婵可以不用上晚班。此外,义工们还轮流,每人上一到两天班。有的义工已经连续三四年坚持值班,去图书馆帮忙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2013年开放的广州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日均接待读者近2万名,居全世界首位。与之相比,南沙区东涌镇图书馆占地只有200多平方米,每天的借阅量不足200本。然而,正是像东涌图书馆这样的街镇、社区级图书馆,将公共阅读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广州的每一个地方。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跨界白酒后又卖零食,“烤鸭第一股”全聚德结束三年连亏,等来的却是跌停
股价应声跌停,归母净利润下滑超90%!昔日PE大佬九鼎投资,正被房地产拖累
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批70家龙头和专精特企业聚集雄安中关村园区
“吉利公子”入主ST澄星首份完整年报出炉 业绩亏损逾六千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