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21年:一所商学院的自我革新之路

2016-03-22 10:13:40
来源: 时代周报
2015年,中欧迎来了发展历程上的分野—五地三洲教学时代的来临。瑞士苏黎世洛朗商学院成为继上海、北京、深圳、非洲加纳之后的第五个校园和教学点。

时代周报记者 杨静 发自上海

3月14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下称“中欧”)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校园迎来了第一批中国的企业家学员,他们学习的主题是欧洲的工业4.0,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小巧精致的苏黎世校园有着500位访问教授和欧洲700家企业的网络,成为了中欧向其他欧洲国家辐射非常重要的平台。

正如中欧两位院长李铭俊和佩德罗·雷诺在给1.7万名中欧校友的2016新年贺词中说道:“中欧以五地办学的新模式迈入了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从单向学习西方最佳管理理论与实践,到更具深度的中外管理教育双向互动;从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到向世界传递中国管理思想与实践。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在全球化的道路上,我们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就像一个小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中欧已经长大了,这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回顾中欧21年来的发展历程,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向时代周报记者如此形容。

话语背后所蕴藏的一切并不轻松。在中欧工作的19年间,张维炯和所有中欧人一样,每时每刻都在考虑如何提高中欧的办学质量;他也未曾预料到中欧每一步的发展会是如此艰难。

从无到有,这所诞生于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之外、坚持“拿来主义”的商学院经历了各种动荡、煎熬、争议,同时也在前进着、摸索着,踉踉跄跄地走着自己的道路。

事实上,中欧已经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它所倡导的国际化新思维已赢得主流商界的认同。在英国《金融时报》2016年度全球MBA百强排行榜里,中欧MBA课程位列第17位,继续在亚洲商学院中处于领先地位,这已经是中欧MBA课程连续12年跻身全球25强。EMBA和高层经理培训课程的排名同样不俗,是亚洲唯一一所三门课程都进入全球排名前列的商学院。

参照系的设立

对于中欧办学思路的质疑一直存在,“亚洲一流进而世界一流商学院”的目标曾经被外界认为有些不切实际。但在张维炯看来,这是中欧不得不完成的目标。

中欧以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合作的名义诞生。名字本身蕴含了两重含义:一是国际化办学,二是按国际标准办学。

它有着国际化的基因—成为国内第一家完全市场化的商学院。“中欧是中国政府改革开放的一个举措,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试验田。”院长李铭俊曾在中欧员工大会上这样表示。

中欧建立了相当国际化的治校结构。理事会治校,中外双方理事人数相当,共同商讨和决定学校的重要事项。同时,学院拥有中方和外方两位院长。与普通高校院长不同的是,中欧的院长是“大管家”,而教学与学术的管理,则分别归“教务长”和“学术委员会”。负责确定学术方向的“学术委员会”也由中外双方的委员共同组成。

1994年,中欧在上海落地。从诞生之日起,中欧就与国内的商学院有着明显的区别—授课教授几乎都是外籍教授,教材从国外原版引进,学院自己颁发文凭。

国内当时在工商管理教育上的缺失,使得中欧不得不直接引进教授。“既然当时国内连什么是市场经济都没有讨论清楚,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授储备,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引进?”张维炯说道。

中欧希望缩短和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差距,师资是第一步,但教授的引进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了解决成立8年后全职教授还是个位数的困境,中欧用自己的方式突围—几近“地毯式人肉搜索”的体力活。

中欧知难而行。世界排名前50位商学院里的华裔教授,成为主要的引进对象。2002年暑假期间,张维炯与时任外方副院长兼教务长白思拓(Alfredo Pastor)教授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跑遍了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等多个城市的知名商学院。之后,张维炯只身一人去了多伦多、渥太华、温哥华等城市,向那里的教授抛出中欧的橄榄枝。

师资不足曾一度让中欧举步维艰,这意味着学院一方面还需要大量的访问教授参与课程,另一方面长期教授将大量时间用于教学活动以至于占用了在学术研究上的精力。

现在,中欧已经建立了一支近70名长期教授为核心的队伍,其中,国际师资占68%,来自15个国家,中国籍教授平均海外学习和任教经历达12年,

很多外籍教授在中欧的工作经历已经超过10年。

这在张维炯看来并不足够,依据再简单不过,中欧的对标是像哈佛商学院一样的世界级顶尖商学院。“一流商学院里的顶尖教授们几乎是疯狂地专注于专业领域的研究。”张维炯将这些教授比作为“像劳模一般在努力工作”。

目前,中欧的学位课程的招生规模虽已接近甚至超过国际顶尖商学院,但全职教授的数量还有一定差距。在聘用教授方面,中欧要求教授必须有多年的一线管理或咨询业经验;教授是否续聘,要参考学员评分而定。

“一个学校如果在学术上没有声音,那就会沦为一个培训机构。中欧非常看重教授在学术成果上的突破。”张维炯说,“要跻身世界一流商学院,中欧只能更拼。”

在2015年和2016年,“商业,管理和会计”学术领域的高被引榜单上,共有10位中欧教授榜上有名,占该学术领域高被引学者总数的1/3,足以见得中欧在商业、管理和会计领域的研究实力。

创立伊始,中欧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欧盟政府在土地、资金和办学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但从2004年开始,政府的财政支持计划就到期了。张维炯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果在未来,政府能在国外教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科研立项上有所倾斜,无疑更有助于中欧的发展”。

目前,学费收入占据了中欧总收入的80%以上,这在世界一流商学院中属于占比较高的。学费上的依赖意味着财务上对市场波动的高度敏感性。如何拓展财务来源、增加捐赠和其他收入,为师资建设、学术研究和奖学金的发放提供更强的财务保障,是中欧的核心任务之一。

张维炯希冀的是,中欧能在网络课程、出版社和校友捐赠上有所突破,“要知道,哈佛商学院的收入中,学费、出版社和校友捐赠各占了1/3 。”

自我革新

有了参照系,自然也少不了对自身的塑造。

中欧有着令自己骄傲的地方,这国内众多商学院无法比肩的。比如是最早在中国大陆开设全英语全日制MBA课程、拥有最大的EMBA课程和高层经理培训课程,还是中国大陆最早开设商业伦理学的商学院等。

在课程设置上的突破是中欧近些年发展的一大特色。“中欧的EMBA的课程模式参照沃顿商学院的课程,但课程设置更加贴近中国企业。”据张维炯介绍,中欧的EMBA课程目前已经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课程。

课程非常注重实践,课题报告聚焦于能够改变企业战略的市场分析和实战分析,并非单一性的学术探讨。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引导学生在解决企业具体问题上做了大量的案例教学。

除了和企业相结合的课程外,张维炯认为,现在中欧的教授在传播世界上最新的管理理念和与中国发展相结合的应用型知识。中欧亦自称“以满足市场所需,得到市场认可为目标”。

中欧不仅注重学生繁荣商业管理教育,也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院长李铭俊说,现代企业的竞争中,文化是更高的竞争。他希望中欧的毕业生在走出中欧校园的时候,不仅是商场的强者,也是文化的大师。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目前中欧提供的商业教育涵盖了创新、电子商务、创业、品牌推广、家族企业管理等内容,完备度之高在多数国内商学院中是不多见的。

中欧更期望自己能走得更高。它对中国商学院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商学院最终的价值应该是什么,作出了思考。

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的时候,新华社文章中提到了中欧在培养未来的商业领袖方面的贡献。院长李铭俊表示,中欧要按照这样的要求考虑和设计今后的教学内容和组织,以更好地适应这样的要求。

张维炯说:“企业作为社会公民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标。任何一个企业家要朝着对社会有贡献的方向走。”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进入中欧,并给予中欧以热情的回应。每年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是一大佐证,当然,属于中欧自己的成长仍在继续。正如院长李铭俊所说,中欧要建设为“四个平台”:一个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平台、一个在国际化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平台、一个创业与创新的平台、一个学院与校友共赢的平台。

2015年,中欧迎来了发展历程上的分野—五地三洲教学时代的来临。瑞士苏黎世洛朗商学院成为继上海、北京、深圳、非洲加纳之后的第五个校园和教学点。

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教授的形容颇为生动,他说,随着更多海外教育基地的落地,中欧就能从单向引进、提供管理教育的“套餐”过渡到提供“点菜”服务和双向交流。如果是按照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衡量指标,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能够支持中欧这样一所世界一流商学院存在。

“我们要创造更多的知识,要做一些与哈佛不同的事情,而且是哈佛做不到的事情。比如,之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独立的EMBA课程可以在中国、非洲等不同地点提供课程培训,而中欧现在可以做到了。”丁远说道。

谁也无法预料中欧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但无论如何,它还在向着梦想的彼岸飞奔。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新CEO上任一个月,盒马“推翻”盒马:折扣化调整,重启会员制
一个华北小镇的梦想与现实:成也土地,危也土地
韩国游客挤爆张家界,这家湖南旅游上市公司却在亏损,与万达的合作也搁浅
伊以冲突对石油黄金影响多大?或致国际油价破百,金价飙涨到3000美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