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表态支持王俊新事业:“孩子大了,爱干什么干什么”

2016-03-22 04:55:17
来源: 时代周报
对于王俊的新事业,汪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支持,孩子长大了,爱干什么干什么。”曾经以为的接班人和天才少年们陆续长大、离开,朝更产业化的方向走去。

时代周报记者 刘巍 发自深圳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出现在深圳创新研究院的时候,手里举着一支贴着几张彩色便签的树杈,树杈上挂着坚挺的绿叶。这天是2016年3月17日,汪建应深圳创新研究院院长张思平邀请,作一场题为“产业嫁接论”的演讲。

汪建的头发比以往更加花白,也比所有网上的照片都要消瘦—他在台上止不住地咳嗽,脸色一度涨红。

与注重格调的好友王石不同,汪建到哪里都穿一套运动服,蹬着运动鞋,还背着双肩包,说起话来笑眯眯的,是个招人喜欢的老顽童。

比起一轮接一轮华大基因“即将上市”的传闻,2015年底,华大基因原CEO王俊带着华大科技原CEO李英睿、华大基因原首席运营官吴淳、华大基因原首席信息官黎浩出走创办“碳云智能”的消息无疑更受关注。

2015年10月,碳云智能在深圳成立。包括马化腾、马蔚华和余凯等在内的深圳大半个科技、投资圈的大佬悉数到场,其中没有汪健的身影。那时候,王俊仍然在担任华大基因的股东和董事。

目前,“碳云智能”已获得首轮融资中的1亿元人民币,估值达到50亿元。投这笔钱的,正是华大在基因和医疗产业中的竞争对手、做细胞基因工程起家的上市公司“中源协和”。

出生于1986年的李英睿,正是凭借“碳云智能”登上了2016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亚洲人物榜”。与他同时登榜的,还有1992年出生的华大“神童”赵柏闻,这位被汪建称为“中国比尔·盖茨“的小赵,早在2014年就已离开华大,创办了北京量化健康科技公司。

对于王俊的新事业,汪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支持,孩子长大了,爱干什么干什么。”

曾经以为的接班人和天才少年们陆续长大、离开,朝更产业化的方向走去。老汪选择继续留下来,守着华大,擎着那面举了16年的大旗,希望让华大继续保持在左手印钞、右手科研的轨道上。

此时此刻,他会不会有些孤独?

一个50后的博爱理想

谈及被外界预测“市值可能直接达到1000亿元”的华大上市,汪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现得不太在意,“那只是整个华大发展的五分之一,有什么好不好的”。

“快一点、晚一点对我们没有影响,我活得挺好。我们上市是作为中国创新驱动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是金融和科技的结合。上市了,我的虚拟财产更多一点——我这个衣服都不到200块钱,没有什么意义,除非我们去做别的事。”汪建在演讲中说道。

汪建期待的,是未来数年内,针对个人的全面基因检测和基因身份能成为国人的标配。

“2001年,在第一次二代身份证的讨论会上,我就提出来,每个中国人都要有基因身份证。生命基因时代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模式,不是‘钱钱钱’。衣食住行差不多就行了,搞那么多虚拟的‘0000……’,没有用处。我们提出的基因身份证,不光是一个公安的个体鉴定,而应该是每一个人医疗急症的身份证,是一个精准指导用药的身份证。”汪建还希望,在“十三五”结束时,每一个中国人的全面基因检测费用都下降至1000块钱,

汪建不喜欢在“产业化”的维度上讨论基因检测的未来,相反,他总是强调社会价值,反对医疗过度产业化。

在汪建的带领下,华大陆续建立了新生儿基因数据库、做肿瘤基因筛查、做农作物基因检测。根据汪建提供的数据,华大全基因组共做了10万人;出生缺陷筛查共做了100万人;耳聋基因筛查也快做到了100万人。

医生出身的汪建,习惯性地将博爱之心在华大内外无限放大。他希望在华大内部消灭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亲自“出手”关心员工的体重,“我们有生活补贴,凡是在食堂刷卡吃5个鸡块的员工,一看到我就害怕。他们吃的每一个菜、每一个饭,有多少热卡,我们都写在上面。如果员工中午吃了1000卡,看到老汪又来了,就赶紧跑吧。”

两套快干衣穿遍全球

在演讲现场,汪建当众从口袋里翻出了一件让人想不到的东西:公交票。

老汪非常得意:估计你们很多人都没有!

汪建平时骑自行车上下班,还自称从来不锁。衣食住行上,老汪几乎将自己过成了圣徒。他自豪于著名的“四无”状态:没房、没车、没深圳户口,没西装。

“一双鞋从35OC穿到零下35OC。永远两条快干裤穿着,永远的户外服装走遍全世界。我经常一出差就是地球转一两圈,从南到北,都是4万-5万公里。从来没有弄过拉杆箱。时差和温差巨大,我永远是同一套衣服。第一个是显摆我身体好;第二个是显摆我与众不同,其实就是偷懒,快干衣晚上洗一下,两小时就干了。我带两套。要冷的话,两套一起穿。”至于住房,他和普通员工一样租房住,“我搬家,三个大包就走了。”汪建还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是:“哪天你们还没有住房,我有好住房,你们把我杀了就完了。”

不过,四无状态没有妨碍汪建与好基友王石一样,成为登山这种昂贵运动的爱好者。

2010年5月22日,汪建与数名深圳登山者向珠穆朗玛峰顶峰发起冲击,并成功登顶。他们不仅把上海世博会的旗帜首次带上世界最高点,还刷新了国内登顶珠峰“最年长团队”的纪录。

1954年出生的汪建,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步入老年,相反,他一直处在向前冲的少年状态里。

据报道,有次华大监事陶明发现汪建的背驼了,头发也白了一大片。一般人听到这话都会哀叹一声,然后来上一句“老了”,而汪建的第一反应是腰一挺,问陶明:“你说我(头发)染个红的好不好?

2001年,华大基因与袁隆平院士等科学家启动了一个水稻基因组测序项目,需要的资金高达2亿多元。由于与政府合作出了问题,华大获得的支持远远低于预期,项目做到一半,公司的负债已经达到一亿多元,眼看资金链要断裂。

在这个紧要关头,汪建带头吃苦。据报道,当时他每天晚上就吃稀饭,很多时候连咸菜都没有。此外,老员工基本不领工资,特别困难的年轻员工会领1000元,而汪建本人在2008年之前没有从公司领过工资。


“我是最穷的富人,也是最富的穷人。”汪建说道。

“我喜欢别人追我”

老汪这两年最得意的事情,无疑是收购美国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以下简称CG)并实现了国产化,将华大基因发展的掣肘彻底解除。

刚到深圳的十多年间,华大基因用美国illumina测序仪进行测序,“设备是人家的,消耗品是人家的,干了半天还是人家的本事大,看起来耀武扬威,其实是受制于人,说得不好听就是一个劳务输出,发了很多的论文”。

华大基因和illumina在发展中互相依靠而壮大,开始相互成为威胁。

“2012年开始,合作伙伴不卖给我们新的仪器了,有钱不赚了。因为你太强大、跑得太快,不给你供应‘枪’了,而且还不给我们修‘老枪、老炮’,把我们日常消耗品的价格翻了3倍。好在我想起毛主席那句话,封锁吧,封锁个十年八年,我们什么都有了。”

华大基因为此不惜卖掉了大额股份,于2013年收购另一家测序仪生产公司CG。这场收购使他有实力与国际上最强的竞争对手赛跑,解除了专利障碍,“我们在价格性能比上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2015年,基于CG核心技术的国产测序仪被研发出来,“华大现在工作的机器基本上都已经换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了”,一共生产了8台,每台2500万元。

但新研发的国产测序仪遇到了法律障碍,至今未能通过审批投入使用。

近日,华大基因执行副总裁朱岩梅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华大自主研发的通用型测序仪,测出生缺陷、肿瘤、病毒,精准灵活、简易快速。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仪器,却在苦苦等待审批,一直没能上市。审批晚一年下来,上百万个出生缺陷的孩子就晚一年被发现,千亿元产业机遇就晚一年被挖掘。

但汪建本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态称对此“理解”:“一个崭新的科技突破,一定会面临政策法规的滞后。审批的过程,是国家局和市里在当作一个重大的事情推,我们也在积极配合。前几天新华社有一个‘解码深圳’,专门谈论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在努力,过去的政策法规不是通过破坏、一天就能够解决的,我们充分理解。”

老汪显然对此充满信心,“竞争意味着追赶,追赶我就不爱,我喜欢看着别人在后面追我。我可以看得见今年的某些时候,我们可以一个省一个省全面地布局,让中国成为基因领域的最领先的国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大湾酒价第2期 | 飞天茅台价格波动后回暖,李渡等酒企相继发布涨价通知
新车看上去都一个样,中国新能源车“抄越”保时捷?
豹5上市4个月交付近2万辆,方程豹再发三款新车抢滩硬派越野市场
主力产品失速,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康哲药业如何重回正轨?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