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是又一次边缘革命?

2016-03-01 05:31:13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特约评论员 谢勇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中,但有可能,过程和结果,都与你想象的不同。

随着创业项目的发展,我接连跑到广东某制造业重镇接触那里的企业。对比起来,差异明显。

一次参加当地报社主办的民营经济论坛,请来本地家电、建材等制造业大佬,与北京来的专家座谈中国经济形势和新技术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进入对话环节后,现场却明显变得紧张。即便承认遇到困难,几位制造业大佬还是异口同声捍卫本地传统模式的“正确性”,而嗓门最大的那位空调企业的企业家,刚刚的发言中,他用广东话提到了自己最得意的事情:退休几年后,发现青年人不行,于是,本来就退而不休的他,又回到了企业第一线,而企业也因此得到转机。

这场对话相当失败,原因当然不是一方的普通话和另一方的白话都过于标准。专家所描述到的那个世界,未来的种种趋势,并没有进入这些企业家的视野。他们即便有所改变,也只能是“应对”,而非“拥抱”,更不是“引领”。

实际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阻力,可能首先就在企业家自己。这些曾经挺立潮头,江湖称颂的枭雄,当年凭借勇气,从边缘处革命终于走到中心,这个时候,最不愿意看到的,可能就是,这个世界又要变了。

再来一次从边缘走到中心的跋涉之旅?难,而且,比第一次更难。

现在已经从“需要勇气”的时代,走到了需要“勇气+智慧+科技”的时代。这是一位80后企业家给我说的话。他的车间与前面提到的家电业大佬当年一样,在鱼塘不远处的农民房中,但与当年不同,这家刚刚起步的制造业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手里已经有了十余项专利,在去年年底,还获得了国家高科技企业的资质。

这个80后青年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正在学习互联网金融,他信奉分享经济会是未来的趋势,他也愿意让自己的企业玩一下众筹。更关键的是,他一再对我说,这世界变化真快,他快看不懂了。他要学习。

还有SKG。这家自诩为互联网家电第一品牌的企业,其玩法是主抓研发、制定标准,设计外包、寻找产能、互联网营销……这种玩法在当地和行业里都非常另类,后果之一就是,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同行,似乎都不那么待见—当然,也不会遭遇什么阻力和歧视。于是,在漠视中,这个“小家电领域的小米”长大了。

有意思的是,SKG的老板,也是一位年轻人,70后。

转型,从生产型企业变成科技企业,甚至变成金融企业,这一点,有太多处于中心的企业家都没有准备,甚至没有开始准备。而在漠视中成长起来的SKG们,似乎在向我们证明,科斯提出的边缘革命,在中国经济变革中并未消失,而是凭借着新技术的发展,又一次向我们走来。

从中心到边缘,从边缘到中心,一切似乎都是轮回。一切又不是轮回。与那位80后企业家谈完业务之后一起到河边用餐,发现河水不合理般清澈。他告诉我,这是最近几年,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外迁高污染企业之后的结果。当年第一批创业者洗脚上田开办工厂的时候,河水应该也是如此清澈吧。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打造新窗口!银联助力广州首个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落地白云机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