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伊朗连环冲突,中国为何高级别应对?

2016-01-12 03:16:47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评论员 沈阳

1月3日,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宣布,沙特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很快,和沙特同一个阵营的巴林、苏丹、吉布提等地区国家,纷纷宣布与伊朗断交或降低外交关系。一时中东风云再起。

危机当前,一些全球性大国纷纷参与调解。1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正在沙特访问并将访问伊朗,将就地区形势同两方深入交换意见,“致力于促进中东和平与稳定”,“希望地区形势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中国为何派遣如此高级别的外交官员参与调解两国关系?沙特与伊朗的关系变迁,究竟如何影响中国利益?

说来话长,两国矛盾由来已久。它们一度和好,例如萨达姆时期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时期。但总是好景不长,意识形态争论又让它们关系走向紧张。中国不会也不愿意介入沙特与伊朗的意识形态之争,而是基于现实主义立场,采取比较折中的态度。从地缘政治格局来说,这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影响力,进而有利于中国与中东地区相关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

尤其是石油利益。沙特和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两个大佬。目前,沙特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全球占比为13%和19%。因为核试验等因素,伊朗长期被西方国家制裁,其产量和出口量全球占比仍为4%和3%。这就能理解沙特为何竭力让伊朗在国际社会处于边缘地位。而中国2014年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9.5%,201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突破60%。进出口数据显示,2015年4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近740万桶/日 (相当于全球每日原油消费量的1/13),取代美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

为此,趁当前油价处于两年最低点之机,中国不断加快能源储备建设。例如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并建立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等4个首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二期则会新建四个石油储备基地。目标是到2020年使储备总量满足100天的进口需求。长期以来,中国的油储仅可满足大约29天需要。加上国内市场的自由化改革,政府放开民营炼油企业的原油进口限制,原油需求进一步增长。一旦伊朗和沙特发生全面战争,对中国的全球石油战略将会带来很大程度的被动。中国会竭力阻止这一局面的形成。

此外,还有一些战略目标是中国会重点考虑的。中国和中东世界的现有产业结构存在很强的优势互补作用。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交叉路口,相关地区的和平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西部地区的治理和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中东战乱之后的重建固然能给中国带来机会,但战争如果长期持续,这种“机会”就会停留在“概念股”阶段。目前,围绕着“一带一路”的相关建设,中国与阿富汗、伊朗等国签署了不少协议。如果沙特和伊朗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中国当前的对外经济战略(包括“亚投行”业务),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正如最近英国《金融时报》“阿拉伯世界的商业潜力”一文(作者为记者戴维·加德纳)援引意大利籍Life首席执行官Paola Barbarino所说,和中东商人做生意,第一要“花时间培养关系”,第二是“尊重你打交道的人可以利用的丰富交易经验”,第三是“事先努力了解此人运作的大环境”,而这些都“需要时间、耐心和愿意承担风险”。对改革开放中“请进来”“走出去”的中国来说,沙特与伊朗等国在人事方面的和平稳定,有利于维系中东现有人脉。

由此,在复杂的地缘政治中,中国发挥地区冲突调解者的特殊角色,并取得相关国家的信任,在社会经济的微观层面,可谓“好处多多”。例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以及广州等地吸引了大量的中东商人,他们中有一些已经在中国定居。对这个人群的关照,已是中国国内常规治理的一部分。奉行和平主义思维有利于中国处理好国内外复杂的关系,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亚洲这块广袤而极富多样性色彩的土地上自由往来、安居乐业。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美的置业辟谣总裁被免职,原中部区域舵手王大在出任执行总裁,辅助郝恒乐
时隔三年,天津银行再分红!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利润实现双增
盒马创始人侯毅意难平:十年老兵,梦醒新零售
从500亿缩水到9.2亿,新华基金专户捅了多深的窟窿?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