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熔断机制之熔断,看“科学”决策不科学

2016-01-12 03:10:00
来源: 时代周报

宋金波

“熔断机制”已被 “熔断”。再论科学决策,似乎不大厚道。但,不是所有厚道都是对的。“熔断”只是暂停。而且,决策不科学的问题,曾造成2015年股灾,批评很多,但没能避免“熔断事件”。我坚定地认为,这是反思力度还不够。

至少这两次,看起来就像是努力使决策变得不科学—当然,这只是一种修辞。从逻辑上说,肯定是有什么方法论性错误,阻碍了监管层决策的科学化。

要“科学地”使决策变得不科学,有几件错误是必须要犯的。

首先,“用好”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像“熔断机制”这种事情,在决策前,要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忽视之。比如出台之前,也会有下面人,在报告中,写到“磁吸效应”,写到“5%与7%与涨跌停板的作用重合”。很好。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征求意见中找到正确的那一部分呢?就像任何人都别指望可以预测大盘,征求真知灼见,不也都是尘埃落定后才被人发现、确认的吗?一定要多多批评批评者是“马后炮”。

其次,“用好”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怎么说?“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好了,就不要担心那些“最极端”的事情,或者它就不会发生了。为什么要去担心股民们选择极端做法呢?为什么设定了5%就一定要达到5%?之后就一定会到7%?为什么监管层就不能像广大的股民一样,心理上只去接受那些让自己喜欢的、有安全感的结果?正如柏拉图《理想国》所说,“一个国家样式的方方面面都隐含在它的人民中间”,有什么样的股民,就有什么样的监管层,不是吗?

决策时更要自信,要自信,要自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站稳坐直。不能把决策过程开成私营企业的“头脑风暴会”,当有下属技术人员嘀咕“这样会死人”时,一定要用坚定、专业的口吻告诉他,凯恩斯大师曾经说过:“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是会死的。”也要更高地估计监管层在最不好情况下的承受能力,定好了的决策不能轻易改变—除非压力太大太大,大到无法承受。

千万不要把决策对象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会跑会跳会哭会闹会上吊的系统。决策只要静态考虑问题就可以了:胖了就割二两肉下来,瘦了就注射点脂肪补补。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不要浪费时间与金钱去做什么风险模拟测试;能用一部手机的运算能力出台的,一定不要麻烦“天河二号”这种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如果上面这些都做到了,大体可以确定,不可能作出一个科学决策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一种“错误的决策”。事实上,比如“熔断机制”,我坚持认为,它是有利于减少股市中的大资金“玩弄”小散户的。但是,若决策过程缺乏对反对意见的重视,缺乏对极端情况的警惕,缺乏对股民心理的同理心,缺乏技术能力之内的风险测试,它必然以一种生不逢时的姿势死掉。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说,熔断机制的确是“生不逢时”的。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余承东隔空喊话后,一汽联手大疆发力智能驾驶,业内人士:双方技术有互补
苏北县城盯上10平方厘米的生意:成本不过10块,有人靠它换豪车赚百万
圆满落幕!国金证券2024年共话资管发展论坛 暨第十六届国金最佳私募评选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这届年轻人对存钱“上头”:一边“抢”大额存单,一边砸钱囤黄金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