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歼灭战”意味着供给侧改革更加艰难

2015-12-22 04:22:06
来源: 时代周报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常态下2016年的经济将如何发展?调结构的同时能否保持稳增长?

时代周报记者 陈舒扬 发自北京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引领明年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十二五”的收官会议,也身处“十三五”开局年的关键节点,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基调和重点,将影响随后五年宏观调控的轨迹。

在此之前,无论是11月中旬中财办副主任的表态,还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多项建议,各方几乎都对打好优化产能、企业减负、房地产去库存及防范金融风险四大领域的“歼灭战”形成了统一口径,多位业内专家也表示,2016年经济工作的展开基本绕不开上述四大领域。此外,作为总体改革思路,近来大热的“供给侧改革”将贯穿在各个重要的调控部署领域。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常态下2016年的经济将如何发展?调结构的同时能否保持稳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就此接受了时代周报的采访。

歼灭战意味着要集中火力打硬仗

时代周报: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前的5个统筹兼顾变成了4个,供给侧改革单独被拎出来重点强调。印象中,大概还是“十二五”初期的时候,就有专家学者开始比较多地在媒体和公开场合提到:中国当下的宏观经济问题要从供给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和解决。能否就此谈谈你的观察,中央经济工作是如何逐步从原来的对“三驾马车”的管理发展到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的?

刘元春:国家一直在做供给侧的一些结构性改革,只不过在以往的工作思路上、危机管理上,是以需求管理为导向,把投资、消费作为稳增长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我们可以看到,到了“新常态”时期,出现了新的现象。

第一,由于市场存在大量的扭曲,微观主体存在很多变异,特别是企业债务过高、产能过剩严重,导致我们的需求管理政策效果大大下降。要提升需求管理政策的效果,就需要把着眼点从短期向中长期转变、从需求层面向供给层面转变、从稳增长向结构性改革调整。

第二,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所遭受的冲击,除了总量性的,还有结构性的,这导致中国经济内部的不平衡更加凸显:出口导向型的产业产能过剩,以服务业为主体的非贸易品的供给、高端制成品的供给出现短缺—这种扭曲使得短期市场调节失灵,供给侧很难对需求侧发出的信号作出及时反应。

简单地调整供给,解决不了这种深度的扭曲,中国必须启动针对供给侧的大幅度改革,这就促使中国的经济工作要从短期的需求管理向长期的结构性改革转变。

时代周报:比起需求管理,供给侧改革更加复杂,这是否对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元春:供给侧的改革将更加艰难。

第一,供给侧改革涉及大量的存量调整和利益协调,涉及深水区的改革调整。比如产能过剩,必须关停并转一些企业,要对哪些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呢?不同的地方政府,主张不一样,同时还要考虑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第二,我们看到的服务业尤其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很重要的原因是管制太多,政府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简政放权,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进行自我改革。这些改革的难度都很大。

时代周报:优化产能、企业减负、房地产去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被称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大歼灭战”,这个提法很有力度,以前部署经济工作很少采用这样的措辞。这能否理解为背后代表了中央的改革决心?

刘元春:“歼灭战”意味着难度很大,需要协调各种力量。

僵尸企业的清理、房地产存量的调整、资本市场的建设等几大问题,都是我们这几年面临的、难以通过单一方式解决的大难题。“歼灭战”还意味着要集中力量、集中火力,把它们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落脚点,因此,我们所有的政策工具都要以这四大“歼灭战”为核心,各个部门都要来配合这四大战役。“四大歼灭战”这个说法表达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工作的方式。

大型房地产商将成接盘侠

时代周报:优化产能方面,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会是什么?

刘元春:一是僵尸企业的清除;二是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清理。明年,国家可能会通过严格的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水平,淘汰一些过剩的产能,这需要国家进行统筹安排,包括对分流的人员进行安置;三是对高负债企业进行整顿。现在一些国企的负债太高,出现了普遍的“借新还息”,所以存量调整需要倒一批再升一批,对行业进行深度改造,恢复行业活力。

时代周报:对去除房地产库存,中央的政策思路是怎样的?究竟要怎么才能去库存?

刘元春: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方案。去库存主要是针对国内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而言的,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不是库存太多而是泡沫太大。至于去库存的具体措施,一方面会采取政府收购的方式,以此消化一些住房,这部分住房将用做公租房、廉租房或者解决农民工入城居住的问题;另一方面会通过一些政策释放刚需,比如城市户籍的放开,比如对中低收入阶层购房的一些优惠举措;第三个措施比较重要,就是对土地库存的调整。一些地方的开发性土地过多、资金缺口太大,房地产的再生产面临障碍,那么就可能会让大的房地产商来接盘,鼓励房地产商之间的整合。

时代周报:政府收购住房的钱从哪里来?

刘元春:发行地方债、专项的基金或贷款,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的方式。

时代周报:金融改革方面有哪些明确的方向?有关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已经议论很久了。

刘元春:金融改革的核心,第一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健康的资本市场;第二是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会有进一步的举措;第三是监管,特别是以宏观审慎监管为主体的新的监管体系的构建,这是监管改革的核心;第四是金融深化,比如在金融产品和价格方面,国债规模有可能会扩容,这样才有利于中国形成无风险的基准利率,再比如债券市场的并轨,资本市场上创业板的推出等。

另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可能会上升到新的高度,对系统性风险和局部风险的防范可能会出台新的举措。

这其中,大家更关注的可能是新的监管体系的建立,李克强总理在五中全会上是把它作为一条单独提出的,说明改革方向是明确的,一定要建立适应金融业态融合性发展的监管体系,也就是要有系统监管的理念,有大监管的概念,避免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所以,目前的三大监管体系很有可能要合并,同时还会强化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地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东北证券近30%股权遭"甩卖",第一大股东或将易主!公司回应:还在筹划阶段
业绩变脸股盘点|海通发展上市首年净利同比大降七成,五券商在解禁高峰前提前减持套现
监管能见度|IPO严监管进行时: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重拳打击违规报价
业绩变脸股盘点|兴业证券IPO保荐怪相:18家企业上市首年业绩下滑,四成企业破发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