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医疗:每天都有一家成立,又有一家倒闭

2015-10-20 13:57:00
来源: 时代周报
香港,中环德己立街一栋灰色的商住大厦。走进窄小的大厦门,搭乘老旧的狭窄电梯上5楼,就可以到萧医生的私人诊所。

时代周报记者 刘金环 发自广州

香港,中环德己立街一栋灰色的商住大厦。走进窄小的大厦门,搭乘老旧的狭窄电梯上5楼,就可以到萧医生的私人诊所。萧医生正在内室为一对年轻的内地男女问诊,因为使用频率高,萧医生的普通话很流利,口音不太重。诊所里只有两名中年女助手和在排队的两个内地女人,还有上门收寄单据的顺丰速递小哥。

“我可以不等萧医生直接取药走吗?我买好高铁票了,今晚要赶到武汉。”其中戴鸭舌帽、一身运动装的女人焦急地问一名女助手,她的粤语同样说得流利,带有轻微的口音。她是一名中介,代客户订购肿瘤药,再亲自取药送到客户处。针剂会随冰包、保温袋和处方、医生信件一路北上,经过深圳福田口岸,搭乘高铁抵达华中,全程不超过半日。

中环拥挤的商住大厦里,密布着萧医生诊所这样的私人医疗机构,出没着说普通话的患者、家属与中介。这全套服务价格不菲,但受国内药物审批制度所限,许多国外新药难以进入,许多经济能负担得起的患者和家庭,都想方设法向境外求助。沟通障碍小、交通便利、医疗服务发达的香港成为跨境医疗服务最先触及的地区。

起初,人们通过朋友推荐,口口相传,继而通过一些当地的中介机构联系诊所,如今,越来越多国内资本投资的互联网医疗项目,让他们更容易找到香港、日本、美国、欧洲的医疗机构,服务内容包括疫苗、体检、问诊、购药、整形、生育等。

从代购药物到出国整形,从出境注射疫苗到奢华体检旅游,在资本的支持下,医疗机构将业务延伸至小众市场的跨境医疗,近年呈“井喷”式发展。有数据显示,中国海外就医服务机构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且呈不断增长趋势。尽管今年投资热降温,但目前市场上仍有跨境医疗服务机构如春雨国际、盛诺一家、海外优选等受到资本看好—然而“风口”上的跨境医疗,同样也面对着诸多问题。

泰国为热门目的地

“十一”长假期间,广州女孩林怡匆匆选定了一家跨境医疗服务机构。母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在听取了医疗机构的建议以及结合自身经济条件,林怡选定了去泰国为她母亲做进一步检查。缴纳5000元定金后,这家机构帮林怡联系上了曼谷的一家著名医院,缴纳完余下包含医院检查、酒店住宿、翻译服务等费用的1.5万元,对方帮林怡约了11天之后去曼谷检查。

“比预想的便宜、快速。”林怡说。根据彭博社和《跨国界病患》杂志,泰国已成为全球医疗旅游的头号目的地。泰国政府的统计数字显示,医疗旅游为泰国经济贡献了47亿美元。美国咨询公司“跨国界病患”称,2013年,泰国吸引了180万名以医疗为目的的海外游客,从心脏手术到变性手术,种类齐全。

泰国医疗的高性价坚定了林怡带母亲出国就医的念头。“后期治疗的费用还不清楚,但是不会特别贵。”

“泰国的价格能比美国最少便宜1/6到1/4。比如做一个PetCT,在美国大概需要1万美元,而泰国只需1000美元,几乎跟国内差不多。”跨境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创始人兼CEO蔡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欧美国家,泰国是十分受欢迎的医疗目的地,近年来前往就医的中国患者数量也不断增长。

还有一个原因,林怡母亲急需的特效药印度易瑞沙(吉非替尼片)在在国内并没有正规渠道可以购买,然而在泰国却可以买到。“国内英国产的易瑞沙卖5000多元人民币,在泰国可以买到印度产的仿制药,只要1000多元人民币。”林怡说。

她还表示,趁此机会可以在泰国旅游一圈。

中国增长点

林怡决非个例。

今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游客除去买买买,去医院做个体检成了出国旅游的另一个项目—注射疫苗的热门地是香港,旅游体检的热门目的地则是日本。

而就在国庆前,国内首家移动医疗公司春雨医生旗下的春雨国际医疗于北京成立。

春雨国际业务涉及体检、医疗美容、大病治疗等各个方面。根据春雨国际CEO熊娟向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春雨国际已签约全球超过30家医院的6000多名医生,用户可以体验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的医疗美容、大病治疗等跨境治疗服务。她还透露,目前入驻春雨国际的跨境医疗机构有28家,包括美日等国的医院、台湾的医生集团,还有国内的一家旅行社。

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经济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年增速在20%左右。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推估,到2017年底,全球医疗旅游的收入规模将达到6785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16%。中国则是全球市场的新增长点。

前述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在国外的医疗花费是5万-10万美元。2014年,中国旅客跨境医疗旅游的市场规模,全年突破100亿美元。仅韩国一国承接的中国医疗旅游人数就达到20万名。根据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报告,到2020年,仅以体检为目的的赴日中国游客每年就将超过31万人次,医疗旅游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5507亿日元(约合302.8亿元人民币)。

“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让国人需求放在高质量的医疗、教育甚至精神追求上。另外国内的医疗资源紧缺,特别是高端的医疗资源跟不上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供给以及服务不足,所以欧美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以及泰国、马来西亚的特色医疗服务会取而代之,吸引大批境外游消费者前往就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医疗改革与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王震对时代周报记者这样解释。

跨境医疗机构对比

不断催生的市场需求导致了跨境医疗服务机构的“井喷”式发展。有数据显示,中国海外就医服务机构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春雨国际、盛诺一家、海外优选是其中代表。

对于国庆前正式宣布成立的春雨国际,CEO熊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方便透露“十一”黄金周业务量。根据此前媒体报道,上线三个月以来,春雨国际每个月的接单量在10余例。

作为春雨医生的子公司,外界普遍认为春雨医生的用户资源可以部分导流入春雨国际,对此,熊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10月底,春雨医生的网页会有春雨国际的流量入口,具体的转化量到时候会揭晓”。

熊娟还表示,春雨国际瞄准的客户群为35岁以上、月收入在4.5万人民币以上的中产人群。

不同于春雨国际瞄准的是中产阶级人群的跨境医疗需求,跨境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则主打高端人士。蔡强高速时代周报记者,“盛诺一家的客户定位一直是小众群体,客户群体是身家千万的这群人”。

盛诺一家是一家出国看病全程咨询与服务的重医疗服务机构,不涉足轻医疗。2011年4月在北京成立,2014年6月,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千万数量级的A轮投资,这也是目前为止,国内首家出国医疗服务企业获得国际投资机构的投资。

盛诺一家主打欧美市场。结合盛诺一家近几年的数据,蔡强总结道:“选择海外就医的患者中有约70%属于肿瘤患者。而美国强有力地排在中国患者出国看病的首选。”

今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25%左右。而美国肿瘤协会的最新统计则显示,美国癌症病人在2003-2009年的5年生存率达到68%。以美国的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为例,2012年该医院接收的中国病患约为40例,到2013年猛增到约100例。

基于以上数据,蔡强认为:“尽管医美等轻医疗越来越流行,但出国看病的大头仍旧会是大病重病,因此盛诺一家的重病诊疗定位不会变,医美只是锦上添花。”

尚无针对跨境医疗的险种

作为业界代表性的两家跨境医疗服务机构,春雨国际与盛诺一家均采用了“B2C+O2O”的互联网模式。

熊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了一线城市,春雨国际在二线城市布局的线下春雨诊所已经在规划,将依托春雨医生的资源,打造春雨国际线上到线下的一站式服务。”在此之前,盛诺一家也联手好大夫在线预约平台,推出了海外就医的预约。

互联网大大降低了跨境医疗服务机构的获客成本、沟通成本以及匹配成本,但医疗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王震解释说:“医疗的本质是医生的一对一服务,不像商品可以批量生产。所以医疗产业很难、也没必要形成规模化效应和规范化生产。”

熊娟和蔡强都表示,在跨境医疗领域,互联网只是工具,医疗服务机构最核心的部分是服务—这才是跨境医疗机构生存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也正因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尽管跨境医疗服务机构林立,但并未出现大规模的行业集聚。目前并无确切统计数据显示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家这样的机构,蔡强的说法是:“感觉每天都有一家这样的机构在成立,又有一家机构在倒闭。”

目前医疗旅游机构的准入门槛低是行业发展不规范的一个因素。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医疗旅游目前并无具体法律规范要求,任何有出境游资质的旅行社都可以开展医疗旅游。而医疗旅游产品的种类繁多,服务要求也不同,有些重症转诊对中介服务的要求很高,包括权威优质的合作医疗资源、专业的医学从业人士等。

时代周报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并无针对跨境就医患者的保险,跨境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是针对旅游的意外伤害险。熊娟坦承,“保险机构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理赔,因为成本太高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A股春风送暖 公募积极分红 工银瑞信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