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任: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技术支持,更需机制保障

2015-03-24 02:52:37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陈舒扬 发自北京

自从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到2013年国务院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再到各项立法规划同时推进、京津冀协同治霾实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起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生态文明也成为关键词。来自浙江湖州的全国人大代表、 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就提交了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日前,张天任从基层和行业的亲身体会出发,向时代周报记者讲述了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看法。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个人、企业、政府的行为,涉及一系列制度安排,政府既需要进行制度设计,也需要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跑通“最后一公里”。

环境治理需要跨区域协调

时代周报:这次两会,为什么会提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张天任:提这个建议的背景是,最近几年,湖州市政府一直很重视环境治理,尤其是根据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进行了很大的投资,也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通过几年的建设,湖州市去年成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确实给社会发展带来了红利,但湖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也碰到很多问题,比如之前媒体报道过的太湖污染问题。对此,我们很关心。

我相信只要国家重视,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会有很大成果。这么说也是看到此前的“APEC蓝”,还有这次的“两会蓝”,说明只要我们有一个机制,政府重视、全民动员,就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环境问题将是全民关注的主题,我们(湖州的)环保部门、管生态的市长希望能把这么一个综合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提出来,既为了湖州的生态建设,也为了可以“全国一片蓝”。

时代周报:你在建议中提出要从国家管理层面,建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管理体制和统筹协调机制。这个怎么理解?

张天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家形成共识,需要宏观的机制、体制的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地方就能够做好,它是跨区域的,需要我们对大环境的保护。比如湖州没有重工业,但现在也出现雾霾,再比如浙江舟山是海洋城市,但也有雾霾。所以我希望能够有一个机制,说白了就是要周边地区一起共建共倡生态文明。

我们的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比如太湖周边10公里,我们把污染控制好了,但是这条河是从50公里的上游过来的,上游的养殖企业、工业企业的污染物还是流入了太湖。补偿机制就是为了让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现在的补偿机制还不够完善,比如上游的养殖场关闭,补偿一年,但第二年它还是继续开,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个更长期的递减的补偿?比如补两年三年,这样三年下来保护的体系就稳定下来了。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严格的监管,也需要长效的管理机制,很多时候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已经算严格了,但只顾得了一时、不能持续。

时代周报:你在建议中也提到了建设生态金融体系。

张天任:生态金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也是需要政府去推动。政府自身很难满足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对人、财、物投入的需求,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关子孙万代,必须持续不断地推进,这就要求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这份建议提出在可能条件下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具体包括如由中央政府开征生态资源税或者从财政收入的增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在条件成熟时成立国家生态银行和国家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发行生态建设债券;落实生态项目PPP模式的框架体系;加大碳交易规模,适时成立生态资源交易所等。

时代周报:建议中特别指出要严控违反自然规律的人工水生态景观建设。这一点很有针对性。

张天任:很多人工水生态景观其实是想要“生态”,却又把生态破坏了。比如近年出现很多人工生态湖、人工水系、人工湿地等水生态景观,还有些地方政府或开发商以水生态景观为卖点,在沿河或沿湖景区和近核心景区大量建造宾馆,开发住宅或其他旅游设施,这些对水资源和生态有很大影响。所以我提出对水生态景观、景点的建设应深入论证,严格环评和土地审批,防止盲目攀比、非理性的规划设计。

发展电动汽车不能因噎废食

时代周报:早有专家指出,能源结构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大的一个障碍。你本身是做电动车动力电池的,能不能谈谈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遇到什么困难?

张天任:去年下半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都在关注这个问题,说要马上调研市场,加快开发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实不尽如人意,当初“十二五”规划是50万辆,现在“十二五”快结束了,10万辆都不到。

我认为微型电动汽车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微型电动汽车的环保性、安全性毫无疑问是没问题的,便捷性和适用性也没有问题,老百姓买得起,在家里就可以充电,问题就是速度慢了一些、可持续的里程短了点。现在长距离的出行基本可以靠公共交通,微型电动车可以满足一般的市区出行需要,那为什么现在国家对这样的交通工具还没有很大支持?

我这次也写了发展微型电动汽车的建议,人大转给了工信部,工信部的领导跟我沟通了这个事情,说现在主要是路权问题,相关部门担心它上机动车道速度太慢,没有路给它跑。但是我看过许多城市的交通法规,车道的最高速度都不超过80公里/小时,一般是70公里/小时,正好微型电动车可以跑到60-70公里/小时,因此说让它上高速路肯定会有问题,但在城市里开没有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个障碍是可以破解的。这需要国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包括产品标准、市场准入、路权管理、车辆注册登记、牌照管理、驾驶证及保险等方面。

此外,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电动汽车以后也会跑得更快,就好像我们先有了动车、现在又有了高铁一样。

时代周报:有关铅酸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政策对铅蓄电池生产的限制,你怎么看?

张天任:这从技术层面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事实上经过2011年以来的整顿,铅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风险已经完全可控,制造环节的清洁化技术国外早就成熟了,这几年国内也已经跟上来了。而且我相信新的《环保法》施行以后,地方政府的重视、全社会的监督会更有力。

现在还担心的是回收环节,这一次我也把这个问题作为建议案提了出来:“如何加强对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加工的监管”。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们国家针对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加工也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差距,政策落实还差最后一公里没有跑通,而且从回收到加工还缺乏一整套管理体系,比如,因为涉及多个部门反而没有一个部门来管,政府部门之间如何联动管理还没有解决。

前两年我们在浙江建了国内最先进的“循环经济园”,就是想给行业做一个示范。我们先通过销售网点(对铅蓄电池)以旧换新,再拿回来加工,加工过程我们用的是从欧洲引进的全套设备,机械化破碎、密闭生产,最后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再利用。我们生产一吨再生铅比生产一吨原生铅成本要少30%,能耗减少了70%。所以说铅蓄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社会意义和环保意义非常大。不是说铅蓄电池不能用,我们要做的是用技术去管好它,而不是害怕它。

其实前面说到的很多问题都一样,有什么问题,要从技术上或管理上想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有了问题,政策就直接把这条路堵住。所以我在这里也呼吁,国家相关部门的宏观政策的制定要通过基层调研,要接地气。事实上除了法律规定不可为以外,应该放权于市场。这些也都有关深化改革。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守本固源老酒战略,锚定长期发展价值,舍得酒业一季度营收21.05亿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