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夭:马桶盖的厦门故事

2015-03-10 05:16:47
来源: 时代周报
价格2000元的日本马桶盖,在福建业界眼中其实只属于中低档货。

胡小夭

吴晓波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发的对消费品甚至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大讨论,一直烧到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也注意到了公民赴海外购马桶盖的报道,并评价说,“当然,消费者有权拥有更多选择,我们也抱着开放的心态。这也会倒逼我们产业升级”。

国内的卫浴生产者们确实被刺激到了。

厦门卫浴界16家单位发起“时代天马计划”,准备投入一亿元将厦门公共场所的马桶盖全部换掉,令厦门这个号称“全球卫浴产业隐形冠军”的小城变成“智能(马桶)盖板体验之都”。

全球五分之一马桶盖来自厦门

在“赴日买马桶盖”事件中,一个令人惊诧细节是,有游客发现买回来的马桶盖产自杭州—但日本和欧洲市场上,有更多的中国产马桶盖,来自福建厦门、泉州和福州。

从代工开始,在台企的带动之下,逐步创立自有品牌,福建已经成为全国卫浴第一大省。

厦门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马桶盖(包括智能与非智能)生产基地之一:一年能出产马桶盖2600多万套。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马桶盖,近五分之一是产自厦门。

2014年,厦门卫浴企业有150家左右,比较知名的公司有威迪亚、路达、建霖、瑞尔特、松霖等,相关产业工人上万名,整体销售额达3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达16亿美元。

只不过,由于国内市场拓展困难,智能盖板90%以上都是出口到国外。部分定制“天价马桶”,售价甚至高达10多万元。

价格2000元的日本马桶盖,在福建业界眼中其实只属于中低档货。

拥有自主研发技术的厦门卫鹰科技总经理戴毓青曾表示,他们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公共场所,已经出口到欧美等50多个国家,技术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厦门卫浴行业人士称,这其中,不少明星代言的高端品牌马桶也是从厦门出产的,如陈慧琳代言的TOTO品牌马桶。而深受日本皇室喜爱的伊奈品牌马桶也在厦门代工。

不过,与在国际上声名远播相比,厦门产的马桶及马桶盖,在国内却有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

厦门艾拓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文称,该公司生产的智能马桶盖,远销俄罗斯、欧洲等地,但在国内销量并不好。根据近日发布的《中国用水卫浴白皮书》,五成消费者对智能卫浴“无购买欲”。

以最近大家热议的智能马桶盖来说,洁利来从2006年就已经进入这个行业,而且还是电子坐便器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产品质量不输日本大品牌。

但可惜的是,由于市场接受度的原因,同样的产品,国内售价只能达到日本市场的50%。

比如,一款包含即热式供水装置、抗菌座圈、智能感应器等“标配”在内的智能马桶盖,即便采用的材质、智能模块都与日本大品牌采购的一样,最后做出来的产品,洁利来的售价是1000多元,而日本本土大品牌在日本的售价为人民币2000多元。

而在一些技术细节上,厦门造甚至会更好。比如一种既可以换薄膜,又可以水冲洗的智能马桶盖。同时,国产品牌会更注重线路防潮功能和适配国内的220V电压,事实上更适合在中国使用。

为多个德系知名品牌代工的恩仕卫浴技术总监方奕敏则表示,最严苛的卫浴产品标准其实在欧洲,而欧洲最顶尖的设计生产在厦门都有。

泉州南安也是国内的主要卫浴生产地。南安的九牧洁具、申鹭达卫浴、辉煌水暖和中宇卫浴占据了目前全国卫浴7个中国名牌中的4个席位,而很多企业的产品都已经在日本市场销售。

遗憾的是,目前多数的福建代工企业活得并不滋润,厦门卫浴界人士坦言,帮别人代工,利润很低,只有5%到10%。这也意味着,代工生产一套2000元的智能马桶盖,厂家只能赚到100元到200元的利润。而近年来,随着各地厂商竞相压价,不少企业甚至只有亏本生产。

福建省的卫浴集群也在陆续进行产业升级,九牧等企业也与日本国内的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目前,泉州南安正在建设“泉州水暖卫浴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希望建成一个集生产、研发、展示、销售、物流、原材料供应等一体化的世界性水暖卫浴产业集群。

“智能马桶”能普及吗

至今,国内仍然为如厕后“是否应当将手纸丢入纸篓”争论不休;而日本不存在这一惯例,他们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理解了中国人的习惯—日本早已统一厕纸,不必担心纸堵塞下水道。

不可否认,中国对如厕的需求并非整体停留在“实用”阶段,在星级酒店、高端餐馆、美发沙龙等较高端的消费场所,和富裕人群当中,追求私隐体面、审美舒适的如厕要求亦在不断提高。

但同时,智能马桶的普及率尤其是家用领域的普及率,显然仍与日本和欧美有较大距离。就厦门一个产地的情况看,90%的智能盖板都用于出口。不少品牌都在国内做过推广,但巨大的营销难度使其折戟而归。

而业内人士认为,日本发生的智能盖板抢购,除了其他的种种因素,旅游过程中亲身感受到的优质如厕体验,也许是抢购的直接推动因素。

可供对照的是,为了提升消费者对“纯棉”概念的感受,棉制服饰商每年11月在迈阿密海滩举行24小时不间断的服装秀,将纯棉制成运动服、家居服甚至礼服。—任何市场的打开,无非是令消费者认为,自己需要一件东西,而又刚好支付得起。

不少人对此乐观,持续发酵数月的“马桶盖风波”和即将进行的公共场所3万只马桶换盖计划,或将拓展一城一国的智能盖板消费市场。

瓶颈不仅仅在国标

实际上,在卫浴业内人士看来,“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其实不过是智能盖板的基本功能,国产产品技术完全能够实现,在一些技术细节上,国产品牌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国内智能马桶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少企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不可回避的是,即便推广到位,仍将无法使赴日买盖的人群停下脚步。

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标准,同样疯抢、中国游客不惜一次“背回”五公斤的日本大米,也被传出部分产地为“辽宁盘锦”,但消费者对此视而不见:“即便是去国外买中国产品,也更放心。”

日本的行业标准成熟、商品评价体系严苛,因此只要进了日本市场,消费者的鉴别成本便大大下降,“不管什么牌子一抢而空”的背后,选择所需的时间人力成本的极大降低,符合中产们对时间比、对费用更珍惜的需求。欧洲市场也是同样。

中国曾经工业条件低、工业水平低,因此国家制定各项标准时考虑国内实际情况,设置低标准,是符合社会需求也是着眼现实现状。作“及格线”使用的国标,提供的即为基本消费品,但宽松的合格标准,也使更精细化的企业自我要求无从获得第三方保证。

从同一条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销往国内和销往日本的两批,是否每个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都完全相同—甚至是否内销产品质量更好,除了企业宣传和消费者高成本的反复亲自验证,无人能够为之背书。

由于智能坐便器在技术上实际为门槛较高的产业,因此一旦细节不达标,便容易发生返修,难堪的是,智能马桶的返修基本上要返厂,需要将整个智能马桶盖拆下走物流回厂家。—这一现状除了厂家头疼,更令消费者不放心。

在国货信任危机远未解除的情况下,愿意为“绝大多数消费者”中的比例不小的中产阶层提供品质产品的企业,面临的是更大的品牌建立难度。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这届年轻人对存钱“上头”:一边“抢”大额存单,一边砸钱囤黄金
“人工智能+”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 作业帮携最新成果亮相中国教育装备展
A股春风送暖 公募积极分红 工银瑞信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