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军:IPO注册应放开供给

2015-01-07 12:19:25
来源: 时代周报
日前,2014年7月走进中南海的六位经济学者之一、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就当前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时周特约记者 杨国英 发自上海
      
刚刚过去的2014年,改革举措密集出台。着眼全方位,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形”分配格局,到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从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两孩”,到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管住“车轮上的腐败”……日前,2014年7月走进中南海的六位经济学者之一、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就当前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要到位而非越位

时代周报:2014年是不折不扣的“改革年”,从宏观而言,你的观察是怎样的?

刘胜军:中国现在还是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转折口,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进展来看,让人惊心动魄,因为我们确定了一个面向2020年的改革时间表,但推进的过程是艰辛的。

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大家想都能想到的,利益集团抵触改革,这轮改革主要是政府向社会放权,有的政府官员当然不肯放权,改革的阻力可想而知;第二个方面是,这一轮反腐力度空前,某些官员进行有形或者无形的抵触。就拿反腐来说,短期内,对于一些腐败官员来讲生活在惶恐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没有心情去工作,这就是我们讲的不作为。如果这种不作为变成小气候,会对改革产生负面影响。

时代周报:这一年多来,中央很多政策都是在为政府和市场进行精准定位,对目前这方面的改革怎么评价?

刘胜军:政府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就够了,我们现在的政府一方面该做的没有做到位,维护规则的事情没有做好。一方面来说就是越位,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无底线地招商引资,动辄拿巨额财政资金进行补贴及奖励,对中国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扭曲。

比如说,一个企业本来十个亿的资金量已经足够了,但是碰到一个市长,这个市长为了招商引资任务,对企业家承诺,如果在当地投资50亿,就帮忙解决贷款问题,土地免费,这个企业家头脑就发热了。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就是这样被扭曲的,招商引资本身就是利益不公平的分配,无论是土地免费还是税收优惠,这都需要经过法定程序做决策。

时代周报:国企改革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再次启动,大家称这次改革为“摸着石头过河”,讲到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你认为现在的关键问题在哪里?

刘胜军: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当时大家刚从动荡里面出来,当时连什么叫做市场经济还搞不清楚,那个时候“过河”不摸石头也不行。随后,我们基本上进入了顶层设计的阶段,顶层设计很成功的一次就是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顶层设计。

国有企业的顶层设计就叫做现代企业制度,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说没有顶层设计,而是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顶层设计不够清晰;第二个,是在顶层设计执行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

先说不够清晰这个问题。仅有纲领性的设计还不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需要进一步探索,比如说搞混合所有制,需要有确定有效的实施方案。

现在中石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案例,包括中石化销售子公司将30%的股份卖给民营企业,过程监控不到位,最后可能变成一个圈钱的行为。30%的股份拿出来,对于企业来说股权结构没有大的撼动。我认为,某些行业的国有企业要有变化,国有股份需要进一步下调。

再说阻力。政企不分是改革的一个很大深水区,这个深水区为什么很难蹚过去,问题在于很多人没有厘清国有企业的使命。国企的垄断为什么打不破,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反垄断法力度偏弱,有时候拿相关企业无可奈何。

用金融撬动实体

时代周报:2014年11月22日央行降息以后,A股的狂涨让人担忧,种种迹象都表明中国实体经济的状况仍然不明朗。你怎么看待降息后中国股市的这种处境?

刘胜军: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表现并不一致。股票市场是一种虚拟的东西,更多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中国的经济状况不好,很多指标都在恶化,出现了许多经济硬着陆的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股市能够出现这样一轮行情有很多原因。

第一,中国的投资者还是抱着一种投机心态。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牛市,有没有基础不管,大家只要牛市,这是一种赌徒心态,和经济的好坏是没有密切关系的。所以中国股市的非理性,不能以简单地用常理去推断。比如说中国个人投资者的股份比例占到了整个上市公司的20%,但是他们创造的交易量占到了整个股市的80%。整个市场充斥着个人投资者投机炒作的气息。

第二个原因,就是国家货币超发的格局没有改变。货币超发的大背景下,原来这些钱都拿去炒楼,但是现在大家对楼市越来越担心,而中国的股市已经跌了这么多年,很多人认为这次降息是货币刺激,对这么多的货币来讲,需要找到一个去向,大家对比炒楼和炒股,都觉得炒股的风险更低。在当前阶段,股市的性价比超过了楼市。

第三个原因,有些上市公司的问题很严重,其实就是公司的造假,很多公司为了获得IPO的机会,会把公司的账面做得很漂亮,同时要搞定证监会的人。到目前为止,这些现象暴露得还不够充分,如果频繁暴露,泡沫可能会刺破。

除了腐败,还有IPO供求失衡的问题。现在很多人没有理解IPO的注册制,很简单,就是让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回归正常。很多人都渴望去买上市公司的股票,但上市公司的数量被证监会控制,那么供求就会失衡。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有新公司上市,市盈率都那么高。所以IPO注册制就是应该放开供给,让市场来做抉择,一个好的市场不应该存在新股发行的恐慌。

时代周报:为什么我们的资金很难进入实体经济,降息的时候,钱就追逐楼市,追逐股市?

刘胜军:金融本身就是一个中介,金融就是把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撮合在一起。但是中国金融的效率是非常低的。中国金融体系存在几个亟待修复的缺陷。

第一个缺陷就是“价格管制”,比如利率是央行制定,利率就是价格。现在银行的贷款利率只有7%,影子银行是20%左右,3倍的差距,这说明银行的利率水平已经失真了,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资金供求。

第二个是体制问题。我们的整个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在银行当中又是以国有大银行为主,国有大银行这种体制内的金融机构,天然就是服务于地方政府,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大型的民营企业。市场中的中小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是很难从这种体制中得到服务的,银行之外的金融服务又不发达,金融创新空间受到挤压,所以很多人跑到影子银行去。国企的效率比民企低,中国最有效率的市场主体又不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去获得金融服务,进而出现严重的金融配置错误。我们把金融比喻成血管,血管出了问题,你有再多的血液也流不到正确的地方。

第三个是资本市场的管制。资本市场是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它的重要性高于银行,但在这两者的位置是颠倒的,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发达的,因为我们过度依赖审批制,审批制一方面把市盈率提高,另一方面把权力集中在单个部门,那它就容易套现。股市照理来说,应该比银行体系的定价效率更高,我们没有形成有效的定价机制。




相关推荐阅读
2015新年特刊:新规则 新风口 新动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