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时代 从来有伦理共鸣

2014-12-16 15:14:44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总理说,这本书讲的就是银行怎样为小微客户服务。作者花两年时间深入银行采访得出结论:银行服务小微客户能获得更长久稳定的回报。

 陶短房

“你读过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的《钱商》吗?”前段时间,李克强总理到浙江考察时询问杭州泰隆商业银行负责人,对方摇摇头。总理说,这本书讲的就是银行怎样为小微客户服务。作者花两年时间深入银行采访得出结论:银行服务小微客户能获得更长久稳定的回报。希望你们也做这样的“钱商”。这本书也凭借总理的推荐,开始在国内图书市场走红。

事实上,《钱商》(TheMoneychangers)于我本不应如此陌生,这并非因为其作者阿瑟·黑利(ArthurHailey)理论上是一名加拿大作者,更因为我其实早在30多年前就读过其多本译作—《汽车城》,以及《航空港》等。

一部书的起与落

据说《钱商》也同样很早就有了中译本,并流传入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有人记住了其中的一些情节,也有人知道阿瑟·黑利这位作者,但甚至许多资深文学爱好者,也是在很久以后,才把两者联系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79年至今,他的作品已先后有《汽车城》(Wheels)、《钱商》、《航空港》(Airport)、《大饭店》(Hotel)、《晚间新闻》(TheEveningNews)和《烈药》(StrongMedicine)等6部,被3家以上主流出版社引入大陆,且有过再版,对一位当代“非主流”、非文学大国作者而言,这已是相当可观的翻译比例了。

《钱商》的故事情节,在其诞生的1975年可谓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规模庞大、历史悠久但危机四伏的“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FirstMercantileAmerican)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背景下陷入困境,CEO本·罗塞利(BenRoselli)却在关键时刻身患绝症,两名公认最能干、最有前途的高管亚历克斯·范德沃特(AlexVandervoort)和罗斯科·海沃德(RoscoeHeyward)一方面为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也为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表面上不动声色、背地里紧张激烈的博弈。

在2009年和2014年两度重新包装进入中文阅读圈时,这部曾被定义为“金融小说”的作品被重新解读为“商战类小说”,但照今天的眼光看,《钱商》的“商”味似乎并不是很足,所描写的“前电脑时代”北美银行操作流程,在从柜台纸笔人工交易“一步到位”进入在线金融时代的中国读者看来,是颇有些隔膜、甚至不知所云的,作者津津乐道的“柜员机阴谋战”和“电传密报”等“商战细节”,恐怕许多人也很难从隔靴搔痒式的翻译文本中品出原汁原味。

但许多读者或许能剔除这些晦涩难懂或已是明日黄花的细节,直接“拥抱”小说中浓浓的“战意”,或者,按如今时髦的说法,是一种涂抹上金融色彩的“宫斗”意味。小说中的两位男主角被刻意塑造成两极分化的一正一邪—男一号范德沃特是个人奋斗白手起家的典型,作风正派,诚实勤勉,且家里不断出状况(老婆和自己政见不合感情不睦,甚至还有精神分裂症),而男二号则是精明圆滑、风流倜傥,起点很高的人物,背后却有着庞大而可怕的跨国金融犯罪集团魔影。两人围绕银行控制权的“宫斗”从一开始的经营策略之争,逐渐被诸如挤兑、中层人事疑云、办公室政治、信用卡诈骗等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步步入戏的细节引向最后的真相和高潮,结局是照例的“邪不胜正”—在令人窒息的“大危机”有惊无险被“男一号”带领同仁排除后,“男二号”引咎自杀,而“男一号”则赢得了最后的“宫斗成果”:“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CEO的宝座。

这部作品在1975-1980年间曾风靡一时,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且曾号称“机场候机室书店最畅销的口袋书”,但由《钱商》改编而成、在1976年即《钱商》出版翌年播出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却并未像中文推介中所言“获得巨大成功”—没错,这部连续剧播出了,获得了还算不错的收视率,但较诸作者另两部被改编作品(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的《大饭店》和改编为电影的《航空港》)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悠久影响力,《钱商》的成功显得不值一提。事实上,那些用中文渲染“电视剧《钱商》影响力”的作者,恐怕未必真看过这部其实看起来还不错的剧集。

在许多当时和稍后书评家看来,《钱商》在黑利全部四部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的作品(另三部是《航空港》、《过载》和《汽车城》)中,并非最突出的作品,毕竟,和印数高达1.7亿册、被翻译成40种语言、在排行榜榜首盘踞30周之久的《航空港》相比,《钱商》的成就显得相形见绌。这部书构思的背景,是1973年的“石油战争”和随之而来的、美国战后(至那时为止)最严重经济和金融危机,银行破产、跨国和黑帮金融犯罪,以及社会、公众对金融体系的浓厚不安全感,也都是以此为背景渲染出来的,并在1975年小说推出时,引发了尚对金融危机心有余悸的北美读者广泛共鸣。

上世纪80年代初之后,美国经济进入了漫长的强势上升通道,金融业从“石油战争”时代的“麻烦制造者”,转而成为“美国梦”的励志主角,金融商战、“宫斗”剧的主流,也从《钱商》式的“打着商战旗号的黑帮推理剧”,转而成为真正金融战、商战和“青春励志剧”中分天下的格局,《钱商》此后长时间的不温不火,也是和这种背景的变化相呼应的。

诚如一些批评家在当时就指出的,尽管黑利是一名十分认真、严谨和勤勉的作者,以至于每涉及一个新行业,都会花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去认真研究、分析行业特点、背景,许多场景、细节看上去逼真、生动,但这一切于其作品而言,不过是演绎情节、展示主题的一个背景、一座舞台,从骨子里,他写的仍然是一部又一部“娱乐宫斗剧”。

银行业的“宫斗”剧

在《钱商》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如银行中层米尔斯·伊斯廷(MilesEastin)的委过于人和自责悔悟,自愿打入犯罪集团卧底并巧遇曾被他栽赃的单亲妈妈、很容易被人联想为拉美裔移民的胡安妮塔·努内兹(JuanitaNunez.),在他诚意道歉和“人性光辉”下,后者不但同意配合“正方”行动,还在关键时刻利用自己“蒙眼计算”的特长协助警方破案成功。

作品还试图为“宫斗”涂抹上政治见解差异和宗教派系分歧的色彩:男一号的妻子带有左翼政治色彩,而“大反派”兼男二号则是有些偏执的英国圣公会信徒,这些都和男一号的“基本色”形成鲜明反差,在思想碰撞激烈、各种思潮和民权运动此起彼伏的上世纪70-80年代,这种安排显然是很讨巧的—只是随着里根时代的到来,北美社会风气陡然转向,“新保守主义”一统天下,精心渲染的背景色,很快便成了新一代读者眼中的明日黄花。

这部作品在经历面市短暂辉煌后便趋于平淡,直到30多年后才再露峥嵘—金融危机再度袭来且来势汹汹,这让早已忘却金融恐慌为何物的北美读者开始重新对这部旧作产生共鸣,也让被金融风暴弄得胆战心惊的其他大洲、国家读者开始重新对这部旧作感兴趣。

但这种共鸣或兴趣,应该不会很持久:黑利是个出色的畅销书作者,但绝非一个嗅觉敏锐的社会发展预言家,他常常把新思想、新技术和“人性”并列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希望所在,但“人性”被他勾勒得过于概念化、城市化,而新思想、新技术却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旧思想、旧技术—何况他本来也不是一个具备更多新思想并谙熟新技术发展趋势的人。

譬如,在《钱商》里被他写得神秘兮兮,仿佛银行、跨国金融犯罪集团和大小主角、配角命运系于一身的银行柜员机,如今早已是街头随便就能找到的寻常之物,十足电报、电传时代的“金融现代化”,在习惯了网络金融交易和“无纸化”操作的当代人看来,恐也不啻为一件有些滑稽的“不老的老古董”,此外,美国人恐怕也很难接受,一家千疮百孔、漏洞百出的大银行,居然可以在“罗斯福新政”推出近半个世纪后“小车不倒只管推”地一直熬到男一号“自救成功”。

尽管这些对于黑利的小说而言不过是“道具”,但“道具”的违和感,终究会影响读者的欣赏心境,而剔除这些,《钱商》有点像老派“宫斗”剧。

黑利出生在英格兰,后移民加拿大,虽然出道是从为CBC写电视剧本开始,但很快他就把自己的家连同小说中主人公的舞台、背景,一并搬到市场更大、商机更多的美国,随后又为了逃税搬到“避税天堂”巴哈马。他本人在和书评家不断斗嘴纠缠中度过晚年,并于2004年11月在睡梦中安然去世,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多家中文媒体迄今一直弄错了他的生卒年份,这或许和他的门生、亲友团至今仍以他的名义运作其“文化产业”有关吧?

作者系旅加专栏作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守本固源老酒战略,锚定长期发展价值,舍得酒业一季度营收21.05亿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