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议题] 新经济需要好推力

2014-12-04 12:58:29
来源: 时代周报
新经济最需要的是更宽的融资渠道、更低的资金成本和更宽松的监管。

伴随房地产、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收缩,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减速的阵痛。不仅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下滑至7.4%、7.5%、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在下探,创近几年的新低。

而在新经济发达地区,展现的是另一番景象。

随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关于“新经济”的探讨热度再次飙升。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在他们看来,新经济最需要的是更宽的融资渠道、更低的资金成本和更宽松的监管。

 
——观点——

新常态语境下的新经济

 时代周报记者 李光金 刘巍 发自广州

随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关于“新经济”的探讨热度再次飙升。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在他们看来,新经济最需要的是更宽的融资渠道、更低的资金成本和更宽松的监管。

仍处快速成长初期

伴随房地产、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收缩,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减速的阵痛。不仅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下滑至7.4%、7.5%、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在下探,创近几年的新低。

而在新经济发达地区,展现的是另一番景象。据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全市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715.14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576.7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目前,义乌共有从事电子商务的各类企业近8000家,个体户1.36万户,电子商务园区6个。今年上半年,义乌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472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外贸零售交易额60亿元,同比增长56%,外贸B2B交易额138亿元,同比增长15%。跨境快递日均出货30万票,同比增长45%。之所以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还是由新经济本身特点决定的。

“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国内出口减弱,但是与互联网有关的行业都蒸蒸日上,这是一个趋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建波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互联网经济会成为以最新科技手段重构产业结构”。

厦门大学产业经济学副教授刘龙政认为,新经济完全可以作为经济周期的一个突破口,“在国外有相似案例,克林顿时期的新经济政策持续了十余年,这段时间中新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增长,现在的互联网经济就是建立在当时发展的基础上的”。

据刘龙政观察,互联网经济受众广且效率高,与其他行业有众多关联和交叉,使得各行业之间和行业上下游联系更加紧密,并使寻找、采购、谈判成本都大大下降,交易的速度、频率和时效性也大大增强。

厦门大学金融系副教授陈善昂也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这是新经济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未来新经济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但近几年还未担起这个角色。中国互联网经济仍然处于快速成长的初期。”

突破困境预期谨慎

就在互联网大会召开前夕,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11月17日刊登报道《龙网—中国的下一个经济奇迹》,称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预言,到2025年,信息经济可能会在中国的GDP总体增长中占据22%的份额。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这一潜力,将取决于政府创造有利政策环境的能力、企业实现数字化的意愿以及劳动者的适应能力。

“每个国家都有政策壁垒、政府管制,比如美国的高新技术,就不能完全不受限地出售给中国,现在早已不是自由经济的时代了”,陈善昂也指出“观念与监管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新经济面临的政策天花板,如牌照、许可等方面,他认为,还需要继续坚持审批制度改革、放松管制。

对新经济产业的未来发展,刘龙政持谨慎态度。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经济在我国的形态目前大多数都是中小型私企,会面临很多困境,能否发展为重要的经济力量,还有待观察。因为新经济需要发展成一种足以形成共识的普遍氛围,全社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才会向其倾斜。”

就融资来看,虽然风投近年来非常活跃,但实际上,很多小项目难入风投之眼。而贴息贷款、优惠支持等政策,如果产业政策不注重产出,受扶持企业的终端产品没有竞争力,仍然是无用的。

相比政府直接投入进行研发和扶持,刘龙政更支持政府采购的方式。他认为这要比“撒胡椒面式”的扶持资金效果好得多。不过,创新基金等财政扶持并不该取消—风投的成功率通常只有10%-20%,但也不会因此舍弃另外80%-90%的投资项目,扶持政策的效果即便只达到这一成功率,也应当保留。

 

 
 ——延伸——

日本如何系统推进互联网经济

时周特约评论员 冯玮

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发表了《第三次浪潮》,提出人类继“第一次浪潮”进入农业时代、“第二次浪潮”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正经历“第三次浪潮”:进入信息时代。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立日本在“信息社会”的地位,充当时代“弄潮儿”。

《IT宪章》与《IT基本法》

自1981年起,日本政府陆续推出从“模仿和追随的文明开化时代”,向“首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时代”转变的“科技立国”战略。1986年3月28日,日本政府提出了“科学技术政策大纲”。1995年11月15日,日本政府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及《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将发展信息产业列为重点。

2000年7月22日,在日本冲绳县召开的“八国峰会”,通过了《实现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冲绳宪章》(通称《IT宪章》)。8月25日,日本政府即发表了《信息通信政策大纲》,强调通过“IT革命”使日本经济获得新生。11月15日,日本通过了《高度信息通讯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通称《IT基本法》),对“IT革命”作了原则性规定:一体化推进高速信息通信网络的普及,建设世界最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加强IT教育、学习和人才培养;推进电子商务交易;实现行政信息化,在公共领域充分运用信息通讯技术;确保高速信息通讯网络的安全性;推进IT领域的研究开发;加强IT领域的国际协调和国际合作。《IT基本法》还规定,政府应采取及时而有重点的政策措施,对各领域提出具体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期限。

为贯彻《IT基本法》,日本内阁设立了“高度信息通讯网络社会推进本部”即“IT战略本部”,由首相任本部长,相关国务大臣和专家任副本部长及成员,领导和协调IT重点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在各都道府县建立相应机构,配置信息化责任官(CIO),同时建立IT战略发展方向专门调查会、IT新改革战略评价专门调查会等,负责信息化战略、计划、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反馈,提出改进、完善的政策建议。11月27日,日本政府通过了《IT国家基本战略》,提出了 2011年将日本建设成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的战略目标。

“e-Japan战略”

2001年1月22日,日本政府正式公布了“e-Japan战略”,提出了推进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四个重点政策领域:(1) 5年内建立超高速网络系统,至少实现3000万用户加入高速互联网,1000万用户加入超高速互联网;(2)完善电子商务交易规则,营造电子商务交易环境;(3)建设电子政府,改善和扩大政府采购,推动信息化发展;(4)加强人才培养,2011年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层次IT专门人才数量超过美国。

2009年2月下旬,日本政府公布了以增加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相关投资的“ICT新政”,规划在3年内创造100万亿日元市场新需求和新增30万-40万个就业机会,并于4月公布了实施这项“新政”的文件:《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其中包括创造新的数字化产业等9个行动计划。

日本政府推动互联网经济的综合举措,成效显著。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和谷歌联合调查,日本2010年互联网经济规模达23万亿日元,占GDP4.7%。2011年1月19日,在基本实现预定战略目标后,日本政府又制定了《IT新改革战略》,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1. 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改革;2. 重视利用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和需要;3. 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信息化水平。上述联合调查预测,至2016年,日本互联网经济规模有望增至30万亿日元。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保守的瑞安:亏本出售青浦酒店,自己转当租客
万科求生欲拉满:郁亮称绝不躺平,会以更强的危机感推动削减千亿负债
上海楼市传出炸裂信号!顶豪现抢房大战,首次开盘收金近200亿刷新全国纪录
吴晓求:金融如果没有信用基础、没有软实力是不行的
扫码分享